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貌最小功原理 |
释义 | theory of minimum energy dissipation in geomorphology 分析外营力对地表作用过程的一种理论。是从力学中求解平衡问题时所用概念移植而来。论点为:各种外营力,如流水、风、波浪等,与地表进行相互作用时,均存在力图使自己的能量损耗率处于最小的倾向。在河流地貌的演化分析中,这一概念已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较大发展。杨志达认为,在河流动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单位重量水体的能量消耗率,在维持输沙平衡的前提下,冲积河流将调整其坡降和几何形态,力求使能耗率趋向于当地具体条件所许可的最小值。具体条件指河岸和河床相对可冲性,基岩裸露状况等。数学方程式为Vj=最小,式中V为平均流速,J为坡降。张海燕采用单位长度水体能耗率。最小功原理可表达为Rqj=最小,式中r为水的容重,Q为流量。能量最小损耗原理已逐渐成为分析河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理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