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豆于 |
释义 | 来源地地豆于是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一个民族。 《魏书》记载:“地豆于国在失韦(即室韦)西千余里。”它的地理位置,北魏时散居南室韦以西,北界乌洛候,西以今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临奚、契丹,大约在今乌珠穆沁旗境内。 地豆于国“多牛羊,出名马,皮为衣服。无五谷,惟食肉酪”。从这一记载看,他们当时主要是游牧生活。 地豆于国自从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八月,遣使“朝贡”北魏后,贡使不绝。 名义考证岑仲勉在《达怛问题》引坪进九马三说:蒙古语首音无r,其母音之间不能发b,故不得已于r之首音前,加以母音,而在 地豆于 母音间之b音,必读为w音,且母音中之a与e常相通,o与u也是一样。又说以突厥语tatabi一名,用蒙古语转之,必将转变为tatavi,及tatav_i,现行广州语读地豆于如tei tau u,,与tatav_i发音甚近。“地豆”与tata音有相近的可能,但是“u”与“i”实在是大不相同,“i”这里与“稽”读音应该是差不多的。“地豆于”《北史》读作“地豆干”。本人再三思之,方悟“于”是“干”的讹写,地豆干之干,可比之与新旧唐书之骨利干,新罗国王之“麻立干”①,九姓达怛里的部族于越达剌干。伯希和认为柔然(蠕蠕)最先使用“可汗”(qaghan),这个称号称其首领的。这个词(或其变化的形式-------“汗khan”)后来为突厥和蒙古人所采用②。那么的干必是汗的另外一种读法,如果省略前的k则读如han汗,如省略后面的h则读如kan,则与干相近。因此地豆于实应读地豆干,实在不能比作于什么三代民族“于夷”③。 词语来源拉施特在《史集》中说: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 地豆于 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塔塔儿[鞑靼]④。 考之《蒙古秘史》1-3卷有四次提到了“达达”。 1、 众达达百姓,合不勒皇帝管着来。(《秘史·卷一》) 2、 因俺巴孩合罕被拿时,将合安答·忽图剌两个的名字提说来上头,众达达泰亦赤兀百姓每于豁儿纳川的地面聚会着。(《秘史·卷一》) 3、 帖木真、王罕、札木合三个相合着,将篾儿乞惕达达房子推倒了。(《秘史·卷三》) 4、 帖木真、王罕、札合敢不三个自那相合了,起去,往斡难河源头原相约处孛脱罕斡儿只的地面里,到时,札木合已先到了三日,见了王罕每的军,札木合将他二万军整搠立着,王罕每也将他的军整搠着到来,都相认得了。札木合说:“约会的日期,虽是有风雨呵,也必要到,曾这般说来,咱达达每答应了的话,便生誓一般,若不依着呵,同伴里也不容,共说来。” (《秘史·卷三》)⑤ 这里的“达达”来自于蒙古人的自称,诚如拉施特所说: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塔塔儿[鞑靼],实是蠕蠕时期的遗留。地豆干据《北史·地豆干传》出现于北魏延兴二年,即473年,最后一次是在北齐时期。这段期间刚好是蠕蠕强盛的时期。因此本人认为地豆干,诚如岑仲勉考证的一样,也可译作达达干,即“鞑靼的王”意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