词条 | 丁科 |
释义 | 简介丁 科 副教授、博士。力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无损检测的研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主持校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www 教育背景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地震逆散射理论与深度成像》主要研究弹性波逆散射成像理论。论文针对Bleistein和Cohen等人提出的成像反演方法仅运用逆散射序列的第一项(线性近似)进行成像,使成像结果产生较大误差这一问题,提出了运用逆散射序列的高阶项(非线性)进行成像反演。该方法大大改善了成像效果,并且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小扰动介质,而且对于大扰动介质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成像结果。 1996年9月~1999年3月:就读于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工程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砼桩几何参数和动力学参数正反演研究》主要研究砼桩几何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的反演方法。论文从波动方程理论出发,通过求解波动方程,分析了应力波在桩身中的各种传播规律和特性。并针对当前小应变反射波法中利用的信息量不够,丢失了大量有用信息这一问题,提出了应用波形拟合技术来分析、解释小应变反射波法所测速度曲线。这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判断缺陷的类型,大致位置,而且能对缺损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1992年9月~1996年6月: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工程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4年7月至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力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弹性力学》、《有限元方法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配合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积极申报国家财政部实验室建设基金的申报工作并最终获得审批。 2002年7月~2004年6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力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配合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积极申报“结构工程”硕士点。 2001年7月~8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澳大利亚Kalgoorlie金矿的邀请,作为中方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从事“运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寻找地下隐蔽空洞”项目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工作得到了澳方人员的高度评价。 学习经历1997年7月~1999年5月,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与导师一起在永州、株洲、怀化、长沙等地从事基桩动测和静压检测工作,检测基桩数量达4000多根,并独立完成6个工地约300根基桩的动力检测工作。于1998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桩低应变、高应变、声波透射法检测资质证书。 研究项目1. 国家“863”项目《大扰动介质叠前成像技术》(编号2002AA615010),已完成,主要参加人员 2. 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化项目《复杂构造三维叠前逆散射成像》(2005-2007),正在进行,主要参加人员 3. 横向项目《特色地震数据处理与反演技术研究》(2002-2003),已完成,主持 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人才项目《弹性波散射理论及应用研究》(编号0115),正在进行,主持 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弹性波逆散射理论的介质参数反演》(编号0204),正在进行,主持 获奖情况1. 科研论文《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分析》获长沙市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2004年) 2. 科研论文《层状介质模型散射波场的研究》获湖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2002年) 3. 科研论文《几种多次波压制技术的研究》获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1年) 4. 1998年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桩低应变、高应变、声波透射法检测资质证书 六、发表论文 1. 有限元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主编 2. 逆散射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3):661-666,第一作者 3. 桩身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森林工程,2005,21(5):51-53,第一作者 4. 横观各向同性场地的速度特征及场地分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25(3):92-95,第二作者 5. 基桩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25(1):90-94,第二作者 6. 应力波在基桩中的传播特性.振动与冲击,2004,23(3):121-123,第一作者 7. 含多次波数据的奇性反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24(3):58-62,第一作者 8. 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24(2):89-93,第一作者 9. 层状介质模型散射波场的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6):555-558,第一作者 10. 逆散射成像的算法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4):331-335,第二作者 11. 逆散射序列的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348,第一作者 12. 几种多次波压制技术的研究.湖南省地球物理论丛(2001,温佩琳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82-84,第二作者 13. 多次波问题的探讨,防灾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何继善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58-62,第一作者 14. 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拟合技术的研究.物探与化探,2001,25(3):224-230,独著 15. 插值切割法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解释.勘察科学技术,2001,19(1):59-61,独著 16. 小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湖南省地球物理论丛(1999,温佩琳主编),1999:104-108,第一作者 17. 反射波波形与基桩缺陷的关系.勘察科学技术,1998,16(3):61-63,独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