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DNA衍射图谱 |
释义 | 衍射衍射又称为绕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边沿后通过散射继续在空间发射的现象。如果采用单色平行光,则衍射后将产生干涉结果。相干波在空间某处相遇后,因位相不同,相互之间产生干涉作用,引起相互加强或减弱的物理现象。 衍射的条件,一是相干波(点光源发出的波),二是光栅。 衍射的结果是产生明暗相间的衍射花纹,代表着衍射方向(角度)和强度。根据衍射花纹可以反过来推测光源和光珊的情况。 为了使光能产生明显的偏向,必须使“光栅间隔”具有与光的波长相同的数量级。用于可见光谱的光栅每毫米要刻有约500到500条线 。 1913年,劳厄想到,如果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则的,那么晶体可以当作是X射线的三维衍射光栅。X射线波长的数量级是10-8cm ,这与固体中的原子间距大致相同。果然试验取得了成功,这就是最早的X射线衍射。 显然,在X射线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衍射的花样可以分析晶体的性质。但为此必须事先建立X射线衍射的方向和强度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X射线纤维衍射技术 生物大分子中的螺旋分子,如角蛋白、胶原及遗传物质 DNA(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多难以结晶(寡聚核苷酸例外),但能聚集成为纤维。平行排列这些纤维也能使 X射线发生衍射。这些螺旋分子的外形相似于弹簧,有可测量的螺距和半径。每圈螺旋包含数目相同的单元。因此它们的长轴方向具有周期结构的性质。它们的衍射花样呈X形,且在水平方向衍射点按层线排列。由X形的斜度及层线的间距可以计算螺距和半径。由中心至垂直最远衍射弧的距离可以计算单元间沿螺轴方向的距离。由于这些大分子的径向侧链处于无序状态,它们对X射线仅产生背景散射。因此纤维衍射技术无法测定大分子中原子的空间位置。但是如果结合考虑这些大分子的化学组份及立体化学等性质,也可由衍射花样推断该分子的结构模型。DNA分子的右手双螺旋模型(图3)的建立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是由美国生物学家J.D.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F.H.C.克里克于1953年提出来的。当时已知 DNA分子由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并已知它是一种遗传物质。他们由纤维衍射的强度和花样(图4)推断该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并算出它的螺距为34埃,每圈螺旋包含10个由氢键连接的嘌呤-嘧啶碱基对,螺旋半径为10埃。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 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机制。 DNA衍射图谱的分析将DNA纯化后,结晶。生成晶体后(你可以想象成像食盐颗粒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还要小的多),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投射到DNA晶体上,X射线将产生衍射,衍射符合布拉格公式。我们不能从衍射图谱中“看出”,而是根据这个图谱加之布拉格公式计算DNA的结构。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实验室,他们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的晶体结构。当x射线照射到生物大分子的晶体时,晶格中的原子或分子会使射线发生偏转,根据得到的衍射图像,可以推测分子大致的结构和形状。 补充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公式为:2dsinθ=nλ,其中d为晶面间距,θ为衍射半角(即发生衍射峰对应的θ角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