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四交响曲
释义

第四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创作第五交响曲的过程中于1806年间创作的。最为奇怪的是贝多芬当时正在创作命运交响曲,是暂时中断命运交响曲的创作、在灵感的推动下用很短的时间一气呵成的。这部降B大调交响曲,虽然创作在后,但完成在先,故编号为第四交响曲,而创作在先、完成在后的《命运》交响曲,则编号为第五交响曲了。

1.贝多芬 第四交响曲

背景

《第四交响曲》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病痛折磨,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 贝多芬终究没有找到终生伴侣,但是他的爱情生活却丰富多彩,且略带悲剧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贝多芬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然而贝多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说表面印象却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并不是那种容易引起少女爱慕的“白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为“狮子脸”。同时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节,甚至有一点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女子还是无法抗拒来自贝多芬身上的英雄气质和艺术修养,而和贝多芬谈着或长或短的恋爱,但是这种关系最后都没有终生保持下去。

贝多芬对于爱情是执着的。对于自己钟情的人,他总是倾其所能,近乎疯狂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爱侣应该是青春纯洁、端庄秀美、品德高尚又极具修养的女子。可以说,贝多芬在爱情上近乎是完美主义者!这也是他没能找到终生伴侣的一大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可能也来自他的耳疾。贝多芬喜爱追求过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贵族的小姐,有些则是自己的学生,也有女作家。在诸多次恋爱中,曾经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的一段感情,双方曾经订婚过,但是最终婚约被毁。此前,他热恋过特雷泽的姐姐朱丽叶,而后又与特雷泽的妹妹约瑟芬发生了爱情,可悲的是依然没有结果。与这一家三姐妹的恋爱,可以说是贝多芬爱情悲剧的典型——因为门第、因为金钱,因为一些世俗的观念,美满的婚姻不能成为现实。其实失败又何止这些,贝多芬用心去恋爱,用文字、用旋律来赞美自己心中的最爱、赞美美好的爱情,但最终总是因为世俗的偏见乃至陈旧的观念,而遭到失败。虽然贝多芬相貌并不英俊,举止算不上潇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真诚、他的才华,他的善良打动过很多女子的心。最终很多女子没有和贝多芬结为夫妻,却和他保持了很长的友谊。

了解了贝多芬的感情世界才能更容易理解他的作品,因为《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体现,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格在1806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正是的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4年左右,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高,才思敏捷。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

塑造贝多芬情人形象

此后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笔,迅速的完成,而被誉为“塑造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当时贝多芬的感情生活浪漫温馨,状态之好在他一生中也是十分少见的,所以从落笔到完成,几乎一气呵成,顺利流畅,而且旋律中充满了生命、青春的气息——这正是《第四交响曲》!

配器

该作品的乐队版采用双管制,所需乐队规模不大。

木管乐器

2 长笛

2 双簧管

2 单簧管(降B调)

2 巴松管

铜管乐器

1 圆号(降E调,降B调)

2 小号(降E调,降B调)

打击乐器

定音鼓

弦乐器

第一、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结构

该作品共四个乐章:1、柔板—活泼的快板;2、柔板;3、活泼的快板;4、不太快的快板。全长约30至35分钟。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首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二二拍,带引子的奏鸣曲式。引子暗示了该乐章的内容,从有着朦胧的神秘感的降b小调弱奏开始,先上升到B大调,再经过降G,由定音鼓和小号引回降B大调。同样的引回法在从展开部到再现部的过程中也出现,定音鼓滚奏20小节之长。第一主题极其欢快,充满活力和喜悦,木管乐器的旋律更加强了这一效果。在发展部中出现了弦乐器与管乐器的对话,一唱一和,旋律温馨。再现部较为短小,并直接引入花俏的尾声。

第二乐章:柔板

第二乐章(柔板),降E大调,四三拍,慢乐章,奏鸣曲式。该乐章主要由小提琴奏出平静、如歌的第一主题,伴奏则有着放松但持续的律动感。第二个主题是单簧管独奏,有些忧郁的情调;在整个乐队重申此主题时,情感愈发强烈。法国作曲家埃克托·白辽士亦形容此乐章是“纯洁如天使般,难以抗拒的柔情蜜意,然而奇妙的艺术在加工期间完全消失”。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四三拍,谐谑曲。该乐章是ABABA形式,即谐谑曲和三声中部在出现第一次之后,又重复了一遍。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同样运用了这一结构。全曲幽默而充满能量,从开头就可以听出主题的元素。三声中段效果则仿效一个业余管乐队演奏时,被一众醉醺醺的小提琴手打扰之情况。在谐谑曲第三次出现时,由圆号强烈地切断。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末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四二拍,奏鸣曲式。该乐章虽然速度标记不算极快,但多十六分音符,听起来依然迅猛生动。再现部之前有一段巴松管独奏的柔和乐段,但随即又进入了急促的尾声。尾声规模较大,变出各种花样,直到快活地结束。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并不喜欢这一交响曲,他评论说:“低音提琴乐手一定要抱怨,‘作曲家竟让我像野山羊一样疯疯癫癫。’”

2.门德尔松 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是门德尔松最为著名的交响乐之一,作于1831-1833年,1833年5月13日由伦敦爱乐协会首演,门德尔松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是作者在意大利期间创作的,曲目灵感来自于对意大利的印象,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所以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意大利交响曲”。1830年5月,门德尔松开始遨游意大利,先后在罗马及其他城市居住了一年多,意大利美丽的大自然、艺术古迹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强烈的吸引着他,并在意大利成功的举行了多场音乐会,生活过得充实愉快。在耀眼的地中海阳光里,小提琴象在召唤人们去探险。随着乐曲的发展,人们似乎已经置身于意大利那片美丽的国土。

1.活泼的快板

有明亮的舞蹈节奏,以小提琴纯净的音色表现对意大利明亮的天空与蔚蓝的海水印象。

2.流畅的快板

短小的序奏表现优美宁静的少女祈祷,双簧管演奏的旋律亦极优美。

3.稍快的中板

主旋律朴素而活泼,近似德国民间舞曲,中断极为优美,浸透了华丽和优雅。

4.急板

表现罗马一带的民间舞“沙塔莱拉舞曲”与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两种舞曲节奏交织热烈而豪放而推向高潮。

3.柴可夫斯基 第四交响曲

f小调第4号交响曲,作品36,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乐曲是题献给他的财政资助人-俄国铁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本曲创作于1877至78年间,柴可夫斯基正身处意大利,12月时到访威尼斯,乐曲的绝大部份亦是在这段期间创作的。该曲首演于俄历1878年2月10日(西历2月22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由尼古莱·鲁宾斯坦指挥。然而首演当日,听众的反应颇为冷淡,差不多十年后的美国首演也不太成功,直至作曲家离世后,才慢慢被听众所接受。

本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全曲演奏时间约为45分钟。

第1乐章:持续的行板-富生气的中板-稍快的中板-颇似行板-活泼的快板

第2乐章:如歌曲般的小行板

第3乐章:谐谑曲:反复拨弦,快板

第4乐章:热情的快板

4.马勒第四交响曲

马勒第四交响曲

5.舒曼:第四交响曲

留声机杂志评价舒曼第四交响曲:“卡拉扬很显然事前曾非常细心地构思这首交响曲(舒曼)的诠释方法,我喜欢他处理第一乐章精力充沛的作法。”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Symphony No.4 in D minor,Op.120

01 Ⅰ:Ziemlich langsam-Lebhaft

02 Ⅱ:Romanze:Ziemlich langsam

03 Ⅲ:Scherzo:Lebhaft

04 Ⅳ:Langsam-Lebhaft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Symphony No.4 in E minor,Op.98

05 Ⅰ:Allegro non troppo

06 Ⅱ:Andante moderato

07 Ⅲ:Allegro giocoso

08 Ⅳ: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6.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第四交响曲是勃拉姆斯创作于1884年的作品,也是作曲家所有交响曲中最杰出最令人难忘的一部。卡拉扬曾7次录制此曲,由此可见卡拉扬对这首交响乐的钟爱程度,从这份录音中,让我们听到卡拉杨指挥一个专业的英国乐团演出他最拿手的德奥乐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4: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