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低空急流 |
释义 | 简介低空急流(Low-level Jet,LLJ)是与强降水相联系的、位于对流层下部离地面1000-4000米层(600-900百帕之间)中的水平动量相对集中的气流带,中心风速一般大于等于12米/秒。一般为西南风低空急流,其两侧有较强的风速水平切变。在垂直方向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具有风速极大值,急流轴上下均有明显的风速垂直切变;一种是急流上下风速均随高度减少,只是在急流之上随高度减弱较慢或者风速上下几乎相等。前一种主要存在于夏季,与暴雨相联系。后一种主要存在于冬半年与强降水(雪)相联系,出现次数较少。 日常工作中常把850或700百帕等压面上,风速≥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位置① 低层:850或700百帕位于副高西侧或北侧,它的左侧经常有低空切变线和低涡活动。 ② 高层:200百帕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 形成和维持机制(1)经向垂直反环流与LLJ的形成和维持: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高空辐散,低层气压降低,偏北气流沿南亚高压东侧吹至JE的北侧辐合下沉。由于高空辐散,低层减压,副高北侧气压梯度加大,辐合上升并有西南涡生成,同时气压梯度力做功使气流加速,西南风增同时经向垂直反环流形成。 (2)经向垂直正环流与LLJ的形成:若高层有南支槽,槽前有高空辐散,辐散气流向北流动,气压力做功使西南风加强,从而加强高空西风急流,并在高空西风急流的北侧(即急流入口区的左侧)下沉,向南流,汇入暴雨区的上升气流,构成一个经向垂直正环流。 低空急流与暴雨(1)低空急流的出现有利于暴雨的形成: ① 输送水汽,水平水汽通量辐合; ② 输送暖湿气流,导致大气产生不稳定层结; ③ 产生上升运动。 (2)暴雨产生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200公里)。 (3)低空急流与暴雨相互作用——经向垂直环流与暴雨的相互作用。 特征低空急流的流程长短不一,长的可达数千公里,短的仅有数百公里,北半球的低空急流一般为偏南或西南气流,出现在副热带高压的西侧或北侧边缘。当有台风在副热带高压西南侧发生和发展时,也可出现东南向的低空急流。低空急流的风速,有明显的超地转特征,即实际风速大于地转风速,一般超过20%,在强风速中心附近往往超过一倍以上。低空急流区域水平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低空急流的左侧为主要上升运动区,右侧为下沉运动区,在急流附近构成一铅直环流。落基山低空急流的强度还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清晨最强,下午最弱。 作用低空急流的气流多来自热带洋面上,因此它往往起着输送低空大气的热量、水汽和动量的作用。当它将暖湿空气向北输送到较干较冷空气的下方时,就形成了对流性不稳定的层结,在低空急流左侧上升运动的触发下,容易产生暴雨、冰雹等对流性降水,甚至出现龙卷天气。在中国,有人发现台风登陆后出现的持续性暴雨,也多和东南风低空急流不断输送水汽有关。中国和日本的暴雨大都出现在低空急流轴线左侧 200公里之内(见图)。低空急流的下方及右侧暴雨极少。北美中西部的夜雷雨、冰雹都和低空急流有关系。在60年代末期发现的北非东岸的越赤道气流,也是低空急流的一种,它同印度季风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低空急流除和夏季强降水有关外,和冬季的强降水也有密切的关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