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电视新闻 |
释义 |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集中优势(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 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 时效性强 家庭收视 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 显著的广告效应) 自身缺陷(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社会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我国发展(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3年) 第二阶段(1973年至1984年) 第三阶段(1984年至20世纪末) 第四阶段(20世纪末至今)) 网络冲击下的发展趋势(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 定义1990年7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牵头,组织电视新闻理论者和时间工作者,根据电视新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界定,并对电视新闻有关条目作了定义式的界说。经过多次认真修改、探讨,对电视新闻作了如下的定义规范: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主要类别电视新闻专业性很强,它的种类主要有:会议式电视新闻、人物式电视新闻、电视口播新闻(包括只有文字的口播新闻、配有照片的口播新闻、配有资料的口播新闻)、电视新闻纪录片、电视实况转播、电视直播、电视广播大会、电视评论。 基本特点电视新闻具有报道性、纪录性、即兴性,以及定期性,即把作品在时间上分割为连续性的片断,还有“室内性”等交流特点。 (1)传播迅速。电视的传播速度同样惊人,虽然它没有广播制作简便,但它的迅速如今已不容忽视。 (2)形象生动。电视以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直接作用于听众的感知器官,在多数情况下,易为人们接受。 (3)立体作用的方式。图、声、字是电视传播的三大元素。图像与文字作用于眼睛,语言、音乐、音响则首先作用于耳朵。 (4)传播内容丰富。电视具有最宽宏的度量,它兼容天下事,凡涉及人类应该了解而尚未知晓之事,一概纳之无误。 (5)空间无远弗界。电视同样可以使真实的视听符码跨山越水,翻山渡河,使之到达每一个空间。 (6)线性流程。电视传播拥有与时间同一的流逝特征,它也是顺时序的“一次过”,缺乏贮藏性和复显性,它“过时不候”,无法返回。 集中优势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这个特点最大限度的展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独特魅力。2003年世界关注的美伊战争,中央电视台在对其的直播报道中,采用了主持人、特约嘉宾、前线记者交叉播报。分析讨论进行演播室,这个报道结合来自前方的现场报道的图象,随时介绍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随时连线中外记者报道各国各地的最新反映和动态,第一时间同步现场直播有关国家政要人物的活动、讲话。同时进行中文的同声传译、分析伊拉克战区,采用战时地图分析讲解,屏幕经常出现双视窗、多视窗、飞字幕的方式,多渠道、多符号的传递现场的最新动态。轰动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央电视台亦是如此。 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综合了广播、电视、影响传播符号的所有的媒介的符号,就是这种多元符号,围绕着主体信息的综合性的优势开发。电视的多元信息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报纸、图示、图表、电视拥有的多种信息符号,它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着主体信息的多种要素的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各种要素自身的逻辑才能变得连贯,但是当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却能传递出去准确的信息。 时效性强和广播一样,几乎是同步的一种传输效果,此特点需要依托有同步或几乎同步的传输的机制作为保证。观众希望得到第一时间的新闻资讯,电视台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硬件设施来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这种需求。 家庭收视家庭的收视,也是一个重要特点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它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是人们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环境。所以家庭式的传播对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都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 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个性鲜明的媒介特点使得电视记者、嘉宾逐渐深入人心,电视这种看得见的媒介因素,相当程度体现了人际传播的优势,使人和媒介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增加了认同感,所以我们要培养具个性化明星式的主持人,和记者式的主持人,以及著名的嘉宾。这样对打造节目的品牌,提升收视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公众人物的社会地位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对于媒介的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显著的广告效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电视的广告效应往往是处于媒介的前列的。2003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广告招标收入达到了33个亿。尽管这几年的电视广告的增长比例比前几年有所回落,因为它的基数大,所以它的百分点相对比较低。但是从整体的广告收入来讲,规模是相当显赫的。这些都为电视提供了资本,保证节目的高品质制作播出。 自身缺陷电视新闻节目也存在着些许方面的局限,这些是由电视媒介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转瞬即逝,不易保存这是电视一产生就注定的遗憾。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多元符号,多元符号在电视节目的播放中间转瞬即逝,很难保留,所以这样和报纸相比,和网络相比,保留新闻资料要困难和复杂。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电视新闻节目的安排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它是由媒介主动、受众被动,同时在整个传播过程缺少反馈环节。所以电视也应该特别注意做好新闻的预告、重复以及观众群体调查。 社会负面影响更为直接电视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介,它的社会影响超过了其它的任何媒介。世界传播大师麦克卢汉著名的传播理论“媒介即信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电视具有直观化、形象化和直接传播的特点,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比其它地媒介来得更为直接和深刻。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我国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诞生了。回顾我国电视新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有许多力量,如政治、经济和技术等,交织着推动了她的发展。从技术的角度讲,电视新闻传播主要由采制、播出、传输覆盖、接收几个环节组成,这些环节的技术发展水平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技术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其中,有的技术对电视新闻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会极大地改变电视新闻传播的面貌。而有的技术,只是起一种修修补补的作用。以电视新闻重大技术为标志,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电视阶段 电视技术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研发制造,此时的电视还不足以称得上是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新闻传播只能是小众传播。 1、电视新闻采制 用于新闻采制的设备主要有超正析象管摄像机,体积大,笨重。后来使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拍摄新闻。这种摄影机拍摄时间短,拍摄的素材还必须经过冲洗、剪接后才能使用,很难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当时大多数节目都是采用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的方式播出,为此,1958年8月,我国研制出第一辆电视转播车。1959年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又建立了一个电视转播中心。当年的国庆大典以及后来的许多重大活动,都是由这个转播中心完成的。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存和交换某些电视新闻节目,还使用过电视屏幕摄像机。因记录质量不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北京电视台1966年初已经开始使用电视录像设备制作节目。 2、电视新闻播出 此时电视发射和播出系统设备,除某些关键器件外,都是我国自己研制设计生产的。主要包括:1千瓦黑白电视图像发射机1部,500瓦伴音发射机1部。 3、电视新闻传输覆盖 北京台开播后,各地也相继开办电视广播。到1970年,除西藏和北京市外,大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建立了电视台。当时,每个电视台只有一个发射台,在省会城市才能看到电视节目。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省大都建立了高山调频广播发射台用来传送广播节目。只要给这些高山调频发射台加设电视发射机和天线,就可以将它们改造成电视转播台。各省利用这种方法迅速建立了一批电视转播台,扩大了电视覆盖范围。至1971年,全国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总计已达80座。起初,北京台和地方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电视台间的节目交流主要是采用人工乘坐交通工具或邮寄交换电视片的方式进行的。国家公用通讯网络微波中继干线发展起来后,微波干线成为传送电视节目的主要通道。1971年,广播电视局正式租用邮电部微波干线传送电视节目。70年代末,我国开始加快建设大、中型发射台和转播台,同时在农村大量建设50瓦以下的转播台(差转台)。 4、电视新闻接收 北京台开播后,为解决收看问题,从苏联进口了200部黑白电视机应急。不久,天津很快生产出了第一批“北京牌”电视机投放市场。1960年,上海开始批量生产由进口零件组装的“上海”牌电视机。此时电视机售价昂贵,普通百姓购买不起。1975年底,全国有电视机46.3万架。按当时八亿人口计算,每1600人才拥有一架。 第二阶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电视阶段 先进的电视新闻采制和传输技术和设备开始出现,电视接收机成为热销的家电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阶段电视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彩色电视的发展上。早在1959年,我国就开始了彩电的研制工作。1960年,试制出全套国产彩电演播设备和发射机并在北京建成了彩电试播台。后因经济困难,研制工作被迫终止。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我国决定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电视技术和设备。 1972年,中央广播事业局“进口彩电设备”的请求获国务院批准,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播出。同年,上海台、天津台和成都台也先后开办了彩色电视。不久,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可以通过微波线路向外地传送。至1975年初,北京台向外地传送的节目已由黑白、彩色交替改为全部彩色。1977年,北京台、上海台的第一套节目全部改为彩色电视节目,标志着中国电视已经开始从黑白向彩色演变。 1、电视新闻采制 中央电视台自1978年12月起,开始使用ENG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录制的新闻节目两到三个小时后即可播出,大大提高了新闻时效。当时中央电视台只有两部ENG摄像机。1979年上海电视台进口的第一部ENG摄像机首先分配给新闻部使用。1981年中央电视台又购置了电子现场节目制作设备EFP。此外,体育比赛中的即录重放慢镜头、演播室的灯光自动控制、摄像机的自动调焦、各种特技效果开始陆续采用电脑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的表现力。 2、电视新闻播出 1982年中央台开始使用电脑自动控制系统,改善了播出方式。 3、电视新闻传输覆盖 以微波传送为主,卫星传输覆盖开始萌芽。1976年底,中央台的彩色电视节目已经可以通过微波线路传至全国除西藏、新疆、内蒙古3个自治区以及台湾省以外的26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7月,上海、广州等八个电视台可以向北京回传节目,一个全国性的电视广播网逐步形成。1980年10月20日,《新闻联播》开始播出通过微波干线收录的地方台的回传新闻,从此中央台和地方台开始通过微波线路定期互传新闻。1981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电视新闻座谈会,讨论了“全国一盘棋、共同办好《新闻联播》”的问题。会后,各地加快了微波通信网的建设。 1980年4月1日,维斯新闻社和合众国际电视新闻社开始通过卫星向中央台传送新闻录像,大大提高了国际新闻的时效性。从1982年开始,我国开始利用德、法两国联合研制的“交响乐”通信试验卫星,进行电视传输试验。 4、电视新闻接收 1979年后,进口电视机成批涌入,成为最抢手的家电商品。电视机生产流水线开始引进,经消化吸收,生产出大批高质量的国产电视机。1979年全国只有485万台电视机,1982年达到2761万台。 第三阶段(1984年至20世纪末)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 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一阶段,电视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电视新闻传输覆盖方面,开始形成卫星、微波和有线电缆光缆相结合的立体传输覆盖网络。 1、电视新闻采制 ENG设备已经在我国大多数电视台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时效。同时,ENG开始在社会上普及,使电视新闻拥有了庞大的业余通讯员网。 2、电视新闻播出 1984年7月中央台从日本引进的电视节目播出程序自动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播出自动化。 3、电视新闻传输覆盖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STW-1)发射成功,定位于赤道上空东经125度。当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就是通过它转发全国的。1985年,中央台开始长期租用位于东经57度印度洋赤道上空第一代国际卫星转发器传送第一套节目,从此改变了电视传输只依靠微波的局面。1990年,中国的电视覆盖面升至78%。 1986年2月,我国发射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定点于东经103度的赤道上空。当年卫星地面站增至2000多个。1988年3月,发射第三颗通信卫星,有四个转发器,三个用于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定点精度和稳定度都大大提高,且工作寿命长、通信容量大、辐射功率强。1990年2月,我国又发射了第五颗实用通信卫星,此时,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套节目全由国内卫星传送,而教育电视一、二套节目由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传送,卫星成为电视广播的主要媒介。 80年代,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卫星地面站,1991年底达20000余座。1992年10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上天,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90年代,省级台陆续上星,至1998年秋有26个省级电视台建立了卫星电视频道。 我国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有线电视技术,1964年建成了第一个共用天线应用系统,安装在北京饭店。1989年,我国已有较大规模的“有线电视台”500多个。1992年国内行政区域性的有线电视台开始联网。 第四阶段(20世纪末至今)高新科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字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上出现了一股卫星电视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占领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的浪潮。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数字式转播车、高清晰度电视、多声道立体声伴音电视、各种音像记录器材以及图文电视纷纷从实验室步入社会生活,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采制、播出、传输覆盖和接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使新闻的采摄设备更加轻便化、小型化,数字信号在反复复制、转录、传输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损失,大大提高了节目制作和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在此期间,DNG、SNG等信息采集设备、数码特技技术、非线性编辑设备等开始大量使用。 原来一个特定的只能传送一套节目的模拟频道,使用数字数据压缩后,就可以传送8-10套节目。这将彻底改变微波频率不足、广播频道不多的历史,使电视频道和节目的数量增加。数字技术还使得电视信号在传送和复制的过程中几乎不受损失。 数字技术还将改变受众的收看方式,可以满足受众随时收看特定节目的愿望,可以“重播”,可以打破节目的先后顺序,可以“跳”着看。观众将拥有更多的信息主动权。在2001年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国家广电总局负责人透露,2005年底前,电视的卫星传输全部实现全数字;2010年,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出及卫星、有线传输实现数字化,地面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数字电视接收机得到普及;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最终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我国的电视新闻开始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节目的传播。1994年4月我国正式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KBIT/S专线连接,实现了真正的TCP/IP连接,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INTERNET。1995年当时的邮电部也开通了面向社会公众的中国公用INTERNET网。我国电视新闻的传播日益网络化。 观众心理特点分析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观众心理有三个特点:随意性、交融性、互动性。电视观众心理是把电视新闻传播者的意图转化为观众行为的中介。观众心理的这个中介功能是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关键。 随意性“随意”即“任凭自己的意识”。主要指电视观众对电视这种媒介和媒介内容在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由电视新闻信息的特点所决定的。电视新闻信息跟政府法令、党的文件不同,其主要的功能是向观众传递社会最新发生的事实,观众不必神经紧张地一定要带着什么目的接受信息。看哪个频道,选择什么,看多长时间,遥控器在观众手里,谁也左右不了。电视传播者对电视观众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不易被人意识到。而政府法令、党的方针、政策,对人们有着明显的说服、劝导,甚至带强制性。从电视观众在选择接受电视新闻有主动权的角度上看,电视观众心里带有随意性。 交融性感性世界即物质世界,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人们通过人际沟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联系,通过媒介沟通间接地认识感性世界。电视观众心里则理所 当然地交融着他们同时处在的那个并驾齐驱的感情世界和电视媒介世界的双重影响。 勿庸置疑,研究电视新闻观众心理应当把着眼点放在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的心理活动上,但是电视观众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成员的观众,且不说他们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受制于其已有的来自于感性世界的认知,就是在接受电视宣传的同时,还常常会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对电视新闻的评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从时相上看,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受到来自感性世界信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特性:继时性、同时性、交互性。 互动性电视观众的互动性是指在新闻活动中,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以及电视观众和电视观众之间通过电视新闻媒介和人际交往表现出来心理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1.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及其特点 互动即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互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人类的互动,就不可能构成众多的社会生活。因而,人类社会生活也就是互动的生活。互动是构成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人类正因为在互动中发生联系,才能具有各种社会行为。 电视新闻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电视新闻传播者和电视新闻接受者都是社会成员。因而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互动,也应当适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双方的活动和行为。一般人际互动的区别在于,这种活动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来实现的。 2.互动种类 a.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电视传播者对电视观众心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电视新闻最主要的一种功能。而且大多是潜移默化的。受众一般处于无意识状态,或接受、或反对、或疑惑、或思考、或对照,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中实现着对电视新闻信息获取和认可。 电视新闻工作者如果想影响电视观众首先要了电视观众的心理,电视观众迫切要求实在、亲切、自然的节目风格和形式。观众厌烦的几种新闻报道是:篇幅赘长,套话连篇, 无的放矢,枯燥无味,无关痛痒,大而无物,死气沉沉。 基于电视观众的上述要求,在风格、形式和内容上我们力求做到: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把每条信息尽量控制在30秒之内。 b.电视观众对电视工作者的心理影响 电视观众对电视工作者心理的影响是指电视观众对电视工作者自下而上借助于反馈机制或直接或间接施以的影响。反馈的主要形式有:收视率、来信、来访、来电等。强调电视观众对电视工作者的影响,是对电视观众心理更高层次的探索。如果电视观众没有被电视信息所触动也就难以并发出强烈的反馈动力。这种“反射”和电视观众“反映”不同。电视观众对电视信息的反应可以表现在观众一方独自的认知、情绪或态度方面的表现。对不爱看的电视采取关机,或换频道,甚至发牢骚、说怪话。而反射则表现出电视观众把这种心里反映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努力冲破电视的障碍直接或间接的把反馈信息传递到电视工作者那里,对于改进电视新闻者的工作,提高节目质量,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对电视行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无疑是有好处的。 网络冲击下的发展趋势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电视的具像化特征。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信息(文字)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其次是评论形式的多样化特征。由于电视评论节目是可以由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来结构,所以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偏重报道的评论节目,像直播+主持人(嘉宾)类评论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以少数嘉宾参与的言论为主的评论,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再次是人际传播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特别是在“评论”信息传播环节,更接近人际传播,或者可以称为“准人际传播”。口语传播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能够实现屏幕内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动。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凤凰”以短短的8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华语电视媒体的奇迹,这其中,具有“凤凰”特色的评论节目的构建功不可没。观众不难发现,不论是《锵锵三人行》,还是《有报天天读》,“凤凰”的所有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个性,也是网络新闻评论很难比拟的一个优势。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等。关键是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充分发掘个性,让观众对节目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开放性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也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通过电视与观众谋面,对某一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这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4套)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特别节目,就是邀请知名军事专家紧跟战争动态,通过电视,结果该节目在同一时期不同电视媒体的同一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电视新闻评论平民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原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等节目,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见解,来关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今晚》、《马斌读报》,都采取了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与评说。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开设的一档足球评论栏目,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3人共同主持(其实没有主持),整个谈话氛围基本上就相当于熟悉的街坊四邻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和评论的内涵还是非常有专业水准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朴实自然幽默的评论风格是一种创新,是电视评论方式多元化的一种倾向。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与网络电视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有着明显的不足,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积极借鉴网络的优点,在节目的互动设计、调动观众的参与性上加以弥补。比如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直接与观众形成互动,包括异地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的直接互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6年的《两会进行时》直播特别节目,就在评论过程中充分运用互动手段,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每次节目播出过程都收到大量短信、电话反馈。除直播手段外,利用电话采访、电话留言、网络留言等间接手段也可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特别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与网络媒体合作和嫁接,实现电视和网络的互动,促进观众与节目的间接互动。 总之,电视新闻评论在与网络新闻评论的竞争中应更加突出它的本体特征,在追求个性化、专业化的同时,积极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视角和娱乐化方式,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