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电影的故事 |
释义 | 本书系《文明之门》丛书,郭豫斌著,2009年5月1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有同名图书,(英)卡曾斯 著,杨松峰译,2009年9月1日,新星出版社出版。内容是以故事体裁来探讨电影艺术的图书,内容论及电影的历史与演变。 国内图书图书信息书 名: 电影的故事 作 者:郭豫斌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ISBN: 9787224088526 开本: 16开 定价: 33.80元 内容简介电影,是整个20世纪最受欢迎、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她自诞生以来,只有短短百年的时光,在众位缪斯姐妹当中,她只是最小的那位。 1911年,意大利人卡努杜大声疾呼“电影是第七艺术”时,无疑他是怀着为电影正名、将之纳入正大光明的艺术殿堂的慷慨激越之情的。但是,开始的时候,电影看似热闹非凡、受尽世人的宠爱,骨子里却是一位性格娇弱、难经风雨的小青衣,若不是一路走来无数“迷影”武生为其鞍前马后,矢志不渝地呵护,电影艺术也难会有如今的风光无限。 电影的魅力在哪里呢?这在电影发展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论说者寥寥。这也难怪,从剧院走出来的电影,不是被看做戏剧的衍生品,就是被看成与马戏杂耍无异的即时消遣。 在那场发生于20世纪中叶的青年文化浪潮中,电影作为青年人的媒介代言,成了时代的冲锋号角-从此,电影代表着燃烧的激情。电影理论家认为,身处电影院的观众实际上是在黑暗中流连于“白日梦”,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迷幻”地带。电影中,人们的知觉、情感、意志、思想都可以各汲所需地得到相对的满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把电影说成是综合性艺术的原因吧。 电影其实是技术活。特别是到了世纪之交,数字技术的发展将电影带入了想象力爆发的阶段。但有人也开始定言“电影己死”,让一吕克·戈达尔就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技术与艺术之间,其实并没有对立的关系。时代在改变,本就没有一个定式,要求电影该怎样,艺术该怎样。欢愉和内省把持着我们的精神生活,而艺术提供给我们的就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电影也如此。 或许,更开放的心智能给予我们更为久远的电影梦。 编辑推荐我们在不断地失去过去以及现在。为了抵制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电影产生了。它用现代声光艺术,将过去最精彩的历史一一呈现。 人类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在“混沌与野蛮”的厮杀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当我们回溯人类文明史时,会发现文明的兴盛与传承是那么富于传奇。从尼罗河畔到两河流域,从恒河到黄河,文明之光璀璨耀眼…… 于是我们编辑了这套《文明之门》丛书,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讲述人类精神和创造的伟大。这是一套通俗雅致、图文并茂的时尚读物,由16个主题故事组成。《文学的故事》《绘画的故事》《雕塑的故事》《音乐的故事》《舞蹈的故事》《建筑的故事》《戏剧的故事》《电影的故事》《战争的故事》《航海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商业的故事》《科学的故事》《教育的故事》《哲学的故事》《考古的故事》。我们希望这套书,能够轻松而愉悦地伴你走进文明之门。 图书目录第一章 电影的童年记忆光影中的怪诞世界——早期无声电影的萌芽 小玩具中诞生的大艺术/一场赌局引出的发明/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百代公司的一枝独秀/“第七艺术”宣言 叙事传统的诞生——早期美国电影回顾 专权的爱迪生公司/《火车大劫案》的创新/第一家专业影院的问世/“好莱坞”的雏形/剧情电影的鼻祖/众望所归好莱坞 第二章 无声电影的舞吧映画交响的探索——法国先锋电影的成熟 印象派的浮光掠影/超现实主义的狂狷 光影斑驳的世界——德国无声电影的繁荣 德意志的史诗巨片时代/表现主义的成就 一个表情的“喜怒哀乐”——蒙太奇学派的诞生 爱森斯坦的辉煌与幻灭/莱妮·瑞芬斯塔尔的坎坷 无声喜剧的高潮——悲喜卓别林 流浪汉夏尔洛/好莱坞情爱故事 第三章 有声电影的辉煌工业时代的杰作——好莱坞的经典岁月 电影业的托拉斯梦想/声音开始感染世界/流水线上的风景/“海斯法典”的出台/奥斯卡大叔的魅力/胶片上最初的颜色 个性电影人的思考——法国诗意写实主义 抒情的写实笔触/法国影坛三杰 社会主义的硕果——苏联电影的曲折之路 影迷斯大林的铁腕/无神论者的银幕神话 战乱时期的激情——摩登上海的进步电影 激流上的渔光曲/现实主义的青春之歌 精巧的手绘工艺——早期动画片的萌芽 从皮影到剪影的变幻/卡通明星的拟人化成长/万氏兄弟的动画世界 第四章 电影的多元时代从高峰到低谷——过渡时期的好莱坞 闹剧里冒出的天才/群星璀璨的好莱坞/诞生大师的时代/麦卡锡主义的阴影/好莱坞的厄运 把摄影机扛到街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罗马三剑客/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记录 东瀛武士的魅力——日本电影的崛起 日本电影的东方神韵/《罗生门》的辉煌成就/影坛四骑士传奇 一个国度的两种性格一印度电影的奇迹 印度新电影旗手/歌舞升平的宝莱坞 莎氏传统的延续——战后英国电影的光环 天作之合的电影情侣/大卫·里恩的影坛桂冠 第五章 新时代电影的裂变“现代电影”的起点 新浪潮的流行 新浪潮之父/迷影的五月风暴/特吕弗与戈达尔的恩怨 电影界的“圣三位一体”——伯格曼、费里尼和塔可夫斯基 伯格曼的终极思考/费里尼的导演自传/塔可夫斯基的乡愁 被招安的叛逆——好莱坞的新生 迷乱与新生/海斯法典的末路/“新好莱坞”的崛起/大片时代的来临 个性篇章的谱写——德国新电影的探索 施隆多夫温和的铁皮鼓/法斯宾德疯狂的自传/赫尔佐格的“精神病症候”/文德斯式的文化苦旅 色彩浓重的东方寓言——新时期中文电影巡礼 香港“邵氏电影王国”/断壁残垣上的“城南旧事”/“第五代电影”传奇 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动画电影的成熟 迪斯尼的魔幻圣典/老少皆宜的日本动画/中国动画的东方元素 第六章 吐故纳新百年梦世纪末的畅想——电影新兴势力的崛起 道格玛95的梦呓/阿巴斯的虚实切换/好莱坞的东方案例 辉煌的视觉大餐——好莱坞的大片帝国 从《终结者》到《指环王》/皮克斯与梦工厂 翻译图书图书信息作 者: (英)卡曾斯 著,杨松峰 译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1 字 数: 500000 版 次: 1 页 数: 471 印刷时间: 2009-9-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2257290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 >> 摄影 >> 摄影理论 定价:¥48.00 作者简介马克·卡曾斯(Mark Cousins),苏格兰人。一个自称“电影贩毒者”、整个投入电影中的人。一个电影评论家、作家,也是记录片导演,亦是电影制作人。他还是斯特灵大学的电影与媒体研究荣誉讲师,爱丁堡大学的客座讲师,并在爱丁堡艺术学院讲授世界电影美学课。 书籍介绍《电影的故事》是一本以故事体裁来探讨电影艺术的图书,内容论及电影的历史与演变:首先从电影媒介的发明谈起,谈到电影如何从初创时期的黑白默片,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数字式的、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性大制作。 本书中也谈到电影的制作费用、企业组织及其营销策略。虽然商业因素对电影的制作非常重要,但本书探讨的重点,主要还是放在对电影媒介本身的介绍上,其他种种反而是次要的。读者在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陌生的作品,其中有些电影过去可能无缘目睹,或许以后也不会去观赏。我将主要重心放在介绍一些最深得我心、最具原创性的电影上,不管这些电影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制作的。当然,书中也会论及一些商业性的主流电影,但对电影被市场扭曲的过程则避而不谈。 作者简介 马克·卡曾斯(Mark Cousins),苏格兰人。一个自称“电影贩毒者”、整个投入电影中的人。一个电影评论家、作家,也是记录片导演,亦是电影制作人。他还是斯特灵大学的电影与媒体研究荣誉讲师,爱丁堡大学的客座讲师,并在爱丁堡艺术学院讲授世界电影美学课。 图书目录序论 无声电影 1.动人心弦的新技术(1895-1903) 2.早期电影的叙事功能(1903-1918) 3.电影风格的世界扩张(1918-1928) 有声电影 4.日本古典主义和好莱坞的浪漫爱情电影 5.战争的摧残和新的电影语言(1945-1952) 6.雍容浮华的故事(1953-1959) 7.爆炸性的故事(1959-1969) 8.自由和“看”的想望(1969-1979) 9.超级娱乐和哲学性电影(1979-1990) 数字化电影 10.能见度(1990-现在) 结论 电影译名对照表 人物译名对照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