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灯盏花素注射液
释义

灯盏花素注射液为医保处方药。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脑卒中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药物简介

基本介绍

【成份】灯盏花素。

【性状】注射剂。本品为黄色的澄明液体。

【规格】:注射剂。

【贮藏】: 避光、密封。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药

用法主治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及用量】肌肉注射:每次5mg,一日2次。静脉滴注:将15~2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滴注,一日1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使用本品后,偶见全身发痒、胸闷、乏力、皮疹、心悸等现象。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灯盏花素注射液原方

【方剂名称】灯盏花素注射液原方

【方剂拼音】Dengzhanhuasu Zhusheye

【方剂组成】灯盏花素注射液是从中药灯盏花中提取的灯盏花素制成的无菌水溶液

【方剂制法】将0.26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于280ml的注射用水中,加入灯盏花素1g,搅拌使混悬,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边加边搅拌至pH7~7.5时为止,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基本溶解,加注射用水至400ml,加入溶液体积0.1%的经活化的活性炭,搅拌吸附20分钟,除炭,精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封,经100℃15分钟流通蒸气灭菌,灯检,包装;或将1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于700ml的注射用水中,加入灯盏花素4g,同法制成1000ml注射液,即得。

功能主治

临床心脑血管科室常规处方用药,用于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及其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粘血症;顽固性颈周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缺血及伴有微循环障碍的疾病。(心脑血管、处方药、抗生素、高血压、糖尿病)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一次5mg,一日2次。静脉滴注,一次10~20mg,用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一日1次。

作用与原理

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后,偶见全身发痒、胸闷、乏力、皮疹、心悸等现象。

【鉴别】(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灯盏花乙素5mg),加稀盐酸数滴,酸化后,置水浴上蒸干,加甲醇3ml使残渣溶解。取上述溶液1ml,加少许镁粉及数滴盐酸,水浴中微加热,显橙红色。(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附录ⅤA)测定,在284nm和33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灯盏花乙素15mg),拌入适量硅藻土,置水浴上蒸干,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灯盏花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6:1: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一、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二、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粘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 三、促纤溶活性,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防栓溶栓。 四、防治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和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堆积。 五、抑制蛋白激酶C(PKC)位移激活或过度激活。 六、减轻脑水肿,延缓缺血性脑细胞死亡。 七、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 八、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方剂出处】《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伤寒论》

制剂研究

方法1

1.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的化学稳定性,为保证药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分别在40,50,60,70,80,90℃(±1℃)下,恒温加热不同时间,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灯盏花素注射液各样品的吸收度.结果:相关系数r为0.9904,说明lgVo与1/T的线性关系良好,符合一级动力学公式.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88.93kJ*mol-1,以Arrhenius指数规律推算τ20℃0.9贮存期约6.5a,τ25℃0.9贮存期约3.5a.

方法2

2.确定提高灯盏花素注射液澄明度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灯盏花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用灯检率的高低来衡量灯盏花素注射液的澄明度.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pH值调至7.5,-10.0℃冷藏,按1.0 ml/10000药液的量加入吐温-80.结论采用最佳制备工艺来制备灯盏花素注射液.

方法3

3.建立了灯盏花素血浓测定方法,考察灯盏花素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并探讨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对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还建立了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灯盏花药材的指纹图谱HPLC 检测方法,对影响其图谱的因素作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3.1研究灯盏花素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测定小鼠灌胃灯盏花素粉和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按灯盏花素计为 100 mg · kg-1)后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结果表明,小鼠 ig 灯盏花素后,吸收较快,血药浓度-时间变化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 Fr(复-粉)为 345%,极大地提高了灯盏花素在小鼠体内的胃肠道吸收。 3.2.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在高剂量(400 mg · kg-1)时,灯盏花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中、低剂量时相比,有了显著改变(P<0.05),为非线性消除过程。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Fr(复-粉)和Fr(复-混)分别为 274%和 150%。由此可见,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不同于原药和磷脂的混合物,提高了灯盏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灯盏花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在 24% ~ 26%之间。大鼠灌胃灯盏花素后,41.2%的药物通过粪便排泄。3.3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灯盏花药材的指纹图谱,建立了灯盏花提取液和注射液指纹图谱检测的 HPLC 方法。不同生产批次和不同厂家的注射液指纹图谱虽然在主成分灯盏乙素的含量上差异不大,但在微量成分的含量上则有较大差别。 I产地和提取工艺对灯盏花指纹图谱均有较大影响。

药理研究

评价效果及可行性

1.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尾再植辅助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30只为一组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再植,术后分别予灯盏花素注、肝素、丹参注射液注射,术后观察再植鼠尾的血液循环情况。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组28条再植尾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2周内,28条再植尾色泽红润,毛细血管返流时间正常,皮肤弹性正常,皮温状况良好,超声Dopple及血管造影显示尾动脉血循通畅,而高于丹参注射液组和肝素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在促进断尾血液循环方面相对丹参注射液、肝素而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探讨疗效

2.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液黏度治疗小血管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和对照组,2组做双侧膝内侧动脉切断后吻合,制作小血管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术后做扫描电镜观察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灯盏花素液能减少红细胞、血小板、纤维素和白细胞在受伤的小血管内壁中聚集;使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低切部分、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部分和黏度指数显著降低。结论:灯盏花素通过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聚集和降低血液黏度,可治疗小血管血栓形成。

观察影响

3.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催眠时间、肝脏指数、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细胞色素b5(Cytb5)及苯胺羟化酶(ANH)、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苯巴比妥(40mg)组、灯盏花素注射液25mg和50mg组,均每日给药1次,连用20d。观察各药对动物催眠时间的影响;计算肝脏指数;用双缩脲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质和CYP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CYP和Cytb5的含量及ANH、ADM的活性。结果①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对小鼠催眠时间显著缩短,但缩短程度显著小于苯巴比妥组(P均〈0.01)。②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及CYP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高剂量组更加明显,但提高程度显著小于苯巴比妥组(P〈0.05或P〈0.01)。③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大鼠肝CYP和Cytb5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尤以CYP含量增加更为显著,但增加程度明显小于苯巴比妥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ANH活性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但能显著提高ADM活性(P均〈0.01)。苯巴比妥组ANH和ADM活性均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催眠时间、肝脏指数和肝微粒体CYP、Ctyb5、ANH、ADM有影响和诱导作用,但影响和诱导能力显著弱于苯巴比妥。

临床研究

股骨头坏死防治

1.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4 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前后 ,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骨头内 PO2 值。结果 :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有显著性差异(P<0 。0 5或 P<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改善股骨头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 ,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糖尿病足疗效

2.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足(DF)的疗效.方法将60例DF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30例)采用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灯盏花素对DF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DF有较好疗效.

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

3.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脑活素及按摩抚触治疗,治疗组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代替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分别从(34.8±13.6)、(43.7±11.3)、(35.6±14.6)增加到(49.2±12.5)、(58.6±12.9)、(52.8±19.4),对照组分别从(35.2±11.2)、(42.9±13.6)、(34.8±14.2)增加到(41.6±10.3)、(50.8±12.8)、(42.9±13.9);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5.0%;治疗组脑血流速度改变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小儿HIE疗效明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