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登封窑 |
释义 |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下限到元代。 简介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罐、洗、碗等,以瓶、枕较多,瓶高达40厘米左右。遗址附近的残庙内有清嘉庆碑记一座,碑文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均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描绘了宋时的繁盛情况。 特征在今河南登封市,故名.始烧于唐代,北宋为其繁盛时期,终于元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及三彩陶器,白釉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其特征是: (1) 胎色灰白. (2) 以白瓷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黑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最大。 (3) 器型有瓶、枕、罐、洗、碗等;以瓶、枕较多。瓶有两种形式,一种形似橄榄;一种为小口,长身,瓶高在40厘米以上。 (4) 装饰以珍珠地划花为代表,如瓶的下部常划不规则莲瓣纹,中部突出位置珍珠地划缠枝花卉纹。珍珠地划花卉纹腰圆形枕最为多见。 (5) 柳斗杯剔花也有一定特色,有两种不同,一为白瓷,先剔刻后上化妆土及釉;一为淡赭色,先上化妆土,然后剔刻,再罩以透明釉。取得不同的装饰效果。 考古发现1962年发现,北宋为其繁盛时期。窑址附近府内一座清嘉庆二十一年碑记载:“地名曲河,面水势也,其中风景物色,宋以前渺无可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金元两代亦归淹没……”。 据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记载,曲河为宋时登封三大镇之一,其南为颖河,交通便利,窑场当时就设在曲河东、江西、北三面。烧瓷品种丰富,以白釉为主,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此外还行黑釉、青釉印花、三彩及瓷塑玩具。珍珠地划花最具代表性,此装饰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装饰的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罐、洗、碗、枕等,其中瓶、枕较多。瓶有两种形式;一种口底大小相近,瓶身细长,腹部稍广,形似橄榄;一种为小口,长身,瓶高约40厘米左右,窑址中采集的多属这种瓶式。瓶下部胎体厚重,划莲瓣纹。剔花柳斗纹杯也很有特色,一种为白釉,剔刻出柳斗纹后上化妆土及釉,另一种先上白色化妆土,然后剔刻出柳斗纹,再罩一层透明釉,白赭相间。白釉剔花亦很精致,以往定为磁州窑系的白釉剔花壶中,就有该窑的产品。白釉绿彩是此窑烧造较多的一个品种,有壶、瓶、碗、瓜棱罐、花口钵等,白釉润而亮,饰以绿彩,淡雅纯净虎纹经瓶,系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宋代瓷器。 这件瓷器在造型上与登封“高阳酒徒”经瓶相似,唯其腹部略肥硕,素底圈足。器身高31.9厘米 口径7.1厘米,用化妆土敷地,剔刻花纹,并以褐色彩细密地作出圆点纹,在圆点纹上覆以釉质,俗称“珍珠地”。这种纹饰与上述登封窑经瓶一样,是属于登封窑纹饰制作的一大特点,颇具时代风格。在腹部正中加饰双虎搏斗的主题纹饰,老虎作后肢着地、前肢直立、咧齿顾首状,生动有力,凶猛异常。 经瓶——身形细高修长的盛酒之器在出土的文物中,常可见到身形修长的酒瓶,如安徽六安县九墩墓出土的长身瓷瓶上有“内酒”二字,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右前旗土城子出土的元代黑釉长瓶上有“葡萄酒瓶”四字,在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中,有人手持长瓶,旁书“昼上崔大郎酒”。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引据有关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考证此即为“经瓶”。 何以见得经瓶就是酒器“经瓶”一词,始于宋代。宋人赵令畴《侯鲭录》卷三说:“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 焉。”袁文《瓮牖闲评》卷六说:“今人盛酒大瓶谓之京瓶。”京瓶即经瓶。可见,“经瓶”一词在宋代很是流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