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衣酸 |
释义 | 基本概念【词条】地衣酸 【拼音】diyisuan 【英文】 lichenic acid 详细介绍地衣类产生的物质被总称为地衣成分(德Fle-chtenstoff),但其中多为地衣所特有的有机酸类的成分特称为地衣酸。大致分为高级脂肪酸和芳香族酸。前者属于在冰岛衣中发现的原地衣甾酸(d-protolichesteric acid),约有数十种,后者是在石茸属(Gyrophora)、蓝藻衣属(CyanoPhila)等中的石茸酸,已知约有30种缩酚酸类,在睫毛苔中发现了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并记载了包括水杨嗪酸在内共有12—13种缩酚酸环醚类(depsidones)。除扁枝衣属外,还广泛分布在如粉衣科(Calliciaceae)、粉果衣科(Crpheliaceae)、茶渍科(Lecanoraceae)、猿麻桛科等中已知有数种枕酸类。其他各种石蕊属(Cladonia)的红色子器的色素红石蕊酸(rhodocladonic acid)属于蒽醌类的约有10种。地衣是藻类和菌的共生体。一般认为是以藻类的同化产物为原料由菌类制造出地衣成分。在地衣的分类中,非常重视地衣成分,通过提取出来的成分即地衣酸对各种试剂的呈色反应的有无来鉴定其类属。 种类地衣酸有多种类型。从1944年开始研究地衣抗菌物质,迄今已知的地衣酸有300多种。据估计50%以上地衣种类都具这类抗菌物质。如松萝酸(usnic acid)、地衣硬酸(liches terinic acid)、去甲环萝酸(evernic acid)、袋衣酸(physodic acid)、小红石蕊酸(didymicacid)、绵腹衣酸(anziaicacid)、柔扁枝衣酸(divaicatic acid)、石花酸(sekikaic acid)等。这些抗菌物质对革兰阳性细菌多具抗菌活性,对于抗结核杆菌有高度活性。地衣抗菌素在德国以“EVosin I”(包括松萝酸及去甲环萝酸),“Evosin II”〔包括松萝酸、袋衣酸及袋衣甾酸(physodalic acid)]两种产品在医疗使用;在瑞士、奥地利、芬兰、前苏联等国则以松萝酸的多种剂型作为治疗新鲜创伤以及表面化脓性伤口的有效外用抗菌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