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疣孢霉病 |
释义 | 名称疣孢霉病又称褐腐病、湿泡病、白腐病等。 病原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疣孢霉属。分生孢子梗呈轮枝分枝,顶端单生分生孢子。无性孢子两种形态,一是薄壁分生孢子,二是双细胞的厚垣孢子。 症状蘑菇子实体受到疣孢霉严重感染时,子实体分化受阻,形成畸形菇;受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或出现褐色斑点。蘑菇发育阶段不同,症状也不同。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会形成如马勃状的组织块,其上覆盖一层白色绒毛状菌丝,这种组织块逐渐变褐,并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汁液。如果在蘑菇菌柄和菌盖分化后感病,菌柄就会变褐色,基部有绒毛状病菌菌丝。在子实体发育末期被感染子实体被感染部位(菌柄或菌盖)会出现角状淡褐色斑点,而看不到病菌菌丝。若病菇组织留在菇床上,会逐渐变褐色,并渗出褐色汁液。 发生特点疣孢霉无性孢子只侵染蘑菇子实体,目前尚没有发现它对蘑菇菌丝有寄生、抗生等干扰生长的作用。蘑菇疣孢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覆土中的疣孢霉厚垣孢子。疣孢霉是土壤习居菌。各地的土壤中均有疣孢霉存在,目前疣孢霉的寄主范围尚不明确。旧菇房栽培床架及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疣孢霉孢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疣孢霉厚垣孢子在土中很少萌发,只有当周围有蘑菇菌丝生长时才受刺激而萌发,萌发的菌丝可侵染蘑菇子实体。疣孢霉厚垣孢子的抗逆性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以上,故上一年留在土壤中的疣孢霉厚垣孢子都可能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若随意乱丢病菇,致使土壤中疣孢霉孢子数增加,加上覆土消毒不严,往往导致疣孢霉病大发生。 疣孢霉病的次侵染源(重复感染源)是菇床上的病菇。病菇上的疣孢霉孢子在喷水期间散向四周传播,人、昆虫、螨类、气流等也可传播。高温、高湿环境条件有利于疣孢霉病发生。当菇房温度连续几天高于18℃,空气不流通,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疣孢霉病就会发生。当温度低于10℃时,疣孢霉病则很少发生。蘑菇从开始感染疣孢霉到发病约需10天左右,比正常出菇要早4-5天。 防治措施(1)覆土是疣孢霉的主要传播媒介,因而消毒覆土是控制疣孢霉病发生的关键。覆土材料宜用距地表15cm以下的土,这样可避免把地表层的病虫害带入菇房。疣孢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河泥、塘泥等含疣孢霉孢子较多,不宜使用。覆土材料取回后,在烈日下曝晒至干燥状态,使用时用千分之一甲醛水溶液均匀调水,每立方米覆土约需工业甲醛2Kg左右,调至土粒呈湿润状态,然后用薄膜覆盖密闭一天,再摊开晾一天,让甲醛挥发后使用。若用蒸汽消毒覆土,可在65℃下保持1小时。 (2)菇房处理 菇房位置应远离垃圾场,猪牛棚等病虫较多的场所。若培养料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可结合巴氏消毒法通蒸汽消毒。若不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可用甲醛消毒,按每立方米10ml甲醛,2g高锰酸钾的量熏蒸12小时。或用气雾消毒盒按每立方米2-4克量熏蒸2小时以上。 (3)蘑菇覆土之后,出菇之前,在菇房及周围环境均匀喷洒苯并咪唑类农药,可有效防止疣孢霉病发生。常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特克多、腐绝、疣孢净等,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近年全省广泛采用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研制的“高效杀菌剂”,效果良好。 (4)发病菇床处理 若遇疣孢霉病大面积发生,应立即停止喷水,挖掉菇床上的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菇房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熏蒸1小时,用量同上,注意不能熏蒸太久。熏蒸后立即通风2-3天,待菇床表面干燥,再均匀喷洒上述苯并咪唑类农药,使用浓度同上。注意一定要喷湿喷匀表层覆土,周围环境也要均匀喷雾,这样再调水之后,仍可正常出菇。若疣孢霉病少量发生,要及时摘除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在发病部位均匀喷洒苯并咪唑类农药。 (5)加强菇房管理,在高温高湿时注意通风换气,摘除的病菇及时处理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