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图史 |
释义 | 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系统地研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即通过对地图的科学内容、生产技术和艺术风格的历史的分析,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对地图发展的影响,研究地图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作用。 地图的起源现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刻划在陶片上的巴比伦地图大约是公元前25世纪的遗物。这些图中已表示出城市、河流和山脉。其次是大约公元前11世纪埃及人绘制的彩色金矿图,它是画在展平了的纸草叶片上的。这些地图反映出原始公社时代的人在从事渔猎、采掘等生产活动中已经有了对地图的需要。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以及爱斯基摩人草绘的海港图,证明原始地图可能都是一些示意的模型地图,起着确定位置,辨识方向的作用。 在中国,有关地图起源的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夏禹铸九鼎的传说。鼎上铸有用来表示各地奇异事物的图像。这种有山、有水、有道路的地理图画,不仅是为渔猎、旅行提供方便,也被认为是地图志的雏形。《左传》记有:“运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入山林不逢不吝,魑魅魍魉,缅莫能逢之”。公元前11世纪,周公为洛阳建都选址时,曾绘制了洛邑一带的地图。周代地图在生产、军事、土地管理方面应用比较广泛。《周礼》中记载有九州地图、天下土地之图、兆域图、金玉锡石之图等。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证实了周礼记载的历史事实。中山王墓的兆域图是一个长94厘米、宽48厘米的长方形铜版。上有金银镶嵌的线划、符号和数字,表示墓地建筑工程的平面图。它反映当时的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并已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古代地图中国古地图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不仅精辟地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而且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的内容,以及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较前又有所进步。当时构筑城池,兴修水利,开凿运河、灌渠等的需要,促进了测量技术和数学方法的发展,地图绘制开始建立在实地丈量的基础上。《周髀算经》记载:“凡为此图,以丈为尺,以尺为寸,以寸为分。分一千里凡用缯方八尺一寸;今用缯方四尺五分,分为二千里。”《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窍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说明当时的地图不仅明确了按比例缩小的法则,而且主要用缯(丝织品)制图,形成中国古代地图的东方特色。 《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表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和主权。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可见秦汉两代都很重视地图,把它用作统治的工具。此时地图的品种逐渐增加,按其内容,已有类似于行政区划图、军阵图、、域外地理图等各种专用地图。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地图(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作品,反映了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测绘的光辉成就。这几幅地图都没有注明图名、比例尺和图例,其中两幅现在分别称之为地形图、驻军图。地形图长宽各96厘米,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均用统一的图例。山脉采用水平的山形线,并附加晕线表示山体的范围和走向。著名的九嶷山还加了鱼鳞般的陡崖符号。河流上游粗,下游细,弯曲自然,生动、准确地描绘出30多条支流构成的水系轮廓。其中 9条标注了名称。图中共80多个居民点,符号分两级:县级8个用方框表示,乡里级74个用圆圈表示,名称注在框内。道路20多条用实线表示,区分实线和虚线。地形图中心部分的水系和县级居民地的地理位置,同现代1:17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轮廓相近似(图3[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的复原图])。驻军图上,除一般河流、山脉、道路和居民点作为地理底图表示外,另用红、黑色方框或三角形符号着重表示驻军的布置。反映了当时中国彩墨缯绘地图的工艺水平。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是世界地图史上罕见的一大发现,联系到秦代、汉初疆域的开拓,县邑的增设,以及许多工程的宏伟规模,绘制出这样精美的地图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 地中海古航海图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心──埃及,地图的测绘是从尼罗河流域土地丈量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希腊、罗马时代,注意力转向了地中海航海地图的测绘。埃及的几何学和地理知识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国,测量经纬度,研究,编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的地图,成为西方地图测绘的主流。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之后,科学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地图测绘一度出现繁荣。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最先测量了地球曲率和周长,并绘制出以经纬线为坐标的地图,包括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的地图。编著了8卷《地理学指南》,其中6卷用于记载8000个经纬度。他第一个设计了圆锥投影和用经纬网格绘制地图。附在书内的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区域图,佚失数百年之后,1475年从阿拉伯文献中辗转译印,到1740年共刊印50版之多。这些地图堪称当时西方的划时代作品。 公元300年到1300年左右,欧洲深受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压迫,神学代替了科学,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当时的地图只是辗转抄袭、粗略荒谬的作品。T- O型宗教环宇图千篇一律:耶路撒冷居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构成“T”字形,分隔着欧、亚、非3洲。这些绘制在羊皮上的地图既无投影,又无比例,除了宗教艺术的装饰之外,科学上毫无价值,这个时期是西方地图史上漫长的黑暗时代。 华夷图和禹迹图中国西晋时的地图学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测绘地图的理论、体例和他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制图必须遵守的几项原则──“”。同时他在门客京相的协助下,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前者具有历史沿革地图的性质,后者则是计里画方的实验样品,即将缯八十匹的中国全图缩编为方丈挂图。裴秀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并且影响远及朝鲜和日本。唐、宋两代,地图曾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和行政管理、外交和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官府制图事业盛极一时,但大都因循抄袭,科学上无所建树。惟唐代的独创一格,他编制的《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开创了边疆险要地图的先例。他运用朱、墨二色绘图的传统技法,表示地图内容的历史沿革。他的另一杰作《海内华夷图》流传达500年之久。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的原图虽没有流传下来,但西安碑林中仍保存有1136年上石的禹迹图(图4a[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和《华夷图》(图4b[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的石刻。碑上刻有“唐贾魏公图所载,凡数百余国,今取其著闻者载之”的文字。可以看出《华夷图》渊源于贾图。西安碑林这两幅石刻地图,不仅是保存下来的反映裴秀以来计里画方的地图实物,反映了宋代已能对长江、黄河水系精确测绘,已具有对边疆邻邦的丰富地理知识;而且两图刻于同一石块的正反两面,彼此上下颠倒,可用于拓印。以后又不断涌现优秀的地图作品。如宋代的税安礼编有《地理指掌图》;元代的经过10年游历考证,汇编了长宽各七尺的《舆地图》,成为明、清两代地图的范本;明代的又以《舆地图》为基础增补改编成《广舆图》。1541~1579年间《广舆图》增订刊印七次,1799年还重刊一次。自明嘉靖至清初的地图,大多数与《广舆图》有关。著名的陈祖绶的《显皇职方地图》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都是以《广舆图》为基础编制的。 地图集16世纪的出现标志着地图科学的积累日益丰富,制印技术迅速发展。地图学家首先借用希腊神话中巨人的名字阿特拉斯作为地图集的专门名词。除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曾附有一组地图外,直到16世纪中叶欧洲才出现地图集,其中以墨卡托的作品最为精湛。他发明的墨卡托投影代替了改良圆锥投影或球形投影,在上一直沿用到现代。他把地中海的经度由62°纠正到53°,使地图内容逐渐摆脱了托勒密的束缚。墨卡托曾对奥尔特利乌斯(A.Ortelius)出版的最著名的地图集──《地球一览》进行过指导。他在逝世前还规划出版一本地图集,后由他的儿子完成。墨卡托的工作被誉为16世纪欧洲地图学的里程碑。他的地图集反映了当时欧洲地图发展的特点:发明了世界全图的新投影,搜集并改正了天文点的记录,对若干地区进行实地测绘,根据实测资料编制地图集等。 与墨卡托同时代,东方地图集的鼻祖是中国的罗洪先。他继承和发展了朱思本的地图,提出“朱图长广七尺,不便卷舒,今据画方,易以编简”,采取画方分幅,对朱图进行了改编,使朱图得以保存下来。在地图内容上,罗洪先也有许多重要贡献。例如他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当代通典、方志,对朱图进行了人文和行政区的更新,除政区分幅图外,增补了黄河、漕运、海运和邻近国家的地图。在自序、附记之末,“易以省文二十有四”,附列着24幅《广舆图》中普遍而划一的图例符号,采用几何图案代替象形图案,这些都是地图集设计上的进步。 罗洪先和墨卡托都以地图集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前东方和西方地图的历史成就,承前启后,对后代的地图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延绵数百年之久。 世界地图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虽然很早,但对世界,却各自以中国(东方)和地中海(西方)为中心。1524年欧洲的世界地图尚没有太平洋和东亚各国。中国宋代以前的天下大图中,中国以外也大都是荒诞不经的。世界地图上全球海陆的轮廓主要是在航海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后逐步形成的。 中国古代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加上欧洲发明的望远镜和经纬度测量,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航海探险,推动了欧洲地形图的测绘和航海图的大量印刷。与此同时,中国航海家也远涉重洋,到达南亚、东非各国,甚至北美洲也有中国航海者的足迹。1405~1431年间,郑和7次在南洋和印度洋上航行,远达阿拉伯红海和索马里,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地图──《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上记载着郑和最后一次航海路线所经过的500多个地名,现保存在茅元仪编的《武备志》中(见)。 13世纪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以游记方式把当时的中国和亚洲介绍给欧洲。1375年出版的《加塔兰海图》反映了他的材料。15世纪,达?伽马(V.daGama)绕道非洲,远航到达印度,哥伦布(C.Colombo)经大西洋环球航行,找到了美洲“新大陆”。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 Ricci)随着西方殖民浪潮来到中国,他到澳门不满一年,就用拉丁文和西班牙文写成《华国奇观》一文,附着中国地图寄回欧洲。后又在中国测量了一些经纬度。1600年以后,由于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的支持和合作,利玛窦把西方和东方的世界地图汇编成《坤舆万国全图》(图5[ 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1584~1608年间在中国先后编印了12次。《坤舆万国全国》把当时新发现的大洋和大洲等区域概念,以及地中海、罗马、古巴、加拿大等地理译名介绍给中国读者,同时也把张衡浑天仪上使用的南极、北极、赤道等名词应用于地图。利玛窦对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地图知识的交流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绘制世界全图而设计了近百种地图投影。其中墨卡托投影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地图的面貌。由于它适应航海的需要,应用最为广泛。19世纪末,国际百万分之一的世界地图采用按经纬分幅的方案,至此建立起世界地图和区域地形图统一的投影和分幅体系。 近代和现代地图地形图公元17~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欧美强国不再满足于探寻海上通商航路,而是要求深入了解大陆腹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情况。原有的航海地图和世界地图就显得不够详尽了。随着瓜分领土,扩张殖民地的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在许多国家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形成近代地图发展的主流。 测绘地形图,以西欧为最早。1730~1780年,法国的卡西尼父子(G.D. Cassini & J.Cassini)测绘的法国地形图颇负盛誉。大革命之后不久,法国完成了当时最精详的 1:56000比例尺的地形图。1818~1882年又完成了1:8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1898年以后,开始测绘比例尺为1:50000和1:20000的新地形图1953年全国1:2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基本完成,后更换比例尺为1:25000的地形图为基本地形图,并分民用、军用和山水底图3种型式出版。这项工作在7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目前仍以覆盖全国的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293幅印刷得最为精美(8色),更新最为迅速(8年一次)。英国1653年开始测绘爱尔兰地形图,1791年成立陆军测量局,1870年出版1:63360比例尺的单色地图(第一版),1887~1914年完成以25英寸表示1英里的地形图,1800年在印度恒河流域测绘以1英寸表示5英里的地形图。20世纪初,英国在地形图测绘方面本来居于领先地位,但50多年来未能解决地图更新问题,仅对居民稠密地区每7~8年更新一次,农村和山地沼泽区15~25年更新一次。欧洲几个面积较小的国家较早地完成了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比利时在1846~1886年完成了比例尺为1:20000的全国地形图,以及缩小到比例尺为 1:40000的全国地形图。1947年更换为1:25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国家基本地形图,共237幅,1970年出齐。以后每6年更新一次。瑞士在 1833~1865年完成比例尺为1:100000的“都孚”地形图,1973年完成比例尺为1:25000的基本地形图。这种地图采用 6~8色印刷,以地貌晕渲表示的精美而著称,每6年更新一次。其他欧洲国家地形图测绘的进展参差不齐。德国1848年成立帝国测量委员会,测绘了比例尺为1:100000的全国地形图,1939年颁发全德1:25000比例尺地图的统一符号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测绘工作一度中断。1952~1957年全境2086幅地图全部更新一次,1967年大部分地区拥有比例尺为1:5000的基本地形图,并编制了覆盖全境的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期为5~10年。民主德国则在战后建立了统一的测绘局,1969年完成全国1:10000比例尺基本地形图6150幅,并编印了1:25000~1:200000共5级比例尺的地图。 1797年俄国成立了地图局,1805年出版第一套国家基本地图,但比例尺为1:840000,内容比较粗略。1845~1863年又出版了俄里地图(比例尺约为1:126000)。十月革命以后,列宁于1919年签署了成立测绘总局的命令。以后在统一领导下保证了国家建设中所需要的精确地图。美国在1870~1900年间开发西部的热潮中测绘了一部分1英寸表示4英里(比例尺约为1:253000)和1英寸表示8英里(比例尺约为1:506000)的地形图,面积约达500万平方公里。这一时期被称为美国地图史上的黄金时代。1879年,美国成立了地质调查局,负责开展国内地形图的测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包括1:125000在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只覆盖领土40%。到1978年,1: 24000比例尺地形图约覆盖全国70%。 17世纪以来,各国纷纷成立测绘机构,主管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测绘。各国绘图比例尺日渐增大,形成不同的比例尺系列。各国规定的地图更新周期不同,使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分幅、图例符号和表示方法也规格不一。在美国甚至各州采用的中央经线和标准纬线也各不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东方同西方的对峙,地形图的测绘逐渐形成二大体系:一是以高斯-克吕格尔投影作为数学基础;一是以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作为数学基础。并且地形图的测绘还有按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建立多级分幅体系的趋势。 皇舆全图17世纪,欧洲地图测绘技术传播到中国。18世纪初,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组织了亚洲最大规模的地图测绘1702年康熙命法国传教士张诚(J.F.Gerbillon)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 (T.Pereira)先在北京附近进行试点,1707年扩大到北直隶(今河北省),1708年沿长城测绘,1709~1710年陆续完成东北地图,1711~1712年一队出山东,一队出长城测定喀尔喀蒙古地方。1708~1718年间康熙又命法国传教士雷孝思(J.B. Regis)和杜德美(P. Jartoux)测制全国各省地图。雷孝思等共测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天文点630个1718年完成了以北京为中央经线的《皇舆全图》(图6[皇舆全图中的一幅]),并石印出版后又增测新疆西南部和西藏地图,改称《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图上最早标绘出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后来康熙派人随军进藏测绘,又培训嘛进行恒河上游的调查,并由法国传教士唐维尔(D'Anville)编绘成图。乾隆于1756~1761年间派何国宗、刘统勋合作编制《西域图志》。1761年哥彼尔(A.Gaubil)参考俄蒙文献,汇编亚洲全图。这幅图北尽北冰洋,南至印度洋,西达波罗的海、地中海和红海,采用梯形投影,比例尺大约为 1:1400000,是当时最完善的一幅亚洲全图。 《皇舆全图》的测绘以天文点和三角网为依据,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的基础。1865年胡林翼根据《皇舆全图》和《乾隆内府舆图》改编成《大清一统舆图》,在国内流传,成为当时一般民间出版的地图的蓝本。1903年成立陆地测量局,初期编绘的1:100000和1:300000比例尺调查图,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60%,这些调查图是用测绘皇舆全图的天文点和三角网作控制的。1930~1933年间,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也采用了《皇舆全图》中的一些经纬度数据和地图资料。与此同时,由唐维尔改编成的法文版《中国分省图》和《满蒙地图》,俄国1889年出版的比例尺为1:1680000的《亚洲俄罗斯南部边疆图》,印度测量局编制的1:1000000比例尺的印度及其邻国地图,斯坦(Sir A.Stein)编制的1:1000000比例尺《中亚地图》,日本汇编的1:500000和1:1000000 比例尺的《东亚舆图》等大都是以当时的实测地图为骨架,修订出版的。 国际百万分之一世界地图 1891年在伯尔尼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地理会议上,彭克(A.Penck)提议国际合作编制世界地图。为此1909年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了统一的分幅编号,地形表示,城镇分级和地名拼写的初步设计方案。1913年和1928年又分别在巴黎和伦敦开会,决定采用分层设色法和公制单位,拟订了专门的改良多圆锥投影。1962年在有40个国家参加的波恩会议上,修改并通过了国际百万分之一世界地图编绘细则和图式,规定了在北纬84°和南纬80°之间采用等角圆锥投影,两极用极球面投影;规定了统一的图廓整饰、地理内容和表示方法;拟订了地名译写原则。这一倡议对地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有贡献的,得到亚洲和欧洲国家的响应。例如,苏联制订了编制地图的规范,完成了全苏184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制工作,而且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分幅作为各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的基础。中国早在1907年就独立完成了第一版全国百万分之一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先后两次更新。美国主要翻印了其他国家的百万分之一地图,本国的百万分之一地图于20世纪50年代完成。全球陆地共约9000幅地图,其中大部分地区已经编制出版,但质量参差不齐。编制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倡议原来只考虑了陆地部分,后来由17个国家分区承担编制的大洋水深图也采用了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系统。以后,国际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森林图、地质图和地貌图的编制计划也相继提出。但由于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内容和精度很不一致,国际交流受到限制。为此,苏联提出用编制1:2500000比例尺地图代替百万分之一地图,并和东欧各国一道,费时20年,于70年代中期全部完成这项工作。美国主张编制国际 1:2000000比例尺地图代替百万分之一地图。现已完成了欧洲各国的 1:2000000地图和这一比例尺的世界航空图,并设计了1:2500000大西洋地图,1:5000000和1:7500000比例尺世界航空地图,以适应超音速飞行的需要。 专题地图19世纪自然科学的分化导致的蓬勃兴起1799~1804年,德国的洪堡(A.von Humboldt)在广泛考察了南北美洲和亚洲内陆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提出借助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可以阐明气候,创造了用等值线表示平均气温的制图方法;又根据植物分布同气候的关系,提出了植被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分带的概念。他还研究了磁力、地震和火山的地理分布,计算了大陆的平均高度。在研究山区时,他首先运用了地势剖面,并创造了绘制地质- 地貌剖面图的方法。这些分布规律和制图方法为自然地图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后许多自然科学家纷纷编制专题地图。例如,1885年法国的贝洛尔(M de Bellore)编制地震图;1887年英国的巴康(Bacon)和海尔巴特森(Helbatson)根据全球29000个气象台站的长期记录制作气候图集;1899年多库恰耶夫 (..)手绘了北半球的土壤地带图;1838~1892年德国3次出版了《贝格豪斯自然科学家地图集》。20世纪大型的多卷本专题地图集接踵问世。例如,英国的《巴特罗姆自然地图集》,苏联的《海洋图集》(1953),《世界自然地图集》(1964)和《世界海洋地图集》(1974、1977)。 中国40年代开始编制《东亚气候图集》和《中国气候图集》。60~70年代先后出版了许多专题地图和地图集如《华北平原土壤图集》,《中国水文图集》(196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1973)、《中国气候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国恶性肿瘤地图集》(1979)和一些城市、江河湖泊的环境保护地图集。此外还出版了《中国植被图》、《中国土壤图》、《中国沙漠图》、《中国地质图》、《中国大地构造图》和《亚洲大地构造图》等。这反映了中国自然地图正在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人文地图方面,中国以历史地理图发展最早。自贾耽、税安礼至顾祖禹,一脉相承。清末杨守敬集其大成,经过15年的努力,陆续完成历代舆地图34卷。该图不仅在上海、湖北、四川分别刊印,而且在日本也流传很广。1954~1981年,根据杨守敬地图重编改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扩充为8册,有图304幅,收集地名约70000个。这部地图集标志着历史地图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新地图由于、卫星和等新技术的出现,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的制作工艺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航空摄影与系列地图1839年出现了照相机,不久法国工程兵便尝试用像片制作地形图。1860年前后,从气球上拍摄了巴黎和波士顿两城市的照片。1903年飞机问世,1909年莱特(W.Wright)从飞机上拍摄了第一张照片。1910年德国研制成功了航空摄影测量用的立体测图仪。1913年法国在利比亚进行了油田的,制作出像片镶嵌图。航空摄影标志着人类从高空进行地形图测绘的新的历史阶段。不到半个世纪,航空摄影测量就从根本上改变了 300多年发展起来的地图测绘生产过程。世界各地,包括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的局部地区,都曾经进行过航空摄影。中国的航空摄影和制图开始于1934年,主要用于为水利工程、和铁路选线测绘1:1000~1:20000比例尺地形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覆盖全国的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制图工作,并进行了大像幅摄影编制1:10000比例尺影像地图的实验。60年代以后,在航空摄影的基础上发展了航空遥感技术,从全色摄影发展到多波段摄影,红外或微波扫描。由于红外扫描可以昼夜工作,能为大气、海洋地图和环境动态地图提供图像和数据;微波辐射计和侧视雷达能够全天候工作,穿透云层和植被,有利于探测地质构造、浅层地下水和冰雪厚度,因而为亚马孙河、巴拿马等热带雨林和南极大陆填补了地图上的空白。由于航空摄影测量同航空遥感技术的结合,60年代以后墨西哥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先后开展了全国范围的1:50000或 1:25000比例尺系列地图的测绘和编制。在完成地形图测绘的同时,还编制了同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等多种专题地图,建立起土地档案或土地信息系统。中国在70年代末,也进行过航空遥感和系列制图的试验,出版了《山西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系列图》和《航空遥感地图集》(腾冲试验区)。 遥感专题地图和星球地图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从新的高度进行全球性的遥感制图的新纪元。70年代以后,美国发射了5颗陆地卫星,用于地球资源勘察、管理和环境动态监测。另外还发射了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提供地球表面有关陆地和海洋大气的遥感图像和数据。每幅陆地卫星扫描图像(MSS)覆盖地表面积达185×185公里,静止气象卫星图像覆盖超过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这不仅开拓了动态制图的新领域,而且超越自然障碍和国界的限制,为小比例尺地图定期更新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卫星遥感资料已广泛应用于直接编制或更新和专题地图,从而改变了从大比例尺逐级缩小编图的工艺程序。1984年出版的《日本列岛地图帖》和《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具体反映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随着卫星图像地面分辨率的提高,卫星摄影和遥感将为地图更新和专题制图提供更高精度的遥感图像或数据。 1967年,美国的阿波罗飞船探测了整个月球的表面,编绘了 1:1000000比例尺的月球影像地形图和地质图。目前正继续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已编绘了火星地质图和《宇宙简明图集》等。(参见彩图[月球正面地质图(1971年出版) ]、[火星地质图(一)(1978年出版)]、[火星地质图(二)(1978年出版)]、[火星地质图(三)(1978年出版)]) 数字地图和地图数据库50年代以后,电子技术开始应用于地图测绘,首先是参与制图工艺的各个环节。静电复印、自动坐标展点、电子扫描分色、自动注记、自动模型雕刻等设备的陆续问世,提高了地图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但并未引起以摄影光化学为基础的地图生产过程的根本变革。1957年,英国根据测深记录数据编绘红海亚丁湾等深线图获得成功;60年代中,美国将1:250000比例尺地形图全部数字化;60年代末,计算机辅助制图很快由试验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英国和瑞典在70年代初进行了本国1:2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存储;日本和瑞士在70年代初也实现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制图。借助计算机只用3~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编成全国200多幅统计地图,并可随时更新,及时反映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这以后,加拿大、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均以地形图为基础,建成地理(或土地)信息系统,使地形图、专题地图和遥感信息汇集、存贮于统一的地理坐标基础之上。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兼容共享的功能,明显地提高了各种地图的更新、传输、编辑和应用范围的效益。例如用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数据,按地图投影分幅,通过几何校正、监督分类,三色喷笔绘制1:50000比例尺土地覆盖图,仅需20分钟。中国在60年代开始自动化制图的试验,70年代研制了跟踪与扫描数字化器和数控绘图机。80年代初在城市环境、人口分布和农业统计、石油地质等地图和地图集的编制中,已部分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并且开展了数字地形模型(DTM)的应用试验。 综合地图集19世纪以来,全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各种比例尺地图大量积累,地质、地理、气象、海洋、生物、农业、经济、人口地图资料日益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生产新地图大约在30000幅以上。为了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经济开发和社会历史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往往采用系列地图或地图集的形式。20世纪的地图集具有更强的综合性。 ①全球性的多卷本大型地图集 苏联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37~1940年,2卷)、《世界普通地图集》(1954),英国的《泰晤士地图集》(1956~1960,5卷)、《世界历史地图集》(1962,5卷),德国的《世界自然地图集》(1965~1970,5卷),都是大型的代表作。内容除普通地理图外,还包括自然、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地图,汇集了大量的科学调查研究成果。 ②国家地图集 国家地图的编制在20世纪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30~50年代,22个国家出版了41部国家地图集。60年代以来,国家地图集再度引起各国的注意。如法国、瑞典、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日本、波兰、美国和罗马尼亚等国均已先后出版或改编了国家地图集。澳大利亚和印度也多次重版了国家地图集。中国于30年代出版了《中华民国地图集》,50年代末和80年代二次组织编纂《国家大地图集》,计划按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农业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分卷出版。1965年编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68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 ③区域地图集 苏联已出版了40部各加盟共和国或自治州的地图集。美国于1860~1950年间,约有五分之一的县出版土地资源图集,其中四分之一改编过5次以上。最多的改编达17次。联邦德国10个州的地图集自1962年以来多次改编。中国在60~70年代,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编制过地图集,近年多有更新。这些地图集内容不一,大多数为普通地图集,少数为专题或综合性地图集。 发展特点 地图的发展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历了表现内容和形式由简单到复杂,制图技术由低级到高级而制图过程由复杂到简单的历程。其主要特点有: ①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即由记载农田、水利、矿场、墓穴等扩展到编绘国家领土、世界全图,并开始向月球、宇宙延伸;另一方面,地形图比例尺不断增大,航空和卫星影像的地面分辨率不断提高,按地理格网或像片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是在几公顷或几十平方米的面积内叠加上百种参数,等等。 ②由综合到专题,又由专题到更高的综合 即由最初概括地反映某些地理现象分布,到分别反映军事、政治、交通、水利等不同部门,地质、气象、海洋等不同学科适用的专题地图,而在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发展以来,又出现了区域性的系列制图,综合地图集和地图数据库等更高级的综合。 ③生产的工艺提高而周期缩短 即由古代的雕塑陶片、金属铸造,到纸草和丝缯的彩绘,再到刻石拓印和木版套色;由15世纪的雕刻铜版到19世纪的摄影分版;由20世纪中期的刻图到60年代的激光分色扫描;不断引用新技术、新材料,使生产周期逐渐缩短,生产量迅猛增大。 ④继承性显著 如中国古代从丝缯经纬和摺叠的启示,到计里画方的流传,以至元代方格地图的出现,形成东方地图地理坐标的传统和特色。而欧洲则很早在地图上画了经纬线,逐步形成按经纬网绘制地图的特色。通过东西方交流而殊途同归。18世纪开始,法国的地形图上采用方里网,中国地图上加绘了经纬线。现代数字地图虽然已经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的新阶段,但仍然采用格网作为地图的信息单元。 地图发展史还说明,地图作为一种科学文化工具,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财富,它正在逐渐规范化、标准化,超越文字语言的局限而成为国际交流的一种空间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