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褚宝君 |
释义 | 褚宝君,又名褚君,1968年出生于天津武清。现为中国致公党党员、天津致公画院画家、天津大运河书画院艺术总监、国防大学书画院画师。 自幼随津门动物画泰斗刘奎龄先生之孙刘新星老师学习传统绘画,人物山水、花鸟兼善,先后就读于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曾于四川成都、河北沧州、山东威海、举办个人展览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上发表论文多次,作品入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工笔画虎集》、《当代名家工笔画马集》等系列丛书。 从15岁开始参加王毅先生创办的书画研究组织——雍阳书画研究社。 受诸乡贤指导,受益良多。 17岁开始进行国画、版画创作,作品《小兔崽子》、《羔》、《群兔》、《等妈妈》、《晨露》、《牧归图》等发表于《天津日报》、《中国书画报》并在天津田野艺术节及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 创作的走兽画《白马》被香港商会收藏,《雄狮图》被中南海收藏,山水人物等多幅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著名画家贾广健先生论褚宝君作品 不露文章世已惊 武清位居天津以北、北京以南,固而被称作京津走廊,此地为南方八省进京之要冲,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高官巨贾汇聚于此,同时京津两大北方文化重镇的文风,也深深影响着这里,蕴育了这里的特殊的地缘文化。近代犹以多出书画名士为世人所侧目,据我仅知的就有,近代与刘奎龄等同被尊为天津四老之一的肖心泉先生,肖先生的作品有浓厚的田园气息又有深厚的传统功力笔墨洒脱工写兼能不愧为一时名手,有近代大家陈少梅先生得意弟子张慎言,张先生随陈少梅习画十年之久,可称是尽得大师真髓者,近期师生画展在津门同时举办赞誉良多,有至今在北京画坛活跃六十余年的女画家刘继瑛先生,继瑛先生是近代溥心 、王雪涛两位大师的嫡传弟子,作品笔墨老辣色彩大俗大雅,俨然大家风范,且继瑛先生又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全才,民国时便被称誉为京城一代才女,书法上也有在中国当代颇具影响的书坛大家孙伯翔先生、刘炳森先生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赘述。 环境造就人环境薰陶人褚宝君幼年时就被乡里文风所染对乡贤张慎言山水人物,肖心泉刘继瑛先生的花鸟颇为倾心,时常心摹手追乐此不疲,年龄渐长后便能上京下卫登门向前辈们求教了,乡贤中刘炳森先生是书坛大家,炳森先生热爱家乡在家乡文化活动非常频繁,因而向先生请教也比较方便,又因同好北宗山水与先生谈起来比较合拍,这种忘年交一直保持了十几年,直到炳森先生仙逝。 人的幼年记忆会影响他的一生,褚宝君幼年时邻居伯伯家墙上常年挂着一套津门老画家刘奎龄画的猫兔松鼠猴的四条屏,其母指其画说:“大约画到这个程度就能当画家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对尚思想处于单纯的儿童就好像设定了个目标,决心一辈子研究刘门画派的信心可以说褚宝君自小就生根了,后来有幸经朋友介绍褚宝君就拜奎龄老人长孙刘新星先生为师,开始系统的学习刘门动物画画法,新星先生教学生从不保守,作为奎龄老人长孙自幼在爷爷身边长大,耳薰目染、又长期注意搜集记录老人的画法心得,现如今都毫不掩藏的道与学生,惜先生也是英年早逝未享大名令人慨叹,和新星先生习画是褚宝君绘画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此后画风大变,由博而约把主要的精力兴趣都转移到研究刘门动物画的研究上去了,至今兴趣有增无减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刘门画法的博大精深。 一份耕耘一封收获随着时间的寒来暑往,褚宝君对刘门画法有了较深的认识;形之于笔其用刘门画法所绘作品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艺术圈中都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喜爱。我就曾见到许多褚宝君所作的动物画,可以说是得到了刘门“真经”而别有情趣。 纵观宝君众多作品,我认为有几个特点:一、洗练。何谓洗练就是其形至简其变至繁,用最节省的表达最丰富的,惜墨如金惜色如金,一笔能完成不用两笔,画面效果细腻却从不拼细,这种分寸感的掌握不是一般画家所能做到的。二曰文气。其作品风貌总控制在一种庄重典雅的画风中,没有一点烧眼的颜色,没有一块墨不透亮的。三是清爽。线条虽飞舞流畅却不显躁动,给人一种既活泼又安静,既豪放又含蓄,处处举重若轻的美感,。一如其人。四是传神。他笔下的马、犬、兔、猴、就颇得刘奎龄、刘继卣,父子动物画技法的精妙,但其传神与意趣的不乏宝君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己心性的展露。由此可以看出宝君研习画学的沉潜心境和颇丰的创作硕果。 多年对传统的不倦学习无疑给褚宝君艺术上带来诸多益处,因而也给人一种传统画风的印象,如果从表象上看,古人东西确实不少,但你细细品位,你就会发现他的确是自己眼光在看世界,作品从形神到气味都有与古人不同的地方,非个中人难窥其秘。 如今经过多年对前人总结学习又正直盛年的褚宝君先生,已进入艺术丰收时期,褚宝君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征途上,稳步前进,相信他会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为中国画坛谱写出新的篇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