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疣鹦嘴鱼
学名:Chlorurus oedema
英文名:Callyodon oedema, Scarus oedema
俗名: 叩头鹦哥,鹦哥,青衣
科名:Scaridae
科中文名:鹦哥鱼科
同种异名:Callyodon oedema, Scarus oedema
模式种产地:Naha, Okinawa I., Ryukyu Is., Japan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斯里兰卡到菲律宾,北至琉球群岛。中国台湾发现于南部及小琉球。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1 - 35米
体延长而略侧扁。头部轮廓隆起,使得在眼正上方具垂直地隆起物。后鼻孔并不明显的大于前鼻孔。齿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齿板不完全被上唇所覆盖;后端具2颗犬齿;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齿状之咽头齿。背鳍前中线鳞约3-4(通常为3);颊鳞2列,上列为4-5鳞;下列为4-5鳞。胸鳍具15软条;尾鳍于幼鱼时圆形,成体为稍圆形到截形。成体之体色为深绿褐色;自头部、胸部至尾鳍基部均为暗褐色;背鳍及臀鳍为褐色,具绿色外缘;胸鳍为褐色,具灰蓝色外缘;腹鳍及臀鳍为深褐色。
主要捕获的渔法是延绳钓、一支钓、流刺网及笼具等,而本种鱼亦是潜水镖鱼的对象以及水族馆展示鱼种。
最大体长:42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