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电磁说 |
释义 | 简介学科:宇宙 词目:电磁说 英文:electromagnetic hypothesis 释文:用电磁场作用及其变化解释太阳系起源的假说。 起源与发展1912年伯克兰德(Birkeland)成为最早提出太阳系起源的电磁说者之一。他设想星云中的原子已离子化,离子运动不仅受其质量而且还受电荷影响 ,不同电荷与质量比率的元素将在一个假想的太阳电磁场作用下被分开。他得出的结果为不同行星由不同元素组成,如地球主要由磷组成,但此与事实不符。 1930年伯拉格(Berlage)扩展他的概念,认为沿太阳磁场的螺旋形轨道自太阳中射击带电荷的原子和分子,正如伯克兰德计算的同心气体环中的每一个环均由相同荷 质比的原子或分子构成。 1942年阿尔文(Alfven)提出,太阳在空间运行过程中穿过一个气体星云,受电磁作用气体已离子化,带电荷原子向内做螺旋运动,形成气体环,随后凝聚成小颗粒,再聚集成行星。在以后修正的理论中,阿尔文(1954)提出可能存在与太阳形成有关的物质下落作用,认为太阳早期有很强的偶极磁场及自转,星云物质在向太阳加速降落中发生质点碰太阳系的带结构超日珥喷流的形成撞而电离。磁化的中心体与其周围的等离子体之间有电流(见图),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把角动量从中心体转移给等离子体。引力、离心力与电磁力的平衡导致等离子体“谐共转”,使等离子体绕太阳转动的动能或为纯引力作用下开普勒转动动能的三分之二。电流的箍缩效应形成“超日珥”区,物质密度比周围大,而温度低,凝聚出中性颗粒,颗粒做偏心率为三分之一的开普勒运动,它们相互作用,导致最终在原距离三分之二的近圆形轨道上运动,形成“喷流”。在喷流中颗粒聚集成星子,再聚集为行星,行星形成过程中又重演上述过程便形成卫星。在引力势能(Mc/r)、临界速度(U)和中心体(太阳或行星)质量的关系图中可见带结构,说明行星和卫星分别在太阳和行星周围的等离子体云中形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