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志学
释义

定义

按地理要素描述区域特征的地理学分支。古希腊时代称为描述地理学,欧美地理学家17~19世纪曾用这一名词作为记载和描述一个地区地理状况的科学,一般可看作早期区域地理学的别称。

历史

因古希腊的数学地理学缺乏精确的数据和天文学基础,故描述地理学压倒了数学地理学,成为地志学或区域研究的“黄金时代”,涌现了许多著作。托勒密曾将小区域的记载称为地方志。地志学按其内容相当于地方志,简称地志,可按研究对象的区域大小进行分类,如亚洲地志、中国地志、台湾省地志等;也有按研究区域中地理要素分类,如地形志、气候志、土壤志等。前者通常将区域中的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居民、物产、交通、聚落、文化、政治等地理要素,作综合叙述与研究;后者分为更细的要素加以阐述,如气候志中述及温度、降水、湿度、风向、气压等。中国五代时期地方志刊行开始大盛,迄至解放前累计超过1000万种,内容涉及行政区沿革、山川、道里、交通、物产、贡赋、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地志学的特点是与地区和民族观察紧密联系,但没有因果分析,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著作及相关人物

17~19世纪,德国进入地志学复兴时期,出了不少优秀的地志学著作,以致赫特纳称李特尔为地志学大师。李希霍芬(F. Richthofen)称之为方志地理或区域地理。但已不限于单纯的描述现象,必寻求其发生规律、因果联系的解释与假说。哈特向追溯这种方志地理学观点,18世纪以来在地理学术著作中一再出现过这种观点。苏联地理学家持有不同看法,巴朗斯基等认为地志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只是区域地理资料的汇集。伊萨钦科(A.G.Isachenko)仍持肯定态度,认为“地志学提供了当地自然、居民和经济之间的联系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在地理各学科之间起着联系环节作用”,但不能是不同来源资料的机械堆集。自区域地理学这一名词广泛采用以来,地志学一词已极少采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