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释义

我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

程师6人,博士及博士后教师9人,硕士24人。7人荣获广东省、中山市优秀教师称号。机械设计制造及

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93年,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2004年。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系,2006年成立自动化工程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16人。

近五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86项。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出版专著8部。主编的《工程力学》06年入选教育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07年获畅销教材奖;08、09年主持的《软件技术基础》课件获教育部第八、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决赛二等奖;09年主持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08年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09年获广东省、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年再获中山市科技进步奖。本系对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服务,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有金工实习车间、CAD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机电设计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柔性制造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与接口控制技术实验室、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及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现代控制技术实验室、工业设计综合实验室、机械电子综合创新实验室等,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硬件保障。

在校学生申请国家专利二百余项,09、10年均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武术擂台赛一等奖;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07年在广东省大学生机械电子设计竞赛中夺得一、三等奖各三项;在“电子设计自动化竞赛”中夺得省二、三等奖;09年获得第十届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10年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同年,“生命之星探险救援机器人”在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夺得二等奖。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由于实际工作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07年为98.7%,08年95.6%,09年98.5%,10年99.2%。部分毕业生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些到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多所大学进一步深造。

学术带头人:

顾晓勤: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动力学与控制,机电一体化,计算力学

王连圭:教授 研究方向:非线性系统控制,智能系统控制

于晓光:高工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检测技术

周文辉:副教授 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程文彬:副教授 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处理,多媒体技术

师资队伍

顾晓勤,男,教授,博士,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1963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从事机械、力学、控制方面研究工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主持省、厅、市局、校以及横向科研项目14项,在《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宇航学报》、《空间科学学报》、《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30余篇。获广东省、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1989年起从事高校教学工作,讲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数控机床等课程,参加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教改项目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主编本科教材7本,其中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力学》获机械工业出版社优秀教材二等奖及全国畅销教材奖。主持的“工程力学教材建设”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家庭,2009年获中山市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得中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于晓光,高级工程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1982年毕业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学院)工程机械专业。1982年至1992年,在铁道部十九工程局工作,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设计与建设七项。荣获国家与部优工程三项。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教育工作。主讲机电工程专业课程,指导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同时进行该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二项。荣获市级科研成果奖四项。在国内CN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篇。获得国家专利两项。先后三次获得过校级优秀教师称号。

王连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教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航空电机电器专业。1984年至1996年在湖南省吉首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1993年至199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七研究室作高为炳院士的访问学者;1995年为自动控制副教授;1997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承担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2001年至2002年到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作冯纯伯院士、费树岷教授指导下的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在《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主持湖南省教委科技计划项目一项、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2003年被电子科技大学评审确认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鲁棒控制、智能控制。

罗小发,高级工程师,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原贵州农学院农机系农机化专业(现贵州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1984年至1998年,在贵州省贵阳齿轮厂,主要从事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具有丰的实践经验。1998年后转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主讲数控加工技术和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课程,指导CAD/CAM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多项进口设备的国产化改造项目,主持或独立完成多项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及工艺工装设计项目。公开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刘海潮,硕士,高级工程师,1964年出生。

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研究方向是工业过程控制。曾先后在辽宁工学院任教,在锦州医疗器械厂任厂长,在辽宁自动化仪表成套厂任党委书记、厂长,在压力容器制造公司任总经理,在工业局任副局长、科委任调研员,曾参加过美国西北理工大学高级商务培训,曾获省级优秀企业家称号。主持项目:1、FMS中刀县磨损与破顶的检测监控;2、自备气源压力蒸汽灭菌器(获国家专利);3、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省重点项目);4、软包装蒸汽灭菌器;(产学研项目);5、湿式脱硫除尘器(国家级认证);6、金刚石刀具激光定向及修磨。

周文辉,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副教授,硕士。

1972年出生,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自动化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主持及参加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3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科技重大专项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1项、企业横向项目10多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制造业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讲授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控制系统仿真》等。获2009年度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2009年度中山市吴桂显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优秀教师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三等奖、优秀教案一等奖、优秀教案三等奖等。

程文彬,男,讲师,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从事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二次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何伟,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讲师。研究方向:CAD\\CAM、CAGD(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逆向工程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十多篇,其中四篇被EI 或SCI收录。参加国家或省市课题多项。参与编写教材一部。

黎萍 女 ,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毕业与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2009.7月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作。

沈文浩,男,1981年生,工学博士、讲师,2003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学士,2006年获暨南大学工学硕士,2009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工学博士,同年来院工作。主要从事汽车辅助制动系统、机械振动检测与控制、流体传动及其控制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课题,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委员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员。

袁严辉,199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机械及航空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Microsystem Technologies及Tribology Transactions发表多篇论文,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微型机电系统(MEMS)、机械振动以及接触力学等领域。

刘跃华,女,1962年8月出生,讲师,硕士。1983年获得浙江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后获得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现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系自动化教研室担任教学和教研室主任工作。研究方向电机及电气控制。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电工与电子学、模拟电路基础、企业供配电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据库基础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参加过的项目有:电气化远动系统实验装置的研究、电气化远动系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水处理控制系统开发、自动化专业及实验室建设等。获学院2009年度教学优秀奖。

刘保军,男,1968年生,工程师,1993年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工学硕士。

研究方向是计算机集成制造、自动控制。主讲课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过程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等。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2009年获中山市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学优秀奖。彭芳,女,讲师,硕士,1979年10月生,中共党员。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讲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电气控制与PLC》、《C++》等。研究方向:工业控制总线应用。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学院2009年度教学优秀奖。

潘奇明,女,讲师,硕士,汉族,1980年10月生,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研究。

朱春媚,女,讲师,硕士,1981年3月生。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2006年7月到中山学院工作。研究方向是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发表论文多篇,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刘金华,女,讲师,硕士,1981年出生。

2006年7月毕业于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包含电力有源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无功功率计量的理论研究。研究生期间参加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课题“电力系统谐波与无功统一补偿装置”一项,某企业科研项目 “新型电力谐波计量仪”一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科技竞赛二、三等奖各1项。

卢满怀,男,中山市人,党员,讲师,1976年出生。机电与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2000年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2003年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以来从事机电设计及理论、系统监控技术应用与研究等。2003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任教,在公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03年主持校级青年基金项目一项;2004年~2006年主持市级攻关项目一项,参与合作省市项目多项。主要讲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指导电工、数控机床等实验、金工实习及毕业设计。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2009年获中山市优秀教师称号。

贾玉双,讲师,硕士,1967年6月生,党员。

1985.9—1989.6 中南工业大学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本科

1989.9—1992.1 中南工业大学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硕士

1992.5—1994.12 中山市电梯厂技术开发部,技术员

1995.1至今 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李博,男,讲师,硕士,1977年11月出生,广东茂名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

2003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研究方向:现代检测技术、虚拟仪器的应用,曾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指导学生获省级科技竞赛二三等奖各1项。

彭伟,男,生于1975年,工学硕士、实验师。

研究方向为可靠性设计与优化、维修性设计。主讲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等。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3篇被SCI、EI收录。

廖伟强,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曾先后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门子公司下属西诺德医疗器械公司等从事技术工作。因项目需要,曾数次到欧洲进行项目开发的相关工作。获专利三项,在各期刊发表论文6篇。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机械设计、磁性功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张春红,女,讲师,硕士,1982年2月生。福建省永定县人。2007年7月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制造与科学工程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均为工业设计专业。2007年7月至今在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任敏,女,讲师,硕士,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产品造型及装饰设计。发表论文4篇,参与编写教材一部,指导学生设计多次获奖。主要讲授课程:《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刘艳霞,女,硕士,助教,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研究生,研究方向: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

2009年7月起任教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任课程:《价值工程概论》、《二维构成基础》。

吴德强,男,1963年出生,电气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器制造及电气控制项目的开发及设计工作,在电气控制、电器制造、供配电系统方面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曾评为湖南省技术开发先进个人。现从事实验室教学与管理工作。

王凡,男,实验师,1981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04年7月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工作。

李娜娜,女,讲师,硕士,河南省焦作市人,2007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工作,现任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张陆曼,女,讲师,硕士,新疆伊宁市人,硕士研究生,2007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彭娟,女,1981年生,硕士,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现任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刘辉,女,硕士研究生,山东人,毕业于山东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现任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董雪松,本科,讲师,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俄语专业,从事俄语教学十年,1997年来中山学院工作至今,现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从事行政秘书工作。

赵伦双,女,1996年参加工作,2005年9月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工作,现任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秘书。

张辉龙,男,讲师,1979年生,200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法学学士,讲师职称,MBA工商管理在读硕士。

2004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工作,从事学生工作近五年,指导机电工程系学生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取得一系列成绩,2009年转入教学管理工作,曾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两篇。

专业介绍: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模具、数控、机电一体化)(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和先进生产、制造技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实践包括金工实习、社会实践、开放式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模具方向: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机械CAD/CAM及工程软件、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等。

2.数控技术方向:机床电器控制与PLC技术、数控原理及应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械CAD/CAM及工程软件、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3.机电一体化方向:单片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及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培养特色:既注重学生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培养,又重点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九大实践平台(实验室及实践装备)、四大教学模块、二十多门实践课程近六百学时的训练,以及大量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使学生不但具备在装备制造业及相关领域中所需的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又使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大大地增强了自身在社会、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装备制造、机电工程、汽车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交通、建筑、冶金、家电、仓储等行业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管理、策划、营销、服务等工作。也可到科研、行政、事业、院校等部门从事科研、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2.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电气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电气工程与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转换、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电气自动化方向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仿真、企业及建筑供配电系统等;

2.工业自动化方向

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等。

培养特色: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及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就业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决策管理部门。在电力、电信、电子、机械、交通、建筑等领域可从事生产及管理综合自动化设计开发、控制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从事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设计开发、运行与管理工作;从事企业供配电系统和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从事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开发、运行与管理工作;从事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

3.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四年学习,学生掌握设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艺术知识并进行大量的设计实践,成为具备设计、创意和市场开发等能力的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产品设计、设计表现、造型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方法、材料与工艺、机械设计基础、模型制作、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专题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广告与包装设计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强化先进设计思想和综合素质的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美学鉴赏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实践,模型制作、设计竞赛以及和校企合作(如共同开设课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等)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及产品开发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手绘和计算机应用等设计表现能力,成为专业应用性强、适应面广、时代感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企业(如家电、灯具、家具、交通工具、数码等领域)、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专业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品牌战略研究、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教育等工作。

学院地图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学院路1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