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村茶产业科技园 |
释义 | 邓村茶产业科技园是宜昌萧氏集团有限公司规划5年,规划占地1500余亩,总投资3亿元,准备建成集茶叶高效栽培技术、现代化茶叶加工技术、茶文化研究与推广、茶叶科技开发与应用、茶叶生态和文化旅游、三峡茶文化研究与茶业起源研究、民俗文化研究与民俗村等一体的综合性茶产业工业园。 规划建设时间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 一期:新建年产量1500吨自动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 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一期投资8000万元,占地50亩,建成国内一流的茶叶自动化、清洁化加工厂(包括茶叶鲜叶摊青车间、鲜叶清洗车间、自动化生产车间、精制车间、无均包装车间、洁净仓储车间、综合大楼、科技大楼等),引进名优绿茶自动化连续加工生产线2条(条形、卷曲形,企业专用和自行研究的技术工艺),开发茶叶清洗工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2条(国际首创,国家专利);引进日本精制绿茶生产线1条,日本炒青、蒸青绿茶生产线2条;引进茶叶洁净化包装生产线2条;新建茶叶保鲜仓库2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10万公斤(1100吨)。 二期:建高效茶园示范基地1000亩 2008年1月至12月。二期投资2000万元,建高效示范茶园1000亩,其中核心基地320亩,遮阳棚10亩。力争通过示范建设,每亩干茶产量达到150公斤,名优茶产量达到45%,核心示范基地每亩收入突破8000元,示范茶园平均每亩收入达到5500元。 本项目建设茶园喷灌设施、杀虫设施、苗圃园、科技园等,新建茶园六要素气象观测站,配套建设茶园小路、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实现茶园管理机械化、标准化,形成高效生态示范茶园。 三期:建湖北茶产业技术中心 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三期投资5000万元,占地150亩,建湖北茶产业技术中心,包括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室,茶叶检验检测中心,茶树花粉研究开发与应用,茶叶清洁化、自动化加工技术研究室,高效茶园建设研究中心,茶叶病虫防治技术研究中心,茶食品和茶饮料研究中心,茶叶产品开发与保健茶研究中心,茶叶鲜叶清洗技术研究室,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对人体保健功效影响研究等12个独立的科研室,聘请国家级茶叶专家12人分担不同的研究课题带头人,聘请茶叶专业研究人员80人,从事茶叶科技研究工作。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茶叶技术中心和博士生流动站,研究开发专业课题20项,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 项目配套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检测等设备,覆盖茶叶水份、粉末、灰份、农残、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儿茶素、茶花粉、土壤,以及茶叶各项内含成分检测,实现独立的、全面的检验检测机构。同时,配套建设科技大楼、标本室、试验基地(与高效茶园配套)、苗圃园、良种园等基础设施。 四期:建三峡茶文化苑 2009年6月。四期投资15000万元,占地300亩,结合当地民俗、环境等资源优势,挖掘三峡是茶树发源地和茶文化起源地之一文化内涵,以及项目前期建设成果,建成“三峡茶文化苑”,传播三峡名山、名人、名水、名茶文化,传播三峡民俗、民风、民情、民歌文化,新建象征神农发现茶的神农庙、神农潭、神农泉、神农村,以及与三峡茶发展历史关联的文人雕像和文化纪念馆,包括陆羽、欧阳修、陆游,充分介绍历史文化名人对三峡茶叶发展的肯定与贡献,介绍三峡茶叶的起源、发展、名茶记录,以及三峡茶文化起源、发展与转播,民间茶文化的发展等。 利用山区险峻的山地优势,依据《茶经》记载的历史茶文化背景,建设象征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华中第一壶”,巍然屹立于高山茶园之颠,壶体介绍三峡茶文化的历史与背景。 同时,与生态茶园、三峡茶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相结合,建立“三峡茶叶博物馆”,设立三峡茶文化研究中心,弘扬和传播三峡茶文化。并充分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人文、民情优势,挖掘文化根源,融山、水、情、俗一起,建设土家民俗村、巴蜀文化村,形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文化、旅游、民俗专业村。把茶文化交流、各地茶艺表演、传统茶餐与制茶演示、专家说茶(民间说茶)等结合在一起,打造全国茶叶科技、旅游、生态、民俗第一村和全国一流的茶叶科技工业园,实现产值5亿元,利税800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