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球科学系
释义

地球科学系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地球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建设数字地球为任务的新兴学科,是固体地球科学的生长点。它在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勘察和管理、灾害预防与预报、全球变化、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该专业肩负为国土资源、城市建设、防灾减灾等部门,输送具备地球科学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成分、运动和演化历史及相关科学问题的学科,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承担着支持、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系统的任务。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采取高年级分流培养模式,目前重点培养如下方向的人才:(1)宝玉石和矿产资源方向:面向国土资源、建材、冶金、化工、宝玉石(含金银贵金属)等行业,培养矿产资源评价、矿物材料开发利用、宝玉石鉴定与商贸人才;(2)地球环境与灾害防治方向:面向资源、环保和减灾防灾等行业,培养从事地球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研究、地质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科研和管理人才;(3)岩土工程方向:面向城市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人才。

相关学校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是依据地质学一级学科成立的科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先创办的学科系之一,也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创办的地质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之一。朱家骅院士、谢家荣院士、冯景兰院士、斯行健院士、乐森(王寻) 院士、孙云铸院士 、杨遵仪院士、陈国达院士以及国外知名学者O.Jackel、A.Heim、P.Misch等都曾在我系执掌教鞭,为我系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科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两广地质调查所,在1952年并入中南地质局之前,一直是本系的组成部分。在本系历届毕业生中,有以地洼学说创始人陈国达院士等为代表的卓越科学家;有以莫柱孙、廖士范等一大批总工程师为代表的知名地质学家;更有众多目前活跃在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管理、实业界等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还有不少在国外留学和工作而为国争光的学子。

今天,中大地球科学系被认为是国内最有活动力的地球科学系之一。现有教职工36名。其中,50岁以下的教授6名,他们均拥有博士学位。在拥有博士学位的17名中青年教师中,有5位是国外留学博士或与国外合作培养的博士,其他分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学院等单位。

目前,地球科学系建立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是华南地区培养地球科学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本科设有4个培养方向:(1)地球科学;(2)地球信息工程,(3)岩土工程与城市地质;(4)宝玉石学与非金属矿物材料。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属于理工结合性质的学院,是在原地球科学系基础上于 2008年1月正式成立。学院设有三个系:球科学系、水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

目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5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3名、教授53名(博士生导师44名)、副教授33名、讲师1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其中海外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4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5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分析系统,能够开展各类地质样品的微区、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包裹体研究及成岩成矿实验等,拥有电子探针分析仪、微区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高分辩率等离子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表面热电离同位素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连续流质谱仪、包裹体温度-盐度测定装置、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先进仪器设备及磨片-制样室。依托学院师资,建立了花岗岩、火山岩及成矿理论研究所、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矿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核能地质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地球科学类研究机构。经教育部与科技部批准,主办了《高校地质学报》。建立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至今已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其中两院院士有2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名。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办学传统和特色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爱国奉献,真诚团结,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现每年招收地质学、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及地质工程共4个专业,约100名本科生。设有理科“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共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招收约90名硕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还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拥有 “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又属江苏省重点学科。经教育部批准设有国家理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普通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二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质学和水文与水资源二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球化学二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地质工程二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学院的两项基本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造就高素质、宽基础、创新型人才,从品德、知识、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宽厚的基础课、核心必修课和前沿选修课。培养期间,进行两次野外实践教学:普通地质实习(以南京湖山为基地)和区域地质测量实习(以安徽巢湖为基地)。强调教学与科研融通,优秀本科生可以免试保送研究生,优秀硕士生实行硕博连读。

近年来,出版各类教材20余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项目共 500 余项,年科研经费达2500多万元。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每年发表论文总数超过20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近百篇)。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成功主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同时,选派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国际化教学交流,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贝加尔湖大地学联合实习,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进行天山野外教学实习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