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方庙会 |
释义 |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历史传说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传承与发展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金瓯乡保生大帝庙会 保生大帝建醮,沿袭着北宋时期的道教色彩,爬刀梯,上醮坛为民祈福。作为社庆活动,准备工作早早已经开始,随着日子的来临,理事人员斋戒十二天,乡民斋戒三天,挑选诚心人士搭建醮坛,磨钢刀。醮坛高五丈多,是杉木搭建的楼台,刀梯高五丈六尺,是一百三十多把锋利的钢刀用麻绳捆扎成叉形、斜形的梯坎。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大帝择日竖梯,刀梯安放在一个木桶边沿,桶中盛有七色花水,五色种子等吉祥物。全乡家家户户高挂红灯笼庆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全乡道路张灯结彩,彩旗飘扬。 潮汕大锣鼓,是喜庆的主旋律,全乡五个社门,都有一支大锣鼓彩旗队,什么“振金声”、“太平音”、“美乐轩”… …,这些锣鼓队,年龄在十六到二十岁之间,他们是潮州音乐的传成者,老艺人们经过精心挑选、指点、培训,全面展示了每支队伍的特长。 彩旗队,年龄二十出头,意气刚方的小伙子是旗手,温柔美貌的姑娘就是护旗,他们展现了年轻一代魅力,谁家的小伙、姑娘入选,是他们一生中荣幸。 炮囊队是儿童的天地,他们肩挑丰收的喜悦,肩挑春天的气息,脚步匆匆... … 熔戏曲、舞蹈、武术于一炉,威武勇猛、刚劲雄浑的“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广场舞蹈”——潮汕英歌舞,是喜庆的高潮。 以水浒传为题材的英歌舞,由成年男性乡民组成,表演形式、技法、套式、图案变化错综复杂,动作灵活、节奏快速,气势波澜壮阔。后棚小节目表演有“仙公仙母”、“桃花过渡”、“双摇橹”等折子戏、相声。他们舞出潮汕人们的英姿,道出人生的乐趣。 筵席请客,是喜庆不可少的,谁家的客人来得最多,谁家就越兴盛,主人在早早以前就邀请亲戚朋友光临,准备丰盛的佳熬,不分男女老少,共聚午餐,还准备着“福身”托保生大帝代为祈福。 潮剧演出、放电影也是喜庆的一部分。热闹的场面持续几天几夜,游行队伍还到美林、西陇、后洋等陈氏家族的村庄,共同联欢。 古文献中的庙会周代,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百姓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里社。而社神是土地神,为民社的精神支柱,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 社祭时要有舞乐。《周礼·春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可见,自古以来,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是有深刻的影响。所以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其次,因庙会的聚众作用,故庙会又称“庙市”。传说黄帝时代“日中为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有人推测春秋时期已有“庙市”,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虽然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其发轫之功殊无争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