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榆散 |
释义 | 配方一【来源】《普济方》卷三二五引《家藏经验方》。 【组成】何首乌 肉桂 地榆 香白芷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6克,用米泔水200毫升,加砂糖一小块,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妇人腹中瘀血,小腹隐痛,经水淋漓,色黯或紫黑有块。 配方二【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石榴皮 莲蓬(去茎) 甘草(炒) 罂粟壳(去瓤,蜜涂炙)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通口服,不拘时候, 【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泄泻不止;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豚肝,或脓血相杂,赤多白少,腹痛后重,遍数频并,全不入食。 附注:本方名“地榆散”,但方中无地榆,疑脱。 配方三【组成】地榆2两(炒),御米壳4两(蜜炒),陈皮1两(浸洗,去白),藿香1两(洗去土),黄连1两,甘草1两(炙),苍术1两(米浴浸3日,炒)。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二。 【主治】五色痢,里急后重,痛不可忍者。 【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2钱,水1大盏,煎至8分,去滓,通口服,并2服滓再煎作1服,共3服。 配方四【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异名】地掬散(《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 【组成】地榆(锉) 黄连(去须,微炒) 犀角屑 茜根 黄芩各30克 栀子仁15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入薤白5寸,煎至90毫升,去滓,候温服。 【主治】伤寒,日晚即壮热腹痛,便痢脓血。 配方五【组成】地榆2钱,当归4钱,白芍4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炒黑)2钱,犀角(镑,磨汁)2钱,薤白4钱。 【来源】《伤寒温疫条辨》卷四。 【主治】伤寒温病,热毒不解,日晡壮热,腹痛,便利脓血,甚如烂瓜肉及屋漏水者。 【功效】整肠止痢。 【用法】水煎,去滓,入犀角汁,冷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