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经伟
释义

邓经伟(1914—1998),又名经纬,江西省兴国县龙口镇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华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炮兵副政治委员,四川省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文名:邓经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

出生日期:1914年

职业:军人

人物简介

邓经伟(1914~1998.5)男,又名经纬。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镇芦溪村人。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通信班长,师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9月底,邓经伟从高兴圩竹篙山火线撤下,告别乡亲父老踏上长征路。邓经伟在长征路上率领宣传队员,无论战斗艰险,还是行军疲困,都要唱山歌、写标语,鼓舞红军士气,唤起民众参加革命。1935年6月,中央红军越过夹金山,进入少数民族地区,邓经伟与宣传队的战友们克服语言不通等困难,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主张。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留下了邓经伟和他的宣传队员们用墨汁或石灰水写下的革命标语。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第一军分区一团俱乐团主任、营政治教导员、团总支书记,第一区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五团政治委员。1945年5月7日,日寇900余人进占河北易县后迅速建立了大龙华据点,企图切断八路军的南北交通。为粉碎日寇的阴谋,杨成武司令员给邓经伟所在团下达了歼灭大龙华之敌的任务。时任营政治教导员的邓经伟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奖,和营长林必元等分头率队向大龙华夹击,速战速决,全歼大龙华日寇。在大、小龙华激战的同时,预伏部队3次击退从梁各庄西援的日伪军,歼其130余人。这次作战,共歼日军400余人。在大龙华战役中被俘的日军指挥官说:“这样的仗,一年打上四五次,日军要垮台。”尤其令人兴奋的是,数十卷重要军事机密文件被邓经伟和他的战友缴获了。文件共50多册,其中有日军华北司令部颁发的《关于剿匪与警备的指南》、《关于使用特种器材(毒气)之参考》等绝密文件。这批文件赶译出来后,聂荣臻司令员写了一份说明,派宋时轮带到延安,送交党中央。后来毛泽东对聂荣臻说,这批文件很重要,对于研究敌情,确定斗争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战斗结束后,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赞扬一营政治教导员邓经伟和营长林必元“是两员猛将”。著名作家魏巍,就是邓经伟领导下的一营宣传干事,专门写了“大龙华大捷”的战报。杨成武司令员听了汇报后,兴奋地称赞说:“浴血大龙华,八路显神威”。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旅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炮兵副政治委员,四川省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5月,邓经伟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4岁。

经历

长征健儿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走了整整12个月,穿越11个省,大小战斗打了五百仗。乃为震惊中外、空前绝后的壮举。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队员邓经伟,奉命从高兴圩竹篙山火线撤下后,告别乡亲父老,从兴国城南郊的竹坝村出发,踏上了迢迢的征途。当时敌人前堵后追,中间拦截、两面夹击,地面大炮轰,空中飞机炸,企图把长征途中的红军一口吞掉。为了甩脱敌人,红军一天一夜要走上100多里,甚至有时走200多里。为了打仗,战士们与指挥员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连一顿饭也顾不上吃,一口水也顾不上喝,一刻钟也顾不上休息。

红军宣传队在征途中成为一支政治思想工作的坚强队伍。大家坐在路旁休息时,邓经伟与他的伙伴可忙了:又是唱又是跳,又打快板,又讲故事,还要写标语。1935年5月的一天,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县野西镇,雾气茫茫,细雨霏霏,饥渴交加的红军队伍停顿下来。想不到敌刘湘的教导师也来这个小镇上宿营。冤家对头,狭路相逢,便激烈地开起火来。邓经伟与同志们放下刚端上手的饭碗,持枪跑步前进,部队紧急开拔。天黑得像锅底,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道路泥泞,走一步滑一步。前面的走不动,后面的人就站着睡着了,等睁开眼才发现前面的人走远了。追不多远又得停下来。天亮了,大家相互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每个人都成了“花面猴”,从头到脚都是泥浆。

1935年6月过了夹金山,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不通,加上国民党的欺骗宣传,污蔑红军是“青面獠牙”“共产共妻”的怪物,吓得老百姓钻进原始森林里躲避,甚至用原始的大刀长矛与红军对抗。师宣传队长萧梅领着邓经伟他们在毛儿盖的沙窝村做部队收容工作,殊不知藏民在村子两边山上放冷炮。天黑路难行。村中有条深邃湍急的河流,20米宽的河面架着朽木板铺就的铁索桥,人一上去晃晃悠悠的,稍不留神就有坠河牺牲的危险。而这又是红军的必经之道。他们进村后发现老百姓跑光了,于是坚持不入私宅在屋檐下露营。翌日去追赶部队,桥头对岸被持枪的藏民封锁了。他们使用的是单响架子枪,射程虽短,却打得极准。朝他们喊话打手势,他们听不懂汉语,无法沟通思想,但是停止了射击。于是大家迅速抢渡。等人到桥中时他们又开枪了,幸而大部分同志冲了过去。惟独分队长李早松为掩护大家安全过河而落在后头,身中数弹,光荣牺牲。邓经伟看见分队长活活地被乱枪打死,失声痛哭了一场。他谈及这段经历时动情地说:“我一生平平淡淡为党工作了六十多个春秋,不足挂齿。而像李早松那样牺牲在革命征途中的无数先烈,才值得我们千秋万代,永远纪念。”

抗日猛士

1939年5月7日,日寇内海部队,加上伪军,共900余人进占河北省易县梁格庄的大龙华后,迅速建立了大龙华据点。企图用这个据点来切断八路军的南北交通,封锁抗日物资进山的通道,并保护平汉铁路通畅。为了粉碎日寇的阴谋,杨成武司令员给邓经伟所在的一团下达了歼灭大龙华之敌的任务。当时担任营政治教导员的邓伟伟,对敌情、地形、前进与进攻道路方向作了进一步的侦察后,主动向团首长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保证胜利完成任务。邓经伟和营长林必元、副营长郑南风分头率领部队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向大龙华之敌夹击进攻。

大龙华驻日军木曾中队260余人,伪军60余人,民夫200余人,重机枪3挺,轻机枪12挺,迫击炮和步兵炮各1门。敌人驻地周围设有铁丝网;南边山上筑有简易碉堡两个,北面设一重机枪阵地;村口东边有一座大房子筑了一个大碉堡,驻敌30余人。加上其他工事,敌人以为固若金汤。可是邓经伟与他的战友们要把这个鬼子据点“一锅端”。

战斗在后半夜开始时,敌人以为是游击队骚扰,不太在意。邓经伟亲自端着机枪,如猛虎下山,以雷霆万钧之势,首先夺取村外制高点和南边山上的两个简易碉堡,然后向大龙华村中心插去。敌人做梦也没料到,八路军会以飓风般的速度消灭山上的守敌,砍断进村的铁丝网,直捣他们的心脏地区,而前进之神速,战斗之利索,攻击之猛烈,都是从未遇到过的。敌人惊慌失措,一片混乱,这时才判断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进攻。遂仓促应战,拼死顽抗。战斗进行约3个小时,敌人被歼灭80余人。这时,天将破晓。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邓经伟旋即率部撤出战斗,准备把敌引出据点,到野外开阔地带伏击。果然,上午8时许,梁格庄之敌前来增援,与三营、特务营展开激战。于是大龙华之敌企图冲出来夹击,除留一小部分在村里固守外,主力从大龙华据点冲出来,想不到刚进入小龙华又被邓经伟所率的一营和二营包围在树林里,经两小时激战,敌人大部被歼。残敌分两路,一路东逃至官地被三营歼灭;另一路逃回大龙华,固守在村东边的大房子碉堡内。邓经伟和林营长率领全营指战员将敌人包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硬是用炸弹炸,用机枪扫、用刺刀捅,于下午4点多钟,将据点里的敌人全部干净地歼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4: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