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秭归县第一高级中学 |
释义 | “服务大三峡,建设新秭归”的旗帜下,同全国三峡移民一道,秭归一中全体师生最无私地支援了三峡工程建设,最真实地感受了三峡移民搬迁,最直接地参与了新校园的重新打造,辗转的滋味给人生的阅历刷上了浓浓的色彩,创业的艰辛为事业的开拓增添了深深的自豪! 从 1996 年 7 月筹备迁建开始,转眼七年过去了。让我们走进秭归一中,回放他们所走过的历程: 超越时空的跨步 秭归一中创办于 1941 年,在六十三年的办学历史中,共经历了三次搬迁。学校始建时,校址在水田坝下坝,借用姜、冯二姓房屋作校舍, 1946 年秋,“因人民解放军在兴山县活动,逼近秭归县境,又因水田坝瘟疫流行”,当时的县政府指示学校首次迁至沙镇溪临时授课。 1947 年秋,学校由沙镇溪二次搬迁到县城后坡,接收县政府迁回原处后留下来的火神庙及孙、黄二姓房屋作为校舍。与前两次搬迁相比,此次随三峡移民搬迁是建立在全新的历史背景、全新的建设蓝图、全新的科技条件、全新的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通过搬迁,跨越了时空,实现了质的飞跃。 从空间上看,新校由古城归州东迁四十公里 后,坐落在三峡大坝上游 1.5 公里处的西陵峡南岸,位于夔龙山和凤凰山山麓,集“龙”的灵气和“凤”的秀气于一体,背倚峡江群山,面临高峡平湖,占据着坝上库首独特的区位优势,融合了巴楚文明悠久的历史传统,继承了屈原故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有了因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而建设起来的快捷的水陆交通网络,有了与省内外知名学校进行高频率、快节奏地交流活动,屈乡人民已经走出了狭隘的地域限制,正立志在坝上库首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把秭归一中建设成为享誉荆楚的名校、全国知名的学校。 从时间上看,从新校园筹建到如今,他们仅用七年的时间,毫无疑问已追回了历史,又大踏步地追赶着现实。回顾学校自开办以来,由于受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条件的制约,地方人民政府不可能给学校以更多的投入。加上三峡工程在动工前经历了十年的论证期,学校也相应经过了十年的停建和等待。截至 1998 年 7 月搬迁前夕,积贫积弱的秭归一中总共五十六年的办学历史中,仅积累固定资产 226.3 万元,与最基本的办学要求相差甚远,与外面世界的发展速度逐渐远离。好在物质世界的贫乏更能激发穷则思变的斗志,“越穷越要办教育”早已形成共同的心声。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弥补过去的发展不足,去追赶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抢抓机遇,抢抓时间,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一张白纸上描绘了最新最美的蓝图,从一片空地上立起了“坝上库首第一校”,七年基本建成了校园校舍的主体,基本改善了硬件设备和设施,正在朝着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办学条件迅速迈进。 新旧一中两片天 秭归一中到移民搬迁前, 17 个教学班 1092 名学生,仅有校园面积 16348m 2 ,生均校园面积 14.9 m 2 ,比国家标准(生均不少于 25 m 2 )低 10 m 2 ;校舍面积 11246 m 2 ,其中公用房 6896 m 2 (还有 976.36 m 2 的危房),生均公用房面积 6.3 m 2 ,比国家标准(生均不少于 10 m 2 )低三分之一;全校仅有一个 60m 直跑道、 135m 环形跑道的运动场,生均运动场地 1.1 m 2 ,仅为国家标准的六分之一,学生只能靠长江边的沙地、校园内的石级和校园附近的公路来开展体育活动。葫芦城巅的城墙像一把环形锁,锁住了学校向周围发展的空间。 三峡工程建设带动了秭归一中的建设发展:他们于 1996 年 7 月组建移民迁建工作专班,正式启动移民迁建工作; 1997 年 5 月举行新校奠基仪式,开始大规模建设;到 1998 年 7 月,仅用 14 个月的时间,建成了教学楼、礼堂餐厅、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完成了新校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了学校的整体移民搬迁;截至 2003 年 7 月,又建成了办公图书楼、逸夫实验楼、第二学生宿舍,完成了田径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了新校二期工程建设;按照学校总体建设规划,目前还有体育馆、风雨操场、田径场二期工程、生物园地等没有建设到位,预计工程将到 2008 年左右全部完工。 三峡移民迁建给秭归一中带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学校现有 32 个教学班、 2158 名学生,班级数和学生数比搬迁前增长了一倍;校园总面积 74238 m 2 ,是移民搬迁前的 4.5 倍,生均面积达到 34 m 2 ;已建成校舍 38336 m 2 ,是移民搬迁前的 3.4 倍,其中公用房 28142 m 2 ,是移民搬迁前的 4.8 倍,生均用房面积达到 13 m 2 ,是移民搬迁前的 2 倍;已完成建设资金投入 3735.9 万元,是移民搬迁前全部固定资产的 16.5 倍——曾在学校工作过的老前辈说:“秭归一中天地变大了!” 秭归一中借移民搬迁重建之际,不仅注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注重了教学设备的升级:七年累计投资 358.9 万元,购制了钢木课桌 2880 套、钢床 1018 间,更换了办公设施 36 万元,添置了图书 1.8 万册、体育器材 8 万元、微机 105 台,提高了理化生实验室配备标准,增添了低音广播系统一套、有线电视系统一套、多媒体教学系统两套,通过了宜昌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评估验收——正在学校工作的老师都说:“秭归一中鸟枪换炮啦!” 秭归一中所在地丹阳路 23 号交通便利,地形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适宜,地势高峻,排水通畅,地质条件好,远离污染源,特别是借夔龙山和凤凰山的山境、高峡平湖的水境、三峡大坝的人文景观,借整体功能分区、单体形体各异、总体协调补位的精当的建筑艺术,借折射科学精神的“航天教学楼”、折射爱国精神的“逸夫实验楼”、折射故园情怀的“杜镇远图书馆”的点缀 学校移民搬迁的成功范例 秭归一中在移民迁建的过程中,赢得的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临的却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他们在机遇面前没有放过,在挑战面前没有退缩,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实践,为学校移民搬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提供了很多成熟的经验: 秭归一中成功化解了资金短缺与资金需求的矛盾。由于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积累起来的 226.3 万元固定资产多为不能搬迁的房屋,按照国家移民搬迁政策性补偿又仅有 534.9 万元,仅占新校 5000 万元预算资金的 10.7% ,仅能修建一栋教学楼,加上整个县城同时搬迁,地方人民政府不可能给学校搬迁以更多的投入,建设资金短缺成了极大的难题。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成功地采取了一系列化解资金矛盾的办法:首先是根据客观实际,科学制定出“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建设思路,本着量力而行、先急后缓的原则,将资金的投入分散;其次是争取县委、县政府确实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地方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学校搬迁投入 320 万元;再次是充分利用国家对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的政策,实行高中学生入学收取一定费用的办法,七年共获得事业收入 1252.6 万元,占全部可用资金的三分之一;再就是抓住党中央、国务院调动各省市、各部委对口支援三峡移民的机遇,主动出击,争取各类支援累计达 410 万元,拓宽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争取办学经费的新渠道。 秭归一中正确处理了学校建设与长远发展的辩证关系。秭归一中在移民搬迁的过程中,时逢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把“教育振兴”提高到“国运兴衰”的高度,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紧接着国务院、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加速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加上当前面临教育渡峰的严峻形势,扩大办学规模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在“加速发展高中教育特别是优先发展优质高中教育”的指引下,经过科学的论证,在原规划 30 个教学班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内建成有 45 个教学班规模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与此相适应,相应调整了总体建设规划,调整了教学用房,新建了第二学生宿舍,新开工了实验楼工程。在调整建设方案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了新方案与旧方案的衔接,注重了整体效果的优化,力戒设计上的不合理,力戒功能上的不配套;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精心安排了建设的先后次序,有效控制了资金的投入,力戒短期行为,力戒二次投入。正是这样,秭归一中成功地完成了从规划建设到再规划再建设的有序链接,充分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秭归一中精心开展了借移民搬迁凝聚人心,整合校园精神的伟大实践。在移民迁建过程中,从外部因素看,得益于国家三峡移民的优惠政策,得益于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得益于有志之士的无偿捐助。从内部因素看,能够将各种有利条件内化为事业发展的力量,其纽结点正好是学校从领导到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校长韩永盆,任职的第一天就开始筹建搬迁,从老校到新校,从讲台到工地,往返奔波。 1997 年 11 月的一天,他在赶往工地的途中遭遇车祸,造成右肩错位、右臂骨折,但依然没有止住他的脚步,他用行动用精神挥起了学校迁建的千斤重担;主管迁建工作的副校长韩永杰,从工程规划、到筹建、到施工,风里来,雨里去,处处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特别是顶住了数千万元建设资金的诱惑,捍卫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尊严,是经过县纪委调查证实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清官;全体迁建人员满怀辛勤工作为大家的心愿,克服花岗岩地段施工难度大、百亩工地同时施工管理难度大、资金短缺调控难度大、新县城一百多个工地全面铺开水电路通讯保障能力相当脆弱等难题,凭借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和对屈乡学子高度负责的精神,保证了校园校舍的预定工期,保证了学校按时搬迁;全体教职员工,一方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安心教学,另一方面深明大义,尽管因为迁建购房拿空了多年的积蓄,有半数人欠下了债务,但能顾全大避,服从安排,服从大局。曾记得学校为了支持新县城在 1998 年“十·一”前搬迁到位,确保新学期在新学校按时开学, 129 名教职工兵分两路,一路组成浩浩荡荡的移民搬迁车队绕道宜昌,一路租用航运公司的驳船,涉险滩,战洪峰,闯过鬼门关,挺进新县城,谱写了新县城移民搬迁中最为惊心动魄的篇章。 移民新校的复活与新生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按此理,秭归一中抓住了移民搬迁的机遇,实现了学校整体搬迁,就一定事业兴旺,发展顺利。事实上,秭归一中刚搬迁到新县城时,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新来初到,买菜购物、生活起居与旧习惯相去甚远,日出日落、物产气候也很长时间得不到认同;先前袖珍式的学校一下子被放大了五倍,天宽地阔,望得见够不着,用在小天地里工作的办法,已无力解决大天地里的问题;从相当封闭的内地县城一下子推进到相当开放的三峡大坝的边缘,强档信息应接不暇,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广泛的交往与联络准备都来不及;学校建设不到位,教学用房功能不配套,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资金缺口大,登门逼债的络绎不绝,分散了领导的精力,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种种原因,秭归一中一时陷入了管理上的忙乱时期,教学质量也一时陷入了停滞状态, 1999 年高考上省线人数仅 128 人,比 1998 年少了 19 人。在困难时期,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他们义无反顾地扛出三面大旗,一面是改革发展的大旗,一面是人文精神的大旗,一面是科学办学的大旗,迅速把困境中的移民新校顺利引向了复活与新生之路。 秭归一中多年来始终把发展作为硬道理,坚持以发展总揽全局,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这一经典认识。从 1993 年开始,秭归一中率先在全县推行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内容的“四制”改革试验,劲吹改革东风,使学校结束了多年来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的局面,从此年年攀升上台阶。 1996 年以来,新一届班子继续坚持改革的精神,逐步把改革引向深入:一是坚持追求创新意识,推崇创新精神,把“创新”二字明确写进了校训;二是在坚持“四制”改革的前提下,将改革由宏观引入微观,如将“校长负责制”具体细化为“校长负总责、集体作决策、部门作安排、班组抓落实” 的管理机制,将“教职工聘任制”具体细化为“分级聘任、分级管理”的人事聘用方式,将“岗位责任制”具体细化为“工作过程质量”等管理模式;三是在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的前提下,将改革落实为开设新课程体系、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改革试验等具体的内容;四是紧扣教育发展的方向,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对学校后勤工作朝着社会化、服务化领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正是因为改革的春风打破平静的死水,让学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从而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办学质量的年年提高。 秭归一中牢牢把握学校精神生产的特点,高扬人文的精神,努力将人文精神内化为学校前进的精神力量。他们致力于学校的长远规划,将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发展山区教育特色,培育移民新校特点,实现‘保百争千,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用目标凝聚人心,借信念光大事业;他们致力于教师的道德思想、精神品质、人格力量的塑造,配合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配合开展党员干部的“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配合开展“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创建“宜昌市示范学校”等活动,坚持开展师德达标活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等,逐步形成了以“铸师魂,倡师德,正师风”为内容的师德师风建设总主题,用厚德来更好地传承人类的文明;他们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不因学生思想素质差而停学一个,不因学生学习基础差而辍学一个,不因学生家庭贫困而失学一个”的教育理念,号召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组织教职工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求学,帮助学生成才;他们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把英雄、专家、学者、留学生等请进学校,让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各种有价值的书刊媒介丰富人的视听,填充人的精神,增长人的智慧,以此来潜移默化,开掘学生的潜能。 秭归一中坚持走科学的办学之路,他们敢于追求真理,敢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敢于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敢于吸收人类的最新科学成果,敢于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逐步实现了学校办学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轨:德育工作正在朝着工作流程化、管理制度化、渠道网络化、活动经常化、研究课题化方向迈进,人本教育、人格教育、成功教育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品味;教学工作正在完成两个转变,即教育理念正在转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上来,教学质量观正在转变到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科技含量、走少时高效轻负荷之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教研工作正在朝着超前规划、项目式管理、课题化研究、专业化成果鉴定的方向迈进;学校管理正在朝着管理规范、决策民主、政务公开的方向提升。 秭归一中正是凭借坚持改革发展,高扬人文大旗,依靠科学办学,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而使得身处困境中的移民新校迅速走出了困境,迅速得以复活,各项工作迅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德育工作荣获宜昌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直线上升,七年共为高校输送本科生 1645 人,特别是 2002 年学生郑规以 674 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显示出一流的人才加工能力, 2003 年实现参考学生全部上省线,其中上本科线 393 人,标志着大面积的教学质量提高;推行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体育特长生谭二闻、美术特长生宋科芳分别叩开了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校门,选送的舞蹈《抗洪英雄颂》荣获第五届“黄鹤美育节”二等奖,学校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表彰的“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省教研室表彰的“湖北省第七届高中技术课程操作技能竞赛学校优胜奖”;教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教研母课题“高中生学法指导研究”被省教科所批准为省“十·五”规划课题,一批研究课题如语文“双促双发”、数学“研究性学习”、物理“ STS 教学试验”、化学“目标评价教学法”都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 94 篇,在市级发表或交流文章 66 篇;学校的办学成果被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文明单位”( 1996 年 12 月)、被宜昌市委表彰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2000 年 2 月)、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名牌学校”( 2001 年 2 月)、被省建设厅表彰为“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 2003 年 2 月),学校党组织被秭归县委表彰为“十面红旗党支部”( 1998 年 7 月),学校工会被市教育工会表彰为“先进基层工会”( 1998 年),学校团委被团省委表彰为“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 2001 年 5 );学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被多家报刊报道,如《劲吹文明风,高奏奋进曲》( 1999 年 12 期《湖北宣传》)、《乘风破浪正其时》(《三峡文学》 2000 年 4 期)、《坝上库首立示范》(《三峡文学》 2000 年 5 期)、《以人为本,争创一流》(《宜昌日报》 2001 年 7 月 1 日 )、《推陈出新,走科学的办学之路》(《三峡科技》 2002 年 2 期)等。 当我们回首秭归一中的移民迁建工作,关注秭归一中事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惊叹他们在教学迁建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两翼齐飞,同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深信,凭借着秭归一中人在七年迁建中的大无畏表现,秭归一中的前途一片光明;我们也深信,凭借着秭归一中这一全县教育龙头的真正舞活,屈原故里一定会加快教育的步伐,再续文化繁荣的景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