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笛子舞 |
释义 | “笛子舞”纳西语“比力蹉”,流传于滇东北地区苗族民间。因用笛子伴奏而故名。笛子舞是群众性的自娱舞蹈。多在喜庆之际、节日期间、劳动之余以及婚娶酒席期间进行。 流传“笛子舞”流传于滇东北地区苗族民间,因用笛子伴奏而故名。 自娱笛子舞是群众性的自娱舞蹈。多在喜庆之际、节日期间、劳动之余以及婚娶酒席期间进行。苗族喜好歌舞,凡男女青年进行歌舞时,父母兄嫂都集聚围观,以自己的子女弟妹善舞而自豪。已婚的男子、妇女也均参加舞蹈。 除芦笙外,滇东北地区的苗族特别喜爱笛子。笛子短小,携带方便,音域宽阔,声音高亢,传得很远,是最能表达男青年心曲的乐器了。每个男娃娃都喜欢在腰带上插一支竹笛,这些竹笛几乎个个青少年都能制作,特别是放牧者,在山野放牧、田问劳动或赶街路上,随时都可以吹奏。若遇异性,亦是传递情感的好媒介。 形成生活在易门县、嵩明县、寻甸县一带的苗族青年,在汲取兄弟民族“打歌”、“跳乐”、“跳脚”等舞蹈形式的特点后,逐步形成自己以笛子伴奏的笛子舞。 笛子舞是一种自娱性很强的舞蹈,除去丧葬时不能跳以外,部分地区在盛夏和初秋之际,认为笛子舞曲的声音会“引来冰雹”,对庄稼不利,因而忌跳。除此以外,随处可舞。 舞蹈概述笛子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使用材质:笛身一般为竹制。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笛膜的运用,首先是选择黏合剂,目前使用的有阿胶、驴皮膏、黄鱼胶、树脂、白芨等,阿胶、白芨最常使用,一般中药店、药材行皆可购得。由于笛膜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吸水性,贴好的笛膜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还原,所以贴膜时可稍偏紧些,等它自动还原后,笛膜的松紧度为适中,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是如果要随贴随用的时候,笛膜就要放松来贴。贴膜时,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纤维与笛子的纤维平行、重叠,再用阿胶沾水涂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笛膜两侧,拉出与苇膜纤维纹路成垂直的皱纹,而后慢慢地往下侧按贴上,调整均匀后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晒,笛膜变黄、变老、失去弹性时要更换使用。(新鲜的笛膜如需保存长久,可将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进冰箱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鲜)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除芦笙外,滇东北地区的苗族特别喜爱笛子。笛子短小,携带方便,音域宽阔,声音高亢,传得很远,是最能表达男青年心曲的乐器了。每个男娃娃都喜欢在腰带上插一支竹笛,这些竹笛几乎个个青少年都能制作,特别是放牧者,在山野放牧、田问劳动或赶街路上,随时都可以吹奏。若遇异性,亦是传递情感的好媒介。生活在易门县、嵩明县、寻甸县一带的苗族青年,在汲取兄弟民族“打歌”、“跳乐”、“跳脚”等舞蹈形式的特点后,逐步形成自己以笛子伴奏的笛子舞。 历史沿革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 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 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 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在管身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笛子虽然短小简单,但它却有七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笛子由骨制改为竹制。在公元前1世纪末汉武帝时,笛子称为"横吹",它在当时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到了10世纪,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词唱曲的主要乐器,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分派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然而,笛子的表现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旋律,它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仿各种鸟叫等。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 乐器特色笛子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据传说,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疏勒喀什噶尔有“丝路明珠”之美誉,它不仅是新疆惟一的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遐迩的“歌舞之乡”。这里,除了人们十分熟悉的刀郎舞乐、十二木卡姆之外,《疏勒乐》、塔吉克笛子舞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亘古久远的《疏勒乐》喀什噶尔古称疏勒,直至公元十世纪的宋代官方仍在沿用。“今日的喀什噶尔,素以‘歌舞之乡’著称,其渊源当追溯到我国汉代就已产生的疏勒乐舞。”这是喀什地区著名学者王时样先生在他的《〈疏勒乐〉传万古芳》一文中,为喀什噶尔“歌舞之乡”所下的定语。由此可见,喀什的音乐、舞蹈具有悠久而深远的发展历史。有关资料表明,远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新疆的《于阗乐》已传到长安。东晋时,《龟兹乐》也传到了内地。南北朝时,《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于阗乐》等很快流行于内地。在唐代官制形成的十部乐曲中,其中就有三部出自新疆,《疏勒乐》名列第二。 《疏勒乐》共有歌曲、舞曲和解曲三部,它们各有特色,互为作用,融为一体。歌曲,是专为人们触景生情、引吭高歌时而演奏的曲子;舞曲,是专为人们飘然入池、施展舞姿时而演奏的曲子;解曲,则是专为人们满怀激情、载歌载舞,并达到一定高潮时而演奏的曲子。这无不表明,《疏勒乐》不仅是一套结构相当完善的器乐曲,有着一定的规模,而且融音乐、歌唱和舞蹈为一体,是展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部大乐曲。成功将《疏勒乐》传入内地的是,曾就职朝廷、掌管音乐,因传艺演奏卓有成就,而被载入史册的裴神符、裴兴奴等作曲家、音乐演奏家。他们均出生于西域疏勒,崛起于初唐时的宫廷,并饮誉于民间。裴神符以作曲而闻名长安,他的《火凤曲》(《疏勒乐》歌曲之一)当时在内地曾被众口传唱,并经多次改编;裴兴奴的琵琶演奏更使长安的听众为之倾倒,赞叹不已。《疏勒乐》经他们以各种形式传播到内地,并通过中原传至日本等亚洲邻国,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音乐、舞蹈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笛子舞 热情奔放的笛子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自1963年以来,一部经典的军民团结故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不仅让我们记住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动人的旋律,而且唱响了中华大地四十余载,也让我们认识了帕米尔高原上住着的“鹰”的民族———塔吉克族。塔吉克族自古以来就聚居在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由于塔吉克人一直居住在帕米尔高原,故有“世界屋脊的居民”、“云彩上的人家”和“离天最近的人”之称。“塔吉克”是该民族的自称,民间传说为“玉冠”之意,唐代记载为“羯盘陀”(今塔什库尔干境内)人,宋、元称之“色勒库尔人”,但更多的人则释意为“讲波斯语的人”。 塔吉克族的民间歌舞,极富高原民族热情奔放、舒展自如、豪放豪迈、独具一格的韵味。它的乐曲丰富,既有歌舞曲、弹唱和情歌,又有刁羊乐曲、宗教歌曲和哀悼曲等。歌曲大都为山歌体,且有着固定的韵律,多数为七声音节。歌谱短小精悍,歌谱常配有几段歌词,可以反复演唱。演唱的形式以接唱、对唱为主,并常有伴唱、独唱。伴唱者重复领唱者的句子,以加强气氛,突出主题。塔吉克族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但由于受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普遍使用维吾尔文。所以,莎车、泽普、叶城等地的塔吉克人,唱歌时则使用维吾尔语作歌词,但曲调仍属于塔吉克族传统的民族原生态音乐。他们的演唱形式多样、灵活自如,特别是伴唱融塔吉克、维吾尔两族之所长,刚柔相济,曲调婉转悠扬,格外动听迷人。塔吉克人对鹰极为崇拜,他们把鹰作为本民族的一个突出特征。他们长期生活在巨峰陡峭、连绵起伏、鹰只盘旋的帕米尔高原,他们模仿起鹰来也显得栩栩如生,极为自然,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生同存的一种表现。所以说,他们的歌舞也少不了鹰笛、鹰姿相伴,现已成为他们最为亮丽的民族风情。 在一年四季的生活中,塔吉克族的牧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吹奏起用鹰腿骨或翅骨制作而成的短笛———“那艺”,这便是鹰笛。鹰笛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乐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前,当时已经拥有完整的七声音节,在音乐文化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塔吉克族的鹰舞也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在他们的舞蹈中,鹰的形体语言、鹰的雄姿、鹰的一招一式,早已成为塔吉克族舞蹈最基本的词汇。鹰舞一般为双人舞,表演时众人围成一圈,一对一相继到圈中舞蹈,有时也有三对同舞。双人鹰为一男一女,男子一臂在身前略微高举,一臂在身后略微低垂,两肩上下弹动,步伐矫健,旋转自如,就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样翱翔蓝天;女子的舞步基本与男子相同,但她们的双手却敞开高高举起,随着鼓声由里向外翻旋,犹如山鹰扇动的一对翅膀,动作舒展自如。为鹰舞伴奏的乐器一般有鹰笛和手鼓,场合稍大时则配以热瓦甫。当众人舞至高潮时,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插入口哨、击掌和欢呼的声音,并引吭高歌,一唱众和,气氛更加热烈欢腾,令人陶醉,心翔高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