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红 |
释义 | 古琴独奏演员邓红,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古琴独奏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出身音乐世家,师从著名古琴家王迪教授。她演奏的《广陵散》、《流水》、《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著名古琴曲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管派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深沉含蓄、雄健潇洒的风格。 从艺以来,她多次参加大型演出活动,涉足音像、电影、电视、服装展示等多项领域,为弘扬古琴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参加的大型演出活动有《’94迎新春歌舞晚会》、1997年文化部春节晚会《七彩虹》、2000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2000年文化部春节晚会《春禧》、2002年文化部春节晚会《春晖》、2005年文化部春节晚会《竞风流》。2001年在台北成功举办《琴歌琴韵》音乐会,2002年在北京大学举办《古韵新声——琴歌箜篌演奏会》。2002年参加中国古琴艺术申办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拍摄。2004年参加北京古琴文化节《丹凤雅韵》。 2007年应瑞典音乐博物馆邀请,在瑞典几大城市举办了八场古琴与箫音乐会。2009年,应瑞典音乐协会邀请,在瑞典18个城市举办巡回琴箫音乐会,受到热烈欢迎。瑞典音协为配合本次演出,同期出版发行了琴箫音乐专辑《Celestial Music for QIN and XIAO》(《天籁琴箫》)。本专辑被英国权威音乐杂志《SONGLINES》评为四星级,被誉为“琴界新皇后”。 2010年5月9日,为庆祝中瑞建交60周年,促进中瑞文化交流,瑞典国家音乐协会,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瑞典华人总会在斯德哥尔摩联合举办古琴音乐会。 2010年9月24日,瑞典凯普瑞斯唱片公司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举行的国际书展上,正式出版发行了中国琴箫音碟专辑《心音琴箫》。并且荣获英国权威音乐杂志《SONGLINES》给予的五星级殊荣。 2010年10月,琴箫组合再赴瑞典巡演,中国驻瑞典使馆、瑞典全国音乐协会和瑞典全国华侨总会联合举行了新闻招待会。瑞典国家电视一台最受欢迎的娱乐栏目《晚上好!》、《瑞典音乐杂志社》、瑞典《哥德堡邮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均对琴箫组合北欧巡回演出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配音演员简介青年配音演员,声音较为柔美。 配音作品《百变机兽之洛洛历险记》——机战王晶晶 《果宝特攻》——小果叮、菠萝小薇、花如意、吴杏儿、葡萄小子、吴杏儿的随从 《迪比狗》——咪咪、猫女皇、小帅 《小宋当家》——宋心 《神兽金刚》——白虎金刚、周老师、麒麟金刚 《吉豆世运会》——吉豆 《数学荒岛历险记》——罗克、小强 《喜羊羊与灰太狼》——美羊羊(420-460) 《超兽武装之仁者无敌》——Lisa姐、蝎子王、风影 《淘气双宝》——贝贝 《数学荒岛历险记第二部》——罗克、小强 《宇宙星神》——瑶瑶 《超兽武装之勇者无惧》——Lisa姐、蝎子王、风影、凤凰 《果宝特攻2》——小果叮、吴杏儿、花如意、小龙女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地税局总会计师人物简介邓红,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地税局总会计师。 领导分工协助局长分管法制、计统和税收服务工作、税政、征管和信息化工作 个人简历1985.12-1991.09 成都市金牛区税务局 1991.09-1996.01 成都市武候区地方税务局 1996.01-1998.01 成都市高新区财税局主任科员 1998.01-2007.08 成都市高新区地方税务局副处长 2007.08- 成都市金牛区地税局总会计师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概述女,副教授,1967年生,1988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硕士。1997年调入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任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分离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植物有效成分分离提取、食品安全检测分析。 主讲《机械基础》、《冷冻技术》、《现代包装技术》、《茶文化与茶科学》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出版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主持和参加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并于2007年9月赴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了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并与他国的代表进行学术交流。 代表性成果近三年承担和参加的学术研究课题 1、“果胶酶的磁性微球固定化及其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NC08011),西安市科技局创新支撑计划项目,2008 -2010,课题主持人; 2、校级优秀预研项目“陕西果汁行业废渣减排关键技术研究”,2009,1-2010,12课题主持人; 3、“食品绿色包装材料研制” (2003K03-G7),陕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03.12-2006.12,课题主持人; 4、“苹果及其果汁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2006ABK02A2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09-2008.12,副主持人; 5、“苹果渣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 ,农业部苹果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子课题,2007.12-2011.12,子课题主持人; 6、“优质出口苹果生产和加工技术引进与小范” (2006-G28), 农业部948农产品加工专项 ,2005.12-2008.12,第二参加人; 7、“苹果砧穗组合筛选及果园树形改造技术及栽培模式研究” (nyhyzx07-024),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6-2010.06,第三参加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个人简介邓红,女,四川简阳人。1985年毕业于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系; 1988年(1985-1988)研究生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获病理学硕士学位; 1998年(1995-1998)研究生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以优秀成绩获医学博士学位。 1988.7-2004.12 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院优秀教师,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副院长,东南大学分子病理学研究所和肾脏病研究所副主任,东南大学医学实验中心主任,基础医学院党委委员,校教代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南京医学会病理科专科分会委员。 2005.1 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系工作,围绕学系研究重点,开展结直肠癌分子病理学实验研究。 一直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诊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分子肾脏病理学和分子肿瘤病理学。 教学工作:承担医学本科和研究生病理学教学工作,主讲《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培养研究生16名(毕业11名)。作为第一副主编,参与编写本专科教材3部。获东南大学2002年度教学一等奖。所负责的《病理学》课程2002年被评为东南大学一级优秀课程,2003年获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奖。 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级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加国际会议4次(大会报告2次),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学术简历独创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三维立体细胞培养模型--双层细胞球培养模型;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已证实在高糖情况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促进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显著上调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促使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Fibronectin、Collagen Ⅳ)分泌增多;茶多酚对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这种相互作用能进行有效的干预;发现结肠癌细胞与间质细胞间存在异常相互作用,这种异常相互作用对肿瘤发生和演进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糖尿病肾病和结肠癌发生机制提供全新视角,为寻找新的治疗靶标提供新思路。 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际会议4次(大会报告2次),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现代病理学》、《病理学进展》和《临床病理学》等课程。培养研究生20名(毕业18名)。副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译著1部。 主持科研项目[1]肿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上调结肠癌IGFBP7表达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双层细胞球培养模型和糖尿病肾病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现任浙江省病理学会青年委员和浙江省医师协委员 个人荣誉2008年荣获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 2008年荣获浙江大学医学院先进工作者 2007年荣获浙江大学医学院奖教金 1999年荣获南京铁道医学院优秀教师 1998年荣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 代表性学术论文及专著[1]白雪, 邓红*. 转录因子Sp1与肿瘤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2):215-220. [2]申秀锦, 张有为, 邓红*, 陈露露, 陈平圣. 成纤维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相互作用对IGFBP7表达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2):151-157. [3]陈露露, 邓红*, 李群, 陈平圣. 高糖和茶多酚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8):532-536. [4]申秀锦,邓红*.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对肿瘤实质和间质相互作用的调控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3):211-213. [5]武剑,邓红*.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2):212-217. [6]里德病理学 参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7]病理学(国家规划双语教材) 参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8]张有为,邓红*,陈平圣,陈露露. 成纤维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蛋白酶诱导因子的表达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 36(11):764-767. [9]赵志敏,邓红*. 缝隙连接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 36(3):203-205. [10]李群,邓红*,李海浪,陈露露,刘必成,陈平圣.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髓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2):127-128. [11]邓红,李海浪,王凯,曾玉,刘必成. 高糖时细胞间相互作用对共培养ECV304细胞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22(2):326-329. 成果奖励[1]病理学,2008年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参与) [2]病理学,2006年浙江大学优质课程(参与) [3]病理学,2003年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奖(排名第一) [4]病理学,2002年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5]病理学,2002年东南大学一级优秀课程奖(排名第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