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得意浓时易接济
释义

作品名称:得意浓时易接济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出处:红楼梦

文学体裁:七言诗

作者:曹雪芹

作品原文

得意浓时易接济,

(出自《红楼梦》第六回。)

作品赏析

这一联是《红楼梦》第六回的回末诗。刘姥姥从王熙凤处得了银钱出来,又与周瑞家的人告了别,仍从后门回去,下接这两句结束。

两句中的下句与回前诗“嗟彼胜骨肉”句意略同。上句则进一步揭明王熙凤之所以接济刘姥姥二十两银子,是因为正值其“得意浓时”,心里一高兴,也就容易出手给钱了,并非她真有怜老惜贫之心。而王熙凤之所以得意,是因为正遇上她侄儿贾蓉前来借玻璃炕屏,而王熙凤、贾蓉之间原就关系暧昧,王熙凤见贾蓉有求于己,心里便感到得意。书中有一段文字含蓄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只要细心读去,就可以窥见其中的奥秘。所以《红楼梦》的戚序本中,第六回的总评有词说:“刘姆乞谋,蓉儿借求,多少颠倒相酬!” 直揭出作者此回中写王熙凤与贾蓉之间特殊关系的曲笔微词。这句评词就是这首回末诗中“得意”句的注脚。

作者简介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画像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

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另在学术界有一说法:在他生前,《红楼梦》没能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其中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此“定论”目前又有被推翻的迹象。

1984年4月22日曹雪芹纪念馆在北京香山开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