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三娱乐
释义

概述

较狭义的“第三娱乐”是对动漫或游戏(即ACG)中的角色进行真人演绎。这种做法既保留了角色本身的规定性,又融入了扮演者自身的人格特征,是对熟悉角色的再创造,亦是实现自我超常理想的捷径。

“第三娱乐”的实质是虚拟存在的现实化(仅指思想上在现实融入了虚拟的存在,并非把虚拟的存在化作现实的存在)。 “第三娱乐”概念是创始人为9w玩偶兵团CEO王伟先生提出。在2006年重庆动漫游戏博览会并委托黄征先生《我的ACG》歌曲,我的ACG由童话演唱团

发展历程

即便是游戏,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各个不同的标签——

在人们的记忆中,占据着最为长久年代的是课余伙伴的集聚:弹珠、官兵捉贼、跳房……这是最直白的游戏方式,建立在非创造性的,对即定规则的因袭之上,所获得的快感,来源于技法的日臻高超,却逃不掉日复一日无变化的枯燥。

这,我们把它称为“第一娱乐”,是游戏的“纯现实版”。

数字时代对于游戏的最大供献,在于它对虚拟世界的开创,它用电脑、网络、软件为大众提供着系列以夸张的手法书写的故事,在其中,人们为自己挑选角色并把自身也虚拟化,由此去体验人世难遇的极端的力量:无止境的武艺、超常的武器、非黑即白的单纯正邪……游戏于此多了一些变化,也多了一些未知。然而,这样的变化和未知毕竟太有限,无论是单机游戏还是网络游戏,都受制于即定的软件程序,而软件无论强大到何等程度,都拦不住游戏者一句扪心自问:为什么要让冰冷的程序牵引我的热情?

这,我们把它称为“第二娱乐”,是游戏的“纯虚拟版”。

毫无疑问,人们更需要的是娱乐的第三种版本——“现实版”的参与性+“虚拟版”的出世性。

这就是“第三娱乐”——对动漫或游戏中的角色进行真人演绎,既有角色本身的规定性,又融入了扮演者自身的人格特征,是对熟悉角色的再创造,亦是实现自我超常理想的捷径。

具体体现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日文写作「コスプレ」。一般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通过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即所谓的ACG)中的角色。其动词可简写为cos,玩COSPLAY的人则一般被称为coser(或COSPLAYER)(在此不赘论,详见百度百科词条cosplay)。

COSPLAY是“第三娱乐”的最好体现。这一集服饰、化妆、表演于一体的扮装文化现象最早就源于ACG迷们对“纯虚拟”游戏的不甘,他们的参与意识颠覆了昔日对ACG的被动接受状态,他们挑选与自己的个体生命相契合的ACG角色进行现实演绎:或者是自身个性与角色认定同一,或者是挑战与己迥异的性别和人格特征,或者是进入到一个自己幻想中的理想力量状态……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以上所说的cosplay已经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我为目的的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撇开了别人的看法。而现实中常说的cosplay绝大多数都是以表达对角色的爱,展示自我为目的,而人们也有权对此发表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所以有时候coser必须要有勇气面对别人的建议,批评甚至是无端的谩骂。而招致这些的理由,大多数是人们并不认可coser的cosplay表演,觉得有损原角色在心中的形象(瞎狗眼)。这除了要求coser有较高的cos水平,有时还要求不能融入太多个人的风格,尽量做到还原角色。

除了COSPLAY,把动漫中的场景在现实中模仿出来,如把便当做成与某部动画某个场景的主人公的便当一样,把某个特定的空间布置成与某个动画中某个环境一样(这些在日本应该说是屡见不鲜)也应算第三娱乐的形式与体现。

碍于“第三娱乐”定义不够明确,范围涉及模糊,所以手办、痛车、抱枕之类笔者不敢轻易归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