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肟草酮 |
释义 | 简介化学名称为2-(l-(乙氧基亚氨基)丙基)-3-羟基-5-(2,4,6-三甲苯基)环己烯-2-酮,又称苯草酮,英文名称为tralkoxydim。选择性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包括野燕麦。 性质分子式:C20H27NO3 分子量:329.4 CAS号:87820-88-0 熔点:106℃ 蒸气压:小于0.013mPa(20℃) 性状:纯品为无色固体 溶解情况:溶解度(水中20℃,其它溶剂24C);水7mg/L(PH6.5)、5mg/L(PH5.0),正己烷18g/L,甲苯213g/L,二氯甲烷大于500g/L,甲醇25g/L,丙酮89g/L,乙酸乙酯100g/L。 毒性毒性LD50(mg/kg):急性经口LD50(mg/kg):1324(雄大鼠),1231(雄小鼠),1100(雌小鼠);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试验的最高剂量下)。大鼠急性吸入LC50(4h)大于3467mg/L空气,兔急性经口Ld50大于519,对兔皮肤用药4h后有轻微刺激,对兔眼睛有极轻微刺激,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大鼠90天饲喂试验的无作用剂量为12.5mg/kg,狗为5mg/kg。在一系列毒理学试验中,无致突变、致畸作用。鱼毒LC50(96h,mg/L):虹鳟大于7.2,蓝鳃太阳鱼大于6.1。蜜蜂LD50大于0.1mg/蜜蜂(接触)、0.054mg/蜜蜂(经口)。本品在作物体内和土壤中很快降解,允许残留量为0.02mg/kg,两倍于推荐使用剂量后,在收获的大、小麦中未发现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品。 用途属肟类除草剂。以150~350(a.i.)/ha芽后施用于小麦和大麦田、防除鼠尾看麦娘、风草、燕麦、瑞土黑麦草、狗尾早,经叶吸收后,在韧皮部转移到生长点,在此抑制新的生长。对阔叶杂草或莎草科杂草无明显除草活性,但对禾本科杂草,叶面施药后迅速被植株吸收和转移。杂草先失绿,后变色枯死,一般3~4周内完全枯死,叶面喷雾要1h内无雨,喷液量35~40OLha,并添加0.1%~0.5%表面活性剂。以200~350g/ha防除野燕麦的效果优于禾草灵在推荐剂量下的防效,而且施药适期宽,几乎可彻底防除分蘖终期以前的野燕麦,抑制期可延至拔节期。本品即使在2倍最大推荐剂量下,对小麦、大麦亦安全,包括硬粒小麦。 制备或来源将2,4,6-三甲基甲醛与丙酮缩合,得到的不饱和酮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物经水解、环化、脱羧,得到3-羟基-5-(2,4,6-三甲基苯基)-环己-2-烯1-酮,该化合物在甲醇钠的存在下,与丙酸酐反应,得到3-羟基-5-(2,4,6-三甲基苯基)-2-丙酰基-环己-2-烯-1-酮;最后再与乙氧胺盐酸盐反应,即得肟草酮。 备注稳定性:在15~25℃下稳定>1.5a,DT50(25℃):6d(pH5)、11d(pH7)、pH9时28d后87%未分解,在土壤中DT50约3d(20℃).灌水土壤中DT50约25d。 专利号EP80301(1983)不存在专利权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