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脑战争
释义

所谓电脑战争,是指为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信息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性行动。

定义

广义的电脑战争

广义的电脑战争是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运用网络技术,为争夺信息优势而进行的斗争。

狭义的电脑战争

狭义电脑战争是指敌对双方在作战指挥、武器控制、战斗保障、后勤支援、军事训练、情报侦察、作战管理等方面,运用网络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网络侦察、网络进攻、网络防御和网络支援行动。

电脑战争发生过吗?

事实上,广义电脑战争早已发生,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进行,而狭义电脑战争,即军事意义上的网络战,严格地讲,还没有真正到来,但它潜伏在网络的后面,一旦时机成熟,它就将势不可挡地走上前台。

电脑战争的由来

电脑战争的由来

电脑战争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是这样可怕吗?

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电脑大量涌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但是,依赖电脑的社会是脆弱的,因为:一、电脑对社会活动起着控制作用,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影响很大;二、高度浓缩的信息库一旦受到破坏,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三、电脑网络通常建立在公共通信网上,很容易被窃听、改动、增加、删去,安全缺乏保证;四、由于电脑内部构造的日益复杂化,如果某些电脑专业人员图谋不轨,局外人很难及时发现。

电脑战争诞生的标志

《华盛顿邮报》的最新报道中说,布什政府一直对获取各类“可改变战争方式”的武器系统非常感兴趣。白宫官员表示,美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对敌人发动“网上破袭战”。布什签署的文件将要求有关方面为这些行动提供切实可靠的指导方针。这表明,在可能爆发的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有意对巴格达发动一场全新的网上战争。布什的“国家安全总统令”无疑就是美国官方给正式网络战的一纸“出生证”。

有关美军网上作战的细节至今仍然属于高度机密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军方对这种新型战法的保密程度甚至比当年有关何时动用核武器的计划还要严格许多,外人对此根本不得而知。

历史事件

早在2000年5月,就有报道说,五角大楼开始实施新计划,这些计划旨在更好地保护美国军方和商业资产免受网络攻击,向海外展示“网络力量”,改变过多依靠常规武力的作法。

2002年5月30日,五角大楼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说,美国军队将在二十年内“发展对外国计算机和网络发动攻击、同时保护自己的系统免受战略网络战打击的能力。”

事实已经证明,专家们的担心和警告是很有道理的。1980年,美国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失误,使美国银行的现金总额出现一笔370亿美元的差错,引起了金融混乱,使美国股票和证券市场损失370亿美元。1978年,恐怖分子击毁了意大利国家机动车辆部的电脑系统,使政府两年内无法知道什么人拥有车辆;1981年,丹麦数据中心职工罢工,哥本哈根市政当局3个月无法发出工资。试想,如果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电脑网络全都被扰乱了,那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呵!

电脑战争的阴云正在世界上集结。美国已集中一批专家在秘密研究苏联的电脑网络,以便在形势危急时,迅速对苏联实施"电脑打击",扰乱其要害的网络系统。而为了保护自己的电脑系统,美国政府花费几十亿美元更新了仪器设备,使电脑更加先进并增加保护装置。

在美国一个秘密的废矿井中,一家专为政府提供电脑保护的总公司修筑了一个储藏室,里面保存着各种数据磁带、磁盘的副本和文件、缩微胶卷,还有整套的电脑系统。这是以防万一的后备电脑和数据系统。当政府或其他客户的电脑受到破坏,他们可以马上到这里来重新工作。这个储藏室只有一个入口,用一扇7吨重的钢门把关,戒备森严。但它是否安全可靠,人们仍然持怀疑态度。

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攻城。"将来的战场上,刀光剑影将会越来越少,而绞尽脑汁的科技之战将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要有所准备和警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