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栉羊齿属 |
释义 | 分 类:(东顶山栉羊齿 桫椤栉羊齿 粗脉栉羊齿 河北栉羊齿 肯多勒栉羊齿 鱼尾栉羊齿 八陡栉羊齿 粗糙栉羊齿 弧曲栉羊齿 乔木状栉羊齿 狭舌栉羊齿 安德森栉羊齿 厚羽栉羊齿 纤细栉羊齿 富源栉羊齿 弯曲栉羊齿 镶边栉羊齿 雅致栉羊齿 刺栉羊齿) 中 文 名 :栉羊齿属 属名信息:Pecopteris,栉羊齿属 形态描述:多次羽状复叶。羽轴表面光滑或具细纵纹,或有鳞片、毛、瘤、刺等附属物,有的还具变态叶。羽片着生于羽轴的两侧或腹面。小羽片以舌形、椭圆形或矩形为主,少数三角形或镰刀形,基部整个着生于末级羽轴上或略收缩,分离或连合,边缘近平行,一般全缘,偶呈波状或浅裂。叶脉羽状,中脉一般明显;侧脉不分叉或分叉数次(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 1974) 。 时代产地:欧洲,北美,东亚,中国等;石炭纪和二叠纪 分 类:东顶山栉羊齿形态描述:标本保存为末次羽片部分。末次羽片线形,保存长度 6 cm,宽 3~3.3 cm。末级羽轴宽 1~1.2 mm,表面具有明显凸起的小瘤。小羽片舌形至亚镰刀形,全缘或略呈波状,较大,长短参差不齐,长 1.5~1.8 cm,宽0.5 cm,顶端钝圆或钝尖,基部收缩。中脉较粗,下延,近小羽片顶端因分叉而分散;侧脉以狭角自中脉伸出后即分叉一次,前两条支脉再分叉一次 。 时代产地:山东淄博博山东顶山,下石盒子组; 中二叠世 桫椤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三次羽状复叶。羽轴表面光滑或具细纵纹。末次羽片线形。小羽片小,近垂直着生,彼此紧靠,长舌形或线形,两边平行,长常为宽的2倍以上,顶端钝圆。中脉明显; 侧脉只在中脉附近分叉一次或偶不分叉。聚合囊为星囊型(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山西,内蒙古,山东,宁夏等地,太原组和山西组; 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粗脉栉羊齿形态描述:蕨叶至少二次羽状分裂,末二次羽片宽线形,长超过13 cm,宽11 cm。末次羽片着生于轴的腹面,线形披针形,长4~6 cm,宽0.7~1 cm,与末二次羽轴成60°~80°角或近垂直伸出,彼此互相分离,末次羽轴基部宽1.5~2 mm,向上渐细,表面光滑,具一细纵沟或纵脊。小羽片着生于羽轴两侧,以宽角或近垂直伸出,短舌形,顶端宽而钝圆,或顶端平而两侧角圆,一般的小羽片长3~4.5 mm,宽2.5~3 mm,长与宽之比为1.5至1.2比1,末次羽片基部的一对小羽片较大,长6 mm,宽4 mm。中脉粗直,直达顶端,基部微下延于羽轴,侧脉粗而稀疏,不分叉,以45° 角自中脉伸出,直达小羽片边缘,每边有侧脉5~8条,羽片基部一对较大的小羽片的侧脉偶二分叉一次。实羽片为星囊蕨(Asterotheca)型,聚囊位于中脉两侧,每边5~6个,聚囊有5个孢子囊组成星状 。 时代产地:广东仁化县格顶寨、花县加禾,龙潭组;晚二叠世 河北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末二级羽轴宽2.5 mm。末次羽片宽 1.6 cm,边缘互相叠复。小羽片长约7 mm,宽约 4 mm,斜生,短舌形或略呈镰刀形,全缘或微呈波状,顶端钝圆。叶脉细,中脉波状,基部下延,至小羽片全长的 3/4 处分散;侧脉弯曲,分叉3~4次。小羽片基部上侧第一侧脉与末级羽轴几乎平行,下侧第一侧脉自中脉下延部分伸出,弯曲度甚强(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河南陕县,山西组;早二叠世。河北开平,古冶组;晚二叠世早期。山东淄博,下石盒子组;中二叠世 肯多勒栉羊齿时代产地:辽宁南票,太原组;山东淄博,太原组;晚石炭世晚期 鱼尾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末二级羽轴宽 1~3 mm,具不规则的小点痕。末次羽片长披针形,长 1.5~4 cm,宽不及 1 cm,与末二级羽轴约成80° 角,排列疏松。末级羽轴宽不及 0.5 mm。小羽片镰刀形至长三角形,长3~5 mm,宽 2 mm 左右,全缘,顶端钝或尖,基部微连,与末级羽轴约成 45° 角。叶脉明显,梢偏向下缘,末梢常弯向上方,几达小羽片顶端;侧脉细弱,分叉一次或不分叉。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小羽片裂成鱼尾状,常覆盖末级羽轴。生殖羽片与营养羽片同形,聚合囊为星囊型 ,着生于侧脉中部或侧脉分叉处,由 4~5个孢子囊组成,中脉两侧各一行,3~6 个,圆形,直径不足 0.5 mm(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江苏江宁,龙潭组; 晚二叠世早期 八陡栉羊齿形态描述:标本保存为末次羽片近顶端部分。各级羽轴均较纤细。末次羽片线形,互生,长 4 cm,宽 1 cm。小羽片长舌形,长 5~6 mm,宽 2 mm,顶端钝圆,基部微下延。中脉明显,较粗,略下延于轴上,近小羽片顶端分散;侧脉以锐角自中脉伸出后外弯,在中脉附近分叉一次(孙克勤,1992) 。舌形栉羊齿 Pecopteris lingulata Liu 系刘陆军根据山西的标本建立的新种(赵修祜等, 1987) ,但 Pecopteris lingulata这一种名已被另一植物化石先占用 (Pecopteris lingulata Zhang,见赵修祜等,1980) 。孙克勤(1992)根据山东的植物化石标本与山西的植物化石标本的一致性给一新种名,即 Pecopteris badouensis Sun。后来,刘陆军和曲利军(2005)发现 Pecopteris lingulata Liu 与 Pecopteris lingulata Zhang 重名,又另将 Pecopteris lingulata Liu 给一新名,即襄垣栉羊齿 Pecopteris xiangyuanensis Liu。然而,Pecopteris xiangyuanensis Liu为Pecopteris badouensis Sun 的晚出同名,应予以废弃。 时代产地:山西襄垣老窑港,山西组;早二叠世。山东淄博博山东顶山,下石盒子组;中二叠世 粗糙栉羊齿形态描述:多次羽状复叶。叶柄及羽轴均具刺,脱落后为点痕。末次羽片披针形,互生,分离,以宽角着生,顶端钝。小羽片小,几垂直着生,披针形或短舌形,边缘具圆裂片,有时呈波状、浅裂或为全缘,基部略收缩,顶端钝。中脉粗直;侧脉细弱、稀疏、曲折,分叉 1~2次或不分叉,伸入裂片中的侧脉常分叉多次(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甘肃靖远,靖远组下段;河南汝阳、辉县,本溪组;晚石炭世早、中期 弧曲栉羊齿形态描述:多次羽状复叶。末二级羽轴宽约5 mm,具稀疏小瘤。末次羽片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波状、浅裂至深裂。发育较好的小羽片长约 8 mm,宽 4 mm,卵形至长椭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基部连合。中脉下延,弧曲状; 侧脉以狭角伸出,不分叉或分叉一次,弯曲方向与中脉同。全缘和浅裂的末次羽片的叶脉(相当于小羽片的中脉和侧脉)呈二歧合轴式分叉,呈束状;脉束的前缘外凸,后缘内凹。脉间有细纹,平行于叶脉。聚合囊为皱囊型(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山西太原,山西组至上石盒子组;河北开平,开平组,赵各庄群下部及唐家庄组;山西河曲,内蒙古准格尔旗,石盒子群下部;云南会泽;矿山场组;山东淄博,下石盒子组;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早期 乔木状栉羊齿形态描述:三次羽状复叶。羽轴表面光滑或具细点痕。末次羽片线形。小羽片小,在同一羽片上,大小整齐,规则地垂直于轴,排列紧密,椭圆形或矩形,长约为宽的 2 倍,顶端钝圆。中脉明显; 侧脉斜生,不分叉(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内蒙古、甘肃、辽宁、河南,太原群、山西组或相当地层;广东连县、兴宁县,湖南涟源县; 龙潭组; 广西,合山组产可疑标本;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 狭舌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一次羽状复叶。末次羽片,全形不明,宽达 8.5 cm,羽轴约 3 mm 宽并具细纵纹;小羽片瘦长,互生至亚对生,线形或狭舌形,有时微弯成镰刀状,侧边平行或微波状,彼此分离,上部慢慢尖缩至顶,基部微扩大,为小羽片最宽处,下行部位常呈耳状,以 70°~90° 角着生于轴侧;小羽片一般5~9 mm 宽和 25~42 mm 长,宽长之比大致在 1/5~1/6 之间。中脉较强,腹面呈凹槽,背面脊状,具细纵纹,基部下延,向前直伸,几乎到达顶端;侧脉细,以很小角度自中脉分出后,立即分叉,分叉后所成的两条支脉伸延不远再各自分叉一次,各支脉然后平行向前,以大的角度与侧缘相交。生殖羽片未发现(李星学等,1982) 。 时代产地:西藏昌都妥坝,妥坝组;晚二叠世 安德森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羽轴光滑或具卵形小鳞片。末次羽片披针形,着生于末二级羽轴腹面。小羽片镰刀形至长舌形,长为宽的 2~2.5倍,紧挤,顶端钝圆,基部下延。末次羽片基部的一对小羽片边缘具缺刻。中脉下延,前端微弯,在小羽片项部分散;侧脉分叉一次后,其前一支脉或两条支脉再分叉一次,基部下侧第一侧脉自中脉下延部分伸出,有时可分叉3次,弯曲甚强(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山西太原、河曲,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河北开平,古冶组;山东淄博,下石盒子组;江苏江宁,龙潭组;广东曲江县、连县,龙潭组; 二叠纪 厚羽栉羊齿形态描述:二次羽状复叶。末次羽片很长,末级羽轴腹面具沟。小羽片质厚,长舌形至线形,长约 8 mm,宽不足 2 mm,斜生于羽轴两侧,互相分离,基部稍连接。中脉细,常不明显,但直达顶端;侧脉几与中脉等粗,在近中脉处分叉一次,其前一支脉常呈弧形,后一支脉较直(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河北开平,开平组;晚石炭世中期 纤细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三次羽状复叶,末一、二级羽轴细而光滑。末次羽片约以 80° 角伸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 15~35 mm,宽 6~10 mm,顶端钝;在末二级羽轴两侧的末次羽片常不对称。小羽片质薄,卵形,基部多少有些连合,顶端钝。未成熟的末次羽片浅裂或全缘。叶脉细弱,中脉和侧脉粗细近于相等,基部下延;侧脉不分叉或分叉一次;第一侧脉特别长,几与中脉平行(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山西太原,上石盒子组;晚二叠世早期 富源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末二级羽片宽可达12 cm以上,长度不明,轴宽约 0.5 cm,腹面为末次羽片所覆盖。末次羽片互生,线形,着生于末二级羽轴的腹部,长可达 7.5 cm以上,宽 1.4 cm,向前缓缓收缩,两侧不对称,顶端不明。末级羽轴宽约1 mm,甚平。小羽片长舌形,顶端钝,通常斜伸,末次羽片前侧的小羽片大致与轴成 60° 的夹角,后侧的小羽片,除位于先端者,几近直角,末次羽片基部的小羽片则与一般的方向相反,向后伸展。中脉明显且直,几达顶端;侧脉甚密,从中脉分出后立即作一次分叉,其后叉枝以60°角伸出,前叉枝以 25° 角伸出,不久即向外弯曲,与后叉枝大致平行,伸向侧边;相邻枝脉之间常有细纹一条,长短不一,自侧边向内延伸,或系倒行假脉(赵修祜等,1980) 。 时代产地:贵州富源庆云,宣威组下段;晚二叠世 弯曲栉羊齿形态描述:蕨叶至少二次羽状分裂。末次羽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 50~60 mm,宽 11~15 mm,羽轴狭细。小羽片以宽角半着生于羽轴腹面,微向上弯,长6~8 mm,宽 2.5~3 mm,基部上边微扩张,下边略微收缩。中脉明显直达顶端,基部稍下延。侧脉与中脉近等粗,7~8对,以 50° 角伸出,在近中脉处分叉一次,前支有的再分叉一次。本种主要特征为小羽片向上弯,侧脉与中脉近等粗(杨关秀等,2006) 。 时代产地:河南禹州大涧村、临汝县坡池、登封县磴槽,小风口组;中二叠世 镶边栉羊齿形态描述:多次羽状复叶。羽轴较粗,末二级及末三级羽轴均具小点痕。小羽片大致垂直于羽轴,其大小因位置不同而异,一般披针形,长3~15 mm,宽 1~4 mm,边缘几相接触,基部扩大并互相连合,约占全长1/4,顶端钝或亚尖,边缘具短锯齿。中脉明显;侧脉斜伸,直,与中脉近等粗,不分叉,直达锯齿尖端(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太原组至下石盒子组;晚石炭世至中二叠世 雅致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末二次羽片披针形,羽轴细而光滑。末次羽片对生亚对生,与轴成 30°角,线状披针形,长 5.5 cm,宽 1.2 cm,顶端尖,基部稍下延。小羽片薄,卵形,基部融合,顶端尖。未成熟的末次羽片浅裂或全缘。中脉细,以狭角伸出后向外斜伸。侧脉稀,先以狭角斜伸,后分叉一次,其前叉枝在接近小羽片之边缘处常再分叉一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枚小羽片着生在该羽片与末二级羽轴相交处,其中脉伸自羽轴的下延部分,位于末级羽轴弯出处之下约 2 mm,其基部亦下延,且下行的第一支侧脉,也从中脉的下延部分伸出,微低于中脉的弯出处,分出后立即向外强烈弯出,以合轴式分叉三次(赵修祜等,1980) 。 时代产地:贵州富源庆云,宣威组下段;晚二叠世 刺栉羊齿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末次羽片互生于羽轴腹面的边缘,线形至披针形,浅裂至深裂,顶端钝。小羽片卵形、长卵形至舌形,长约为宽的 1.5 倍,顶端亚圆,基部稍宽。中脉粗,微下延;侧脉以约45°角分叉 1~2 次,分叉后粗细几乎不变。聚合囊很小,着生在侧脉上,中脉两侧各有两个左右。叶上遍布小点痕,可能为刺痕( 《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小组,1974) 。 时代产地:江苏江宁,龙潭组;贵州盘县,宣威组;西藏昌都妥坝,上二叠统下部;晚二叠世早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