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帝汶岛 |
释义 | 帝汶岛:Timor 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中最大、最东的岛屿。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高山连绵,海岸陡峭,有火山。最高点法塔迈洛海拔2,960米。岸外有珊瑚礁。地震频繁。 概况狭窄的海滨平原有泥火山和地裂缝,多温泉。气候炎热,年雨量1,500毫米,干雨季分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的人种与文化在此交汇,民族和语言复杂,人口85万。产红木、青龙木、檀木、桉树木、柚木和竹;矿藏有砂金、铜、锰、铁、石膏、盐和石油;农产有玉米、稻米、番薯、西谷、椰子、咖啡、橡胶、烟草、甘蔗、豆类、茶叶等;饲养猪、羊、牛、马和蜜蜂;渔业主要捕捞海参、玳瑁和珍珠。城镇有帝力、古邦等。本岛分东西两部分,西部属印度尼西亚,为东努沙登加拉省的一部分;东部为东帝汶。 属马来群岛,位于萨武(Savu)和帝汶两海之间的小巽他群岛最东端的岛屿。西帝汶面积15,850平方公里(6,120平方哩),属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省的一部分。帝汶东半部面积14,874平方公里(5,743平方哩),1975年以前是葡萄牙的海外领地,1975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2月7日印度尼西亚军队入侵,于1976年宣称其为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东帝汶省),1998年成为联合国的托管地,2002年5月20日正式独立。东帝汶现在包括岛的东半部及西部的欧库西(Oe-Cusse)地区。全岛人口1,382,207(1980)。 帝汶多山,有一些沿海平原属定期泛滥的红树沼泽区,最高峰塔塔迈洛山(Mount Tata Mailau,拉美洛〔Ramelau〕;2,963公尺〔9,721尺〕)。有多处泥喷泉但无活火山。东南季风期气候干燥,短暂而不规律的西季风期(12月~3月)则湿润。年雨量1,475公厘(58寸),雨季开始时很不稳定。森林有桉树、竹子、木麻黄、椰子、檀香,草原有高草和矮树,高海拔处则为牧地。典型野生动物包括有袋类、鳄鱼、鹦鹉、鸽、鹿、猴及蛇类。沿海居民大多为印尼-马来人。他们将原住的美拉尼西亚原住民赶进山区。虽然已有伊斯兰教及基督教传入,但万物有灵论及祖先崇拜仍盛行。猎取人头直到最近才废止。每个村落有一间四周为禁地的圣屋,内有一名祭司。重要的场合都会行祭礼,疾病和死亡也被认为是由巫师造成的。由于以往的海岸战争,村庄及独立的住屋都以栅围绕,住屋常建于桩上。 气候气候炎热,年雨量1,500毫米,干雨季分明。 居民与人口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的人种与文化在此交汇,民族和语言复杂,人口85万。 物产帝汶产红木、青龙木、檀木、桉树木、柚木和竹;矿藏有砂金、铜、锰、铁、石膏、盐和石油;农产有玉米、稻米、番薯、西谷、椰子、咖啡、橡胶、烟草、甘蔗、豆类、茶叶等;饲养猪、羊、牛、马和蜜蜂;渔业主要捕捞海参、玳瑁和珍珠。 历史葡萄牙可能因为檀香而在1520年左右开始与帝汶贸易,1613年荷兰人在古邦(Kupang)西南端一处隐蔽的海湾定居,葡萄牙人则移往北部及东部。1860及1914年生效的葡、荷间的一些条约将岛分为两部分,画设的界线一直留存到1975年。1975年印度尼西亚军队入侵占领东帝汶后,东帝汶的人口因饥荒、疾病、战争及处决而减去1/10。成千上万的人被驱入军队监管的“再定居营”中。印度尼西亚以内战为名否认其在战争中入侵者的角色。虽然名为弗莱提林(Fretilin)的抵抗合并游击活动在80年代中持续进行,印度尼西亚军队却很少受到国际间的反对。 位于北部海岸的帝力(Dili)曾是葡属帝汶首都及港口,现为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省省会。东帝汶省与以往葡萄牙属地范围相同,包括西北岸围绕欧库西镇四周的飞地以及坎宾(Kambing)、雅可(Jako)等离岛。东帝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被日军占领。1975年以前,东帝汶出口收入的80%以上来自咖啡,其他出口物包括皮革、茶叶、橡胶及椰干。古邦为东努沙登加拉省的省会、港口及行政中心。除了英国在1812~1815年统治期间外,西帝汶一直被荷兰占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为止。在1946~1949年间曾一度属于荷兰支持的东印度尼西亚,后来在1950年成为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在20世纪初荷兰平定这个偏远而半干燥的岛屿前,经济成长是不可能的。轮耕及旱稻、玉米、甜洋芋等的种植,构成了传统的农业。土壤冲蚀及砍伐森林的现象已受到控制,灌溉工程也帮助了水稻种植。主要的土产工艺品有棉布及花纹细致的篮子。铁制的武器及工具来自锻造,黄铜的装饰品则经由去蜡过程铸造。 帝汶岛战乱1653年(清顺治十年),葡萄牙帝汶总督病死,一些欧亚混血的葡萄牙人为争夺该岛的统治权进行了激烈的战争。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奥尔内(Antonio de Hornay)获胜,遂拒绝承认葡印总督指派的原是在澳门居住的葡萄牙绅士皮门特尔(Antonio de Mesquita Pimentel)担任帝汶新总督。从1688年开始,澳门葡萄牙人就积极支持皮门特尔与帝汶土著葡萄牙人进行战争。1695 年,奥尔内病死,皮门特尔获得了帝汶的统治权。但由于他横征暴敛、肆意盘剥,很快就激起众怒,并被驱逐。1701 年,葡印总督又任命格雷罗(Antonio Coelho Guerreiro)为新总督去镇压帝汶的叛乱。 澳门葡萄牙人又对格雷罗大力支持,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各种武器和器材,还派出32名葡萄牙兵参战,全力以赴地介入这场战争。到1704年底,格雷罗最终还是被驱逐出帝汶。 这场持续了16年的战争,使澳门葡萄牙人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战前在澳门居住的1000名葡萄牙男子,战后剩下不足50 名;战前澳门拥有40艘船舰,战后剩下不足5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