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调中丸 |
释义 |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十。 【组成】干姜(炮) 橘红 白术 茯苓(去皮) 木香 缩砂仁 官桂(去粗皮,不见火) 良姜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下。 【功用】温中健脾。 【主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人参(去芦) 白术 干姜(炮)各90克 甘草(炙)4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丸如绿豆大。每服1~4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主治】中焦虚寒,下利清谷,腹痛食少者。 按:本方与《伤寒论》理中汤组成相同,但甘草用量减半。参阅该条。 调中丸 【药物组成】青皮1两,红皮1两,大黄1两,牵牛3两。 【处方来源】《宣明论》卷十二。 【方剂主治】脾胃虚。 【方剂功效】止呕吐,宽利胸膈。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温水送下。 调中丸 【药物组成】干姜(炮)、橘红、白术、茯苓(去皮)、木香、缩砂仁、官桂(去粗皮,不见火)、良姜各等分。 处方来源】《本事》卷十。 【方剂主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温水送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