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低音扎木年 |
释义 | 低音扎木年全长138.5厘米、共鸣箱厚29.5厘米、面板宽26.5厘米、皮膜直径40.5厘米。琴头正面嵌以白牡丹花骨饰,琴颈表面粘有按弦指板。演奏时采用坐姿,奏者将共鸣箱夹于两膝间,既能弹拨演奏,又易拉各种弓法及和弦。发音均匀、纯净,高音明亮,低音浑厚、深沉。改革使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获得了新的生命,不仅显著地丰富了藏族民族乐队的低音声部,同时也可成为民族特点浓郁、表现力强的独奏乐器。 演奏低音扎木年全长138.5厘米、共鸣箱厚29.5厘米、面板宽26.5厘米、皮膜直径40.5厘米。琴头正面嵌以白牡丹花骨饰,琴颈表面粘有按弦指板。演奏时采用坐姿,奏者将共鸣箱夹于两膝间,既能弹拨演奏,又易拉各种弓法及和弦。发音均匀、纯净,高音明亮,低音浑厚、深沉。改革使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获得了新的生命,不仅显著地丰富了藏族民族乐队的低音声部,同时也可成为民族特点浓郁、表现力强的独奏乐器。 效果“鸟儿不能没有翅膀,藏族人民不能没有歌舞。”在西藏等藏族地区,每逢年节、喜庆、丰收或集会,藏族人民都爱用欢歌曼舞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他们弹起扎木年,跳起欢快的踢踏舞,歌颂党的好领导,赞美幸福的新生活。扎木年的琴声、歌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首欢乐的交响曲。? 扎木年扎木年多分为四种规格,其尺寸和用途分别为:低音扎木年,琴身全长126厘米,共鸣箱长48厘米,面宽20厘米。仅用于正式演出场合;大扎木年,琴身全长111厘米,共鸣箱长27厘米,面宽16厘米。用于平时一般演奏;中扎木年,琴身全长103厘米,共鸣箱长27厘米,面宽14厘米。也用于平时一般演奏;小扎木年,琴身全长81厘米,共鸣箱长23厘米,面宽13厘米。专为儿童演奏使用。以前的扎木年,多由藏区工匠制作。本世纪60年代以后,内地的许多民族乐器厂家也开始制造扎木年,共鸣箱多采用蟒皮蒙面,琴 扎木年 背不刻竖向凸条花纹或粘以木条,演奏时琴身容易滑动。?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扎木年两件,其中一件通体桑木制成,全长108厘米。共鸣箱呈半葫芦形,长30厘米,上半部蒙薄木板,中间开有弯月形出音孔,孔长11厘米,下半部蒙以羊皮,面宽18厘米。琴头后弯呈圆弧形。弦槽两侧各置三轴,弦轴花梨木制,呈圆锥体,轴顶为圆球状。琴颈细长,上粘花梨木指板,不设品位,中间的空槽与共鸣箱贯通。竹制桥空形琴马。尾柱较短,上设铜制缚弦,张六条丝弦。此琴来自藏族民间,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另一件扎木年又称藏族五弦琴,琴身用一整块核桃木制作,全长64厘米。共鸣箱呈扁圆形,是在整木下部挖凿出腹腔,正面蒙以山羊皮,皮面四周由两圈铜泡钉固定,琴箱长18.5厘米、面径17厘米、厚4.2厘米。琴头上部雕刻羚羊头为饰,线条粗犷、造型逼真,琴头下部开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五个弦轴。弦轴用红木旋制而成,为提琴弦钮式,轴长8厘米、柄宽2.6厘米。琴杆短而宽,前平后圆,杆长32厘米、上宽3.6厘米、下宽4.6厘米、杆厚3.4厘米,正面粘以红木指板,板厚仅0.3厘米,不设品位。琴马老竹制,呈四空桥式。张五条丝弦。发音清脆而明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