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下佛堂
释义

乾隆帝,是大清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一代君主,历史上的乾隆不仅富有,而且贪婪、盲目自大,而他死后的墓地则更为神秘:风水绝佳却没有逃过被盗,地宫坚固却没有挺住军队的炸药,号称“十全老人”的一代真龙天子却被劈棺扬尸。乾隆帝地宫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开,面对地宫墙壁上各种佛像和西藏文字,佛教会长摇头、班禅大师沉默,更令人们惊诧的是:鼎盛时期营建的乾隆地宫不仅漏水还是歪的,因为怕坍塌被10根石柱子支顶着……作者以清宫档案为基础,利用自身独特的环境,运用通俗的笔触.通过对地宫考古现场发掘过程的记述,向您讲述您所关心和想要知道的一切历史真相。书中的200多张珍贵历史图片和考古现场图片,为读者提供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能让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书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清东陵被盗的前因后果,而且详细地介绍了被盗后清东陵的惨状,首次以记录的方式公开介绍了裕陵地宫开启的前前后后,向人们展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附有大量珍贵的照片,将渴望得到裕陵谜团真相的人们,带到当年考古的第一现场。

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原始清宫档案和史料,采用纪实性手法记述了许多当事人开启清乾隆裕陵地宫的亲身经历,不仅内容真实可靠,而且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图书。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定价39元

经典内容选读1

序章 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

1978年4月30日,新华通讯社播发了一条震惊全世界的消息:

新华社石家庄四月三十日电 我国又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地下宫殿—清朝修筑的裕陵地宫,最近正式开放,接待观众。

坐落在北京以东一百二十五公里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的裕陵,是清朝皇帝乾隆的陵墓,清东陵的一个组成部分。清东陵共有十五座陵墓,其中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的帝陵五座。由于乾隆是清朝统治时间很长的一个封建帝王,所以裕陵不仅规模大,建筑工艺水平也较高。这座陵墓从1743年(即乾隆八年)动工兴建,用了三十年(编者按:这里说的时间有误)的时间才建成。据文献记载,修建裕陵耗费的白银约一百八十万两。

裕陵虽然沿袭了明陵的建筑形式和手法,但又独具特点。由牌楼、朝房、配殿等组成的建筑群,被一条通往陵寝的十二米宽的砖石道连接起来,主次分明,颇具节奏感。八对石像生分别排列在砖石道两旁。明楼是全陵最高的建筑物,登高远望,陵寝全貌尽收眼底。明楼下面有一座方城,方城的正中部位是 地宫的入口处。裕陵地宫进深五十四米,总面积三百二十七平方米。地宫由四道石门和三间堂室组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八扇重约两吨的石门上,各雕刻着一个菩萨立像。八个菩萨浮雕,线条清晰,形态逼真,看来极为相似,细瞧又神态各异。地宫的尽头安放着乾隆的棺木。地宫的内壁和券顶上雕刻的各种佛像和图案,显示了匠师们的精湛技艺和智慧……

消息一经播出,立即在国内外产生了一股巨大的考古、旅游热潮,人们把惊喜的目光投到了清东陵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考古的、探奇的、游玩的,人们开始一窝蜂地涌向清东陵。

经典内容选读2

这样的一个答案

不仅裕陵地宫墙壁券顶雕刻大量的佛像经文,就是帝后棺椁之上也用不同手法雕刻着大量的佛经和图案。这些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应该有着某种深刻的含义或秘密,那么人们能从中解读出什么秘密来呢?

1928年8月,徐榕生在《东陵于役日记》中写道:

裕陵系高宗纯皇帝及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计金棺六具(椁)皆满贴金,梓宫四具(棺)皆朱红雕漆卍字地阴文径寸梵字及牡丹花,其二皆外无椁者,当是皇贵妃所用。被匪兵将椁劈开者五具,其一欹置于被炸石门之上,其一为石门左扉所压,因椁之漆甚坚,仅去椁盖之半,棺盖则斫一大洞,棺内之物及骨,皆自此取出。于此棺内捡得颅骨一,此骨决是高宗纯皇帝之骨,因前捡得之骨,存在之齿尚多,则此仅存一齿,可为高年之证,且生齿之孔为三十六,他骨二十八或三十二也。此颅骨较他骨为大,又同在此棺内捡出胫骨一,亦较他胫骨为长,更可证为男骨无疑。朱红雕漆之棺虽与他棺同,而梵字系阳文,亦与他棺阴文梵字者不同。

笔者的父亲在清理裕陵地宫时也有回忆:

裕陵地宫的内棺表面都雕刻有藏文佛经,以卍 字文为地,6口内棺中,有5口内棺的手法用的是阴刻,唯有乾隆帝的内棺最为精美奇特,所有的藏文佛经都是采用阳刻,其字体端庄清秀,刀法严谨有力,一丝不苟,堪称剔红工艺中的精品。乾隆帝的内棺里有5个头骨和一大堆乱骨头,另一口棺内有一个头骨和一些遗骨。那时,我还未看过耆龄、宝熙等人写过的东陵善后日记,并不知道重殓时将帝后五人的遗骨一起放入乾隆帝的内棺中,当时我只是看这口内棺比其它三口内棺大,地宫中有一帝二后三贵妃,最大的的内棺只有是皇帝的了;第二,该内棺内外的经文、图案雕刻都均为阳刻,其它三口内棺则为阴刻,阳刻比阴刻更为费工费时,工艺手法高。所以我判断这口内棺就是乾隆的棺木。,令人有些遗憾的是,这口内棺在1977年9月已套上了外椁了……

对于裕陵地宫中高深的佛教内涵,已经引起国外专家学者广泛的关注。其中,法国的王微研究员对此开始了专题研究,并多次来到清东陵与笔者的父亲一起研究探讨乾隆陵地宫。

王微,汉学家与藏学家,现为法国国家科研院汉语研究中心研究员。专业研究方向为佛教,曾参与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典藏的敦煌文献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更偏重于中国佛教与藏传佛教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字在佛教建筑中的运用。

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王微在2006年第一期《故宫博物院院刊》上发表了题为《乾隆裕陵棺椁藏文经咒释读》一文。在文中,王微研究员仔细分析了淑嘉皇贵妃的内棺和乾隆帝的外椁上雕刻的藏文经文。为了更好说明藏文在清宫葬礼中的使用情况,王微研究员把裕陵妃园寝的纯惠皇贵妃棺椁与裕陵地宫的淑嘉皇贵妃棺椁作了比较,她发现:尽管两贵妃的入葬时间相隔5年,但两棺椁四周刻写的经文是一样的,内棺前档的经文是3行《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内棺左帮刻的是18行《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内棺右帮刻写的是18行《菩提行经》第十品的《回向品》,内棺后档刻写的是《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弥勒誓愿文》、《开头和结尾的祈祷词》 、《弥勒尊身》 。

王微研究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两皇贵妃棺椁的唯一区别是棺盖,纯惠皇贵妃的棺盖上没有任何文字,而淑嘉皇贵妃的棺盖上藏文很多,她对此的解释为:清宫对于棺椁上的经文内容有专门的规定。并因此展开对淑嘉皇贵妃棺椁盖上的文字的研究。

淑嘉皇贵妃内棺棺盖表面刻写的是《佛顶尊胜陀罗尼》;内棺棺盖左侧刻写的是《菩提道场庄严陀罗尼经》和不知道来源的陀罗尼经;内棺棺盖的右侧刻写的是《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内棺棺盖的脚端刻写的是《秘密舍利箧陀罗尼》;内棺棺盖头端前两行所刻写的陀罗尼不知出处,第三行则是《普明大日如来陀罗尼》。

王微研究员在辨读这些内棺棺盖上的文字后分析:这些刻在皇贵妃内棺上的佛经和陀罗尼,一定与葬礼仪轨有密切关系,并以此为亡人祈福。

王微研究员还仔细研究了乾隆皇帝的外椁,其中外椁西侧前两行藏文刻的是西天王广目天王。第三行则是祈祷词“吉祥偈文”:

白昼吉祥整夜吉祥! 每白昼恒久吉祥

和整夜永远吉祥的 三宝吉祥来吧!

王微认为把这些祈祷词写在外椁上,就是意味着这是对乾隆帝的崇拜而且给予他一个神的地位。(笔者认为,这是把乾隆放在了一个高于神的位置,是凌驾于神的唯一的意思。)

在清宫档案中记载了裕陵地宫中有八大菩萨、五方佛、三十五佛等。八大菩萨和五方佛在地宫里都找到了所在的位置,唯独三十五佛找不到在什么地方。清东陵的专家们历近30年之久也未能解决三十五佛的位置问题。在论文中,王微还解决了地宫“三十五佛”分布位置问题,她指出,三十五佛并没有刻在一起,而是分布在5个地方。这五个地方是:穿堂券券顶有24尊。明堂券券顶的五方佛中间佛像的周围有8尊。第一、第三、第四首石门的月光石上各雕一尊佛像。这样加起来正好是35尊佛像。

最后,王微在文中写到:“众所周知,乾隆帝和藏传佛教所保持的关系极为密切而且复杂……陵寝本不是外人参观的窗口,而是一个最隐秘的私人场所,可是这个陵寝给藏传佛教很明显且很重要的地位。被用来刻写于内棺与外椁的经文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乾隆皇帝自己十分倾向藏传佛教应是一个事实。”

王微研究员在文章题注中这样写道:

2004年,笔者到清东陵考察,因为专业关系对乾隆裕陵内的藏文佛经很有兴趣,并作了专门研究。徐广源先生1977年参加过乾隆裕陵的清理工作,长期致力于东陵历史的研究工作。他对清宫档案的广博知识以及对帝王陵寝建筑历史文献的理解,对笔者正确识读藏文和兰扎体梵文的经咒帮助很大。

…………

…………

经典内容选读3

尾声 今天与明天

清东陵的裕陵地宫,它不仅揭示了我国历史上清王朝最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建筑等,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了清王朝与我国西藏的重要影响和联系,并且可以充分说明西藏与清王朝之间的从属地位。裕陵地宫不仅反映了当时清王朝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藏传佛教的发展最高水平和对社会的影响力。

我不仅生活在近邻清东陵的马兰峪,而且有幸与父亲一起工作在清东陵这块用砖、石、瓦、木写就大清历史长卷的土地上,我真的感到很自豪。在自豪之余,有时竟然也很惆怅,也很迷茫:如果裕陵地宫没有被盗掘,那么乾隆的裕陵地宫能否打开,作为后人的我们还能从什么方向和角度研究乾隆时期的那段深埋地下的历史?盗墓者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物的破坏、国宝的丢失,难道还有古代文明的发现?古墓的破坏竟然是研究的开始?

老一辈的清东陵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精神,在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的时候,以自己热爱清东陵这块热土的执著,大胆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发掘清理乾隆帝宫的申请,冲破了重重阻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最终打开了地宫。其中的苦辣,只有那些为此事付出辛劳的当事人心中最为清楚。开启地宫实则为了保护,为了研究,为了以史鉴今。

作为后人的我,则想通过写开启裕陵地宫的真实情况,有意通过本书的介绍,倡议国家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陵寝爱好者组织成立国家或民间的专门研究裕陵地宫的机构,申请国家专项研究资金,同时设立基金会接受国际、国内资助捐款,用以研究和保护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裕陵地宫。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得到热心的专家、学者及同仁的鼓励和支持,就一定能排除万难,组织成立高水平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从“裕陵地宫”建筑及地宫佛雕经文的历史文化地位、佛教文化地位、文物考古地位和石雕艺术地位等多方面,去研究、保护、弘扬,使中国的地宫丧葬文化像敦煌学一样,成为一门新兴的国际学科——“中国皇陵地宫学”。只有不断地研究、保护和利用,才能使其长期永久得到沿续、充满活力。

历史不仅可以品味,还可以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今天的明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