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炫富消费
释义

简介

炫富消费是指不仅以满足生活需求进行的必须品消费,而在在消费的过程中炫耀身份。炫富现象——购买商品的目的在于通过夸富式炫耀博得社会艳羡而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声望、荣誉,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自尊和满足。也就是说,其主旨在于“斗富”,通过这样一些炫耀式消费活动,完成其社会性竞争与比较,这就使得炫耀性消费成为一种难以休止的金钱竞赛,其结果是形成奢侈之风,造成财富的浪费。 时下流行的炫富消费,瞧,我有钱吃850元一斤的牛肉,喝800元一瓶的水,你吃得起吗?

各方点评

炫富消费必须排除

提高精神消费力,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消费力得到提高,就能够消费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就会像马克思所说的放射出崇高的精神之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会实现恩格斯的预言:“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在物质消费力得到一定满足之后,着力提高精神消费力,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精神文化消费,需要生产和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在优化消费结构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需要加快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高层次精神文化事业和产业。而这些事业和产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消耗的物质资源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小,附加价值高,因而其发展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精神消费力,发展精神文化消费及其产业,有利于优化社会有机体,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渗透于物质文化之中,能够促进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提升,进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炫富消费必须降温

当一个国家有上千万的贫困人口、数亿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还在为基本温饱奔忙时,极少数人的穷奢极欲绝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情。

2009年全球奢侈品消费集体缩水,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社科院等机构近日发布的《2010年商业蓝皮书》指出,截至去年底,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日本。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预计达14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

中国人向来喜欢追求排名,再加之人们普遍性的对财富的艶羡和向往,这又一个“世界第二”,足以成为一个津津乐道的谈论热点。 考虑到经济的增长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成为奢侈品的乐园似乎顺理成章。但值得关注的是,富起来的只是少数人——奢侈品消费者的主体是“富二代”,甚至“富三代”。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现状则是:中国的人均收入仍排名在百名开外。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贫困人口数按国际标准测算也排名世界第二。难怪有人担心,这种炫耀消费的旺盛,不仅助长中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同时还会放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

其实,中国贫富鸿沟早已突破合理界限,基尼系数早在10年前就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近两年实际已超过0.5。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而中国是1%的家庭掌握41.4%的财富。更为直观的描述是,一个中国顶尖级富豪占有的财富,相当于120多万穷人的家当。

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收入差距“穷降富升”两头拉大,当越过社会容忍的“红线”后,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最近震惊海内外的一系列校园惨案,已给大陆社会发出了警讯。就连高层也纷纷表示,除了要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炫富消费让假洋货有机可乘

近日,国内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涉嫌造假被媒体曝光,引发国人对“假洋货”的反思。其实,达芬奇“卖国货,挂洋头”只是近年来国内市场假洋货泛滥成灾的典型案例。此前,“真的很德国”的欧典地板、“洋奶粉”施恩、澳优、热水器品牌阿诗丹顿、服装品牌卡尔丹顿等也被一一曝光,发现均是国内生产。

“达芬奇”遭曝光再一次揭露出国内市场的洋货乱象。透视林林总总的“挂羊头卖狗肉”假洋品牌,贴上洋标签,打出“原装进口”,身价就可以几倍十几倍地增值,普普通通的一个挎包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标榜身份的奢侈品。“达芬奇密码”被解开,也把国内一些商家借“傍洋牌”赚取高额暴利的行为昭示天下。如此企业故意混淆视听,浑水摸鱼,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至少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理应受到谴责和惩处。

“假洋鬼子”遍地是,让一些厂商能堂而皇之地打“擦边球”,暴露出国内监管存在漏洞。消费者仅凭肉眼并不能看出达芬奇家具的原产地、用料、工艺,更难判断其真实品质。正是监管的漏洞才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遏制假洋品牌泛滥骗人,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监管,完善社会的信用制度,对假洋品牌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其实,假洋货泛滥的根子还在于公众普遍存在的崇洋炫富消费心态。“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洋货贵有贵的道理”……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消费心理,在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中不断膨胀,对国外市场知之甚少却盲目追求所谓的欧陆风情,奢华享受,往往是自己当了“冤大头”还趾高气扬。

“达芬奇”的密码被媒体破解,恐怕中国的市场除了“达芬奇”还少不了“欧罗巴”的遗老遗少们。真真假假,眼花缭乱的洋货被摆在高端位置,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再一次把国人“崇洋媚外”的炫富心态暴露得淋漓尽致。有钱人越来越想证明自己的财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要贵,而洋品牌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思想,正是冲着消费者迷信“国际品牌”并且借以炫耀的心态,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这帮假洋鬼子才得以有了存活的空间并枝繁叶茂。确实,当前不少不良企业正是利用国人消费者过于崇拜洋货的心理弄虚作假而得逞的。

殊不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我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国内生产的绝大部分大众消费品质量和款式与世界潮流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工厂还成为世界著名品牌的制造商、代工厂,中国正在努力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迈进,“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豪华转型,我们的民族工业已经走出国门去迎接世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品牌的投入,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品牌消费意识和消费心态,增强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而不应该炫富性盲目“崇洋”消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9: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