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质力学研究所 |
释义 | 地质力学研究所是一所国家公益性地质科研机构,成立于1956年,由中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亲手创立,主要从事大地构造、大陆动力学、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及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工作 。 研究领域(地质力学领域 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领域 地质灾害领域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领域 动力成岩成矿领域 油气资源评价领域) 组成目前主要承担全国新构造、区域构造稳定性调查评价,以及与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关的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第四纪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和油气资源战略评价研究,同时开展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 地质力学研究所现有职工293人,其中在职职工167人,离退休职工126人。有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孙殿卿、陈庆宣为首的科技人员99人,管理人员16人,其他人员52人。 在科技人员中,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人,其中研究员41人(含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副研究员48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其中博士后出站11人),硕士学位3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6人(含出国攻读博士学位5人)。 目前博士研究生导师1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8人,硕士研究生9人。 1978年以来已有近100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该所“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廖椿庭研究员获第六届李四光地质科技奖,2002年杨振宇研究员获首届黄汲清青年科技奖。该所已经形成了一支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地质力学研究所目前设有3个管理职能部门,5个专业研究室(中心),1个科技信息室,1个后勤服务中心,3个科技开发公司。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挂靠本所。 该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是《地质力学学报》。 指导思想按照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提出的“开放的流动的科研环境、团结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创新的思辩的学术氛围”总体目标要求,地质力学研究所党委提出了“大力弘扬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坚持求真务实,提倡‘求实、创新、奉献、协作’”作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带领全所职工精心打造具有国立研究机构特色的科技创新文化。 研究方向地质力学研究所是国家社会公益性研究所,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文件,我所研究方向定位为:“推动地质力学创新体系建设,从事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研究,开展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工作”,同时开展第四纪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和油气资源战略评价研究工作。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 地质力学研究所坚持发扬李四光的科学思想,在西藏羊八井地应力测量现场主要研究方向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后,我所依据国家需求、结合所的学科定位情况和优势领域,对研究领域进行了重大调整。 原有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地质力学、构造地质、动力成岩成矿、矿田构造、构造地应力、区域地壳稳定性、古地磁、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冰川、环境地质、遥感地质、同位素地质、油气地质、农业地质等。调整后学科设置为:地质力学、环境工程、第四纪地质、石油地质、矿产资源。调整后学科领域有:地质力学领域、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领域、地质灾害领域、动力成岩成矿领域、第四纪地质与环境领域、油气资源评价领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愈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如今整合出击已成新态势,技术集成筑就新发展。要在机遇与挑战中把科技开发工作做得更好。 要进一步锤炼自有技术,消化吸收同行先进技术,强化市场意识,抢占市场分额,不断提升切入市场的准入点,主动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 科技开发工作是科学与技术(或技术成果,技术营销)进入现代化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一个侧面。 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在科技开发政策日益完善的今天,惟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才能主动克服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今后将把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实施双促共赢,与现代需求建设相结合。开拓新领域,迎接新发展。 研究领域根据国土资源部1999年《关于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文件,我所定位为“推动地质力学创新体系建设,从事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研究,开展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工作”,同时开展油气资源战略评价研究。地质力学研究所在学科结构、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主要学科有地质力学、环境工程、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石油地质、矿产资源。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地质力学领域继承和发展李四光的科学思想,通过地壳运动和构造体系研究,建立三维构造体系及其在陆内变形中的作用,实现地质力学的理论创新和为国土资源大调查服务。 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领域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研究区域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及规律,发展“安全岛”理论, 进行重大工程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同时开展城市地质安全评估。 地质灾害领域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区划与分区,建立地质灾害多发区与重大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及地质环境的评价技术体系,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分级、分类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领域主要研究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的构造运动—气候演化—环境变迁相互藕合关系,服务于国土环境监测与治理。主要包括第四纪黄土与环境、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第四纪磁性地层与环境磁学、城市地质生态环境等研究方向。 动力成岩成矿领域研究成矿物质在构造动力作用下迁移—聚集—成矿过程,建立构造动力成矿体系,为我国矿产资源普查、矿体定位预测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油气资源评价领域研究中国及邻区含油气大地构造与油气战略,中国主要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与新区油气战略勘察,油气资源战略评价系统开发与建设,开展全球油气资源战略研究。 机构设置职能部门
所长办公室 科技处 党群人事处 财务处 科研部门基础地质研究室 地应力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室 矿田构造研究室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室 能源地质研究室 地质灾害研究室 图书信息部门科技信息室 物业管理部门后勤物业管理服务中心 挂靠本所的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 北京地质学会地质力学研究所分会 科技开发北京瑞达思科技开发公司 北京立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吉姆装饰装潢公司 学术交流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所与国际地球科学界的合作与交流有了很大发展,与前苏联、英国、瑞典、日本、瑞士、朝鲜、蒙古等国的专家开展了广泛交流,1986年研究所成功举行了首届“国际地质力学讨论会”,有美、英、法、瑞、前苏联等国十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与中国地质力学界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90年代初,陈庆宣院士作为国际对比计划IGCP250项目组中国执行组长主持了该项目组的对比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陈庆宣院士、崔盛芹教授与美国Kutina教授共同组织并主持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第5-7学科组“地质力学在工程稳定性评价(含IGCP250)、矿田构造及其矿产资源预测方面的应用”学术报告会,美、俄、法、澳、日等10余位国外学者与研究所陈庆宣院士等专家作了学术报告,研究所研究人员作了展讲,提交了20余篇论文摘要,会间和会后,还组织了地质路线考察活动,并接待了30余位外宾参观了研究所和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进入90年代后,研究所开展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我所国际合作科研能力,培养了高水平地质科技人才。 科技成果2000年以来获得的重大科研奖项 2000年以来,共获得重要奖项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其它奖项9项。它们是: 2000年,由黄汉纯等人员完成的《柴达木盆地与油气地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0年由孙殿卿院士等编写的《中国地质学》获国家图书奖。 2001年廖椿庭荣获第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 2001年王小凤获科技部等4个部委联合颁发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奖。 2002年杨振宇荣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 2002年马寅生获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 2003年吕古贤获国土资源部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崔盛芹等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学术期刊《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国家火炬项目-国家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反映我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报道了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以及在应用领域方面,加强其在寻找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等前沿动态和科研成果。 自创刊九年来,已出版发行了35期,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刊物奖,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同行们的喜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