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叠印 |
释义 | 指一个色块与另一色块衔接处要有一定的交错叠加,以避免印刷时露出白边,所以也叫补露白 一:一种电影特效叠印,英文:Superimposition,法文:Surimpression,又叫“叠画”,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画面,叠合印成一个画面的制作技巧,1898年由法国电影导演梅里爱发明,他最早在影片《L'Homme de têtes》中采用了叠印技术,在黑背景上进行三重叠画。过去的叠印技术主要依靠多重曝光配合冲洗来完成,今天的叠印技术完全可以通过电影制作软件来辅助完成。 叠印镜头一般用来表现人物的回忆、想象、思索和梦幻。有时也藉此交代时间的流逝和各种纷繁现象。叠印镜头是一种具有复合内容的画面,它可以使观众同时看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画面内容。由于画面的重叠,使各个内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的对列关系更为强烈,激起观众的思索和联想。叠印镜头出现很早,无声电影时代就是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艺术手段。 应用与发展默片时期 在默片时期,叠印技术主要成为展现幽灵、鬼魂、魔术等惊奇效果的手段,这种商业性的运用让叠印的技术丰富起来,配合着淡入淡出、化入化出等技术,出现了很多种种叠印技术的应用,但在默片时期,这种技术还是非常昂贵的特技,因而发展缓慢。 先锋电影时期 法国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对叠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30年代,法国导演Jean Vigo在《亚特兰大号》(L'Atalante,1934年)中将平行蒙太奇与叠印对立起来,表现一对相隔一方的情侣在梦境中相遇的场景,把叠印当作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来使用。 当代 在当代电影中,使用叠印最大胆、最大量的导演当数Jean-Luc Godard和他的四卷本《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在这部电影中,戈达尔运用了大量的图片、绘画作品、摄影、纪录片、故事片与拆分的西方单词和字母进行大量的叠印尝试,将叠印技术广泛应用到散文体电影(film d'essai)中。 应用叠印技术的著名电影《Le Mélomane》 (1903年,Georges Méliès) 《一条安达鲁狗》(1921年,Luis Bunuel) 《亚特兰大号》(1934年,Jean Vigo) 《电影史》(Jean-Luc Godard) 《自由区》(Free zone,2005年,Amos Gitai) 二:印刷行业里的一个术语和压印是一个意思,即一个色块叠印在另一个色块上。不过印刷时特别要注意黑色文字在彩色图象上的叠印,不要将黑色文字底下的图案镂空,不然印刷套印不准时黑色文字会露出白边。 三、绵阳人自拍的功夫电影《叠印》讲述了一个女记者在犯罪团伙卧底,并拿到了他们的犯罪证据,在被追杀过程中,偶遇男主角,男主角奋力解救女主角的故事。此片由楚石执导,张玮摄影,剧中取景全部都在绵阳。为真实展现拳脚功夫,动作场面全是实打真踢。由于演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每场戏都需要经过数次拍摄。 2007年3月,《叠印》开始拍摄。经过几个月紧张拍摄,2007年7月,《叠印》在新浪、土豆等视频网站上映,点击率一度超过百万次。2008年底,该片引起了全球华人非常短片组委会关注,组委会邀请纪磊夫妇携《叠印》参加由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举行的“第三届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大赛”。经过广大网友在线评选和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评委团严格评议,《叠印》入围非常短片百强。 《叠印》已被广东卫视看中,并购买了播放权。 四、词语解释【名称】:叠印 【拼音】:dié yìn 【注音】:ㄉㄧㄝ ˊ ㄧㄣˋ 基本解释叠印 diéyìn (1) [surprint] [摄] (2) 把一个影像重叠印在一个预先印好的影像上 (3) 把标题、字幕或其他图像印到一个画面上去 详细解释亦作“迭印”。 1.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不同的画面迭合地印在一起,使这些画面同时在银幕上重叠显现,用以表现剧中人的回忆、幻想;或构成并列形象,使观众产生联想。 《人民日报》1989.9.26:“在影片(《开国大典》)结尾处与礼花焰火迭印在一起的是解放军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场面,这当然是直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为新 中国 的诞生而付出的那些宝贵的牺牲。” (2).电影画面上出现的字幕,也是用迭印方法制作的。 季冠武 等《渡江侦察记》第一章一:“迭印字幕:一九四九年春末。” (3).重叠显现。 黄宗英 《星》:“看到 上官 饰演解放军,我确实感慨多端。我的脑海里迭印出她在旧社会留给我的凄艳的样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