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调弦河 |
释义 | 调弦河是著名的荆江四水(长江入洞庭湖之支流)之一,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东部,北起调关镇之西的调弦口,南接湖南华容河(“沱江”),流经洋河渡、万庾、县城、潘家渡,于旗杆咀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1679.8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1128.8平方公里。 得名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东下,因避风雨在此临时停泊。晚上闲来无事,他不由抚琴而歌,开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樵夫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着他又弹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则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于是大喜过望,遂与子期结为莫逆之交。两人便在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名。民间传说此地就是俞伯牙抚琴调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为“调弦口”,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他坟前将琴摔碎,断裂的琴弦就成了调弦河。 形成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大将军杜预为平吴定江南,大举动用民力在此修建运河。当时北方军队欲进入洞庭湖,只有岳州洞庭湖口一条水路。而洞庭湖口风大浪急,险象环生,且自荆州而下路途遥远,于是襄南大将军杜预不得不思考另辟一条路径。通过深入民间调查,他们发现洞庭湖北岸有一条名叫沱江(今华容境内)的河流与长江干流十分接近(但不连通)。人们看到:如果将沱江与长江贯通,则可大大缩短自荆州入洞庭湖的路径(不必绕道洞庭湖湖口),并且相对安全隐蔽且利于航行。经过权衡,杜预毅然下决心开凿了此运河。因其进水口地处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地,故取名“调弦”,后来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变迁历史上的调弦河屡塞屡通。唐宋以前,荆江之水浩浩荡荡经调弦河进入洞庭湖,不仅缓解了水患,而且还给两岸百姓带来了航运灌溉之利。至南宋年间,偏居一隅的宋宁宗赵扩欲以江南之力抗御金兵中原之师,下令在荆楚之地挽湖建垸,并将湖区民田收归官府。为抑制水患,调弦穴口奉命堵塞。不料几年之后,被堵塞的调弦河不仅没有为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反而因为长江流水不畅,导致江水冲垮堤坝,席卷村庄,原来辛辛苦苦挽筑的民垸毁于一旦。元大德年间,石首官府因陈瓮港堤决而挽筑,不料第二年又再次堤决。为平抑水患,石首官府干脆扒开调弦等古穴口,由于穴口扒开后水流通畅,周围百姓才得以免受洪水之祸。明洪武元年,调弦穴口完全被泥沙所湮塞,两岸的堤防也百孔千疮。至明隆庆年间,官府召集民众再一次疏通调弦河。由于水流通畅,此后多年江流安澜,两岸百姓无水患之灾。清道光年间,调弦口又渐渐淤塞。至咸丰年,官府再次重开调弦穴,并设水路关卡,将调弦口改名调关。1958年,湘鄂两省人民政府因当时形势需要,下令将调弦河堵塞(堵口建闸)。是年冬,湖南方面在调弦河口堵口建闸的同时,还在下端出口旗杆咀堵口修建了相同结构的6孔总宽为18米的排水闸,因其有6个闸门,故称六门闸。 至1959年冬,调弦河实际上变成了两头可以封死的内河。自此,南下的长江水在这里被调弦口闸封住,阻挡了江水经调弦河通向东洞庭湖的通路。调弦河成为内河,河段严重淤塞,几乎失去了调水蓄水功能,昔日百舸争流的情景一去不复返。 现状泥沙淤积相当严重。调弦口门已完全淤塞,自调弦口闸以下约6公里河段几乎没有河床形态,河底现仅存一条流水小沟,且石首境内13公里河段普遍淤高5米以上。即使在汛期,调弦河也很难有过境水流,调弦口闸实则已成为死闸。 航运业遭到灭顶之灾。原来华容至调关常年有机帆船来往,一些较大的船舶通江(长江)入湖(洞庭湖)也不受阻碍,然堵口建闸后不到20年功夫就由于水浅停航了。焦山河集镇原是调弦河畔的航运重镇,因水路而兴起,当初又名“招商河”,说是“日有桅杆千根,夜有明灯万盏”,盛极一时。但由于堵口建闸,古老的焦山河集镇变成了一个死港。更有甚者,处于调弦河口门的调关港也因此而萧条冷落了。 两省常常引发水利纠纷。由于湖南方面在调弦河下游发展养殖业且堤防标准太低,一遇汛期,石首泵站一旦排渍,则会立即遭到湖南方面的严厉阻止,从而常常引发两省水利纠纷。但到了抗旱时节,沿河民垸急需引水灌溉,而调弦河又无水可供。无论汛期和非汛期,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调弦河都未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应有的益处。 给沿岸水产业致命打击。调弦河的干涸和消失,原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调弦河两岸,如今早就没有了渔船和渔民,昔日的兴旺鱼市都不见了。至今,连人们游泳也找不到一个好去处,如今水乡的孩子失去了许多本该属于他们的乐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