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四纪黄土 |
释义 | 第四纪黄土第四纪时期由于冰川的研磨作用及沙漠的风化、吹扬、磨蚀作用,产生了大量的粉沙级碎屑,通过风、流水、冰川等外力搬运、堆积作用,在干旱、半干旱草原气候带形成的一种富含钙质的棕黄色陆相堆积物。广布于北纬30~55°和南纬30~40°的干旱、半干旱区,大体相当于世界“小麦带”的范围。粒级组分中粉沙占50%以上。黄土是干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由于第四纪时期气候冷暖变化,使黄土与棕红(黑)色古土壤层交替出现。古土壤的倾斜面代表了当时的古地面。黄土成因有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成土说、残积说、冰成说等,以风成说占优势,并将黄土堆积期与冰期相对应,古土壤与间冰期相应。黄土孔隙度大,垂直节理明显,遇水易崩解,常造成滑坡、塌方、沉陷。农业利用不当还会引起水土流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