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珥陵灌区
释义

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

1952年9月由前苏南水利局设计,苏南财委和华东水利局同意,苏南地方拨款155.5亿元的大型近代电力灌溉工程在江苏省丹阳县珥陵区动工兴建,1953年5月,工程竣工。自此,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宣告完成。该工程的完成为农业集体化奠定了基础,为农业电气化、机械化创造了示范效应。本文依据丹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及资料,对这一工程的背景、实施情况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如下,并就教于有关专家。 一、珥陵灌区的建设背景 珥陵灌区位于丹阳城东南,东界丁义河、西至简渎河、南临新河、北连大运河,略成长方形,灌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受益农田114901亩。沟网纵横,池塘棋布的江南,本应是鱼米之乡,无奈珥陵灌区的土地却高出水面4米以上。为保证栽种,农民只得采用2~3道龙骨水车接力车水,如此每亩仅抽水就需5~9人,又加田间多为沙质土壤,渗漏较多,因而当地小旱即成大灾。仅以1950年为例,是年丹阳遭遇小旱,可珥陵灌区的收获量却减少40%,平均折合稻谷每亩160斤,即使是此种年景,灌区内已是平均4~5年就要发生一次,灌区内农民受旱魔肆虐苦不堪言。 1908年(清光绪34年)无锡农民利用小型煤油引擎为动力,拖带龙骨水车进行灌溉。1920年以后,经改进,使用8-18匹马力的柴油机与18~25公分口径的离心式水泵装在船上,称为机船,沿河进行灌溉。1926年前后,来自无锡的机船开始出现在丹阳。1928年国民党建设委员会模范灌溉局利用戚墅堰电厂的电力在无锡、武进一带开始办理电力灌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油料供应中断,电力灌溉以合作社名义逐步扩展,并延伸到丹阳。1943年由华中电气公司从常州架设一条6.6千伏的高压线至丹阳县城。1947年,国民党政府将汪伪时期的戽水设备没收后拍卖。1948年,由国民党政府农林部及中国农民银行辅导成立电力灌溉合作社计17处。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旧政权所属电灌站,没收了官僚资本家和反革命分子的抽水机,并在一面进行抗美援朝,一面恢复生产的情况下积极发展电力灌溉。1952年6月“丹阳县人民政府电力灌溉办事处”成立、1952年9月下旬“丹阳珥陵电力灌溉工程处”开始筹备、1952年10月5日“丹阳珥陵电力灌溉工程处”正式成立。工程处干部由前苏南水利局、丹阳县、珥陵区抽调人员组成,丹阳县县长薛晓春兼任主任。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处下属的财务科、宣传科、工务科、秘书科外又成立了“挖压土地调整委员会”、“工程通讯委员会”等。在各级组织的协调和领导之下,工程迅速进入了实施阶段。 二、工程的实施概况 1952年,我国正处在十分困难的环境,对外,抗美援朝正在进行之中,对内经济建设百废待兴。即使是在苏南这一片生产力倘属较为发达的地区,电力供应也只是相对大城市而言,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由苏南电业局自南京架设了一条66KV的高压线至丹阳,又在丹阳增设了一座66/13.2KVA变压器,再由丹阳将13.2KV的电力输送至各电灌站。 在工程设计上则突破了传统的先提水入塘,再用水车车水入田的间接灌溉模式。采用电力灌溉、由渠道自流入田的方式。沿珥渎河建8座隔河相望的抽水站,配套8条干渠、62条支渠、460条分渠、8座干渠节制闸、39座支渠进水闸、40座支渠节制闸、15座进水涵洞、4座公路涵洞、2座渡槽及尾水闸,渠道总长达400余公里,土方约120万立方米。 工程的建设是极其高效的,52年10月5日工程处成立,10月6日就开始了地形查勘,10月10日工程处会同苏南水利局进行测量,10月22日勘测工作完成;电灌站建筑工程于52年11月20日与镇江建筑公司签订合同,至53年3月竣工;输电工程于53年3月5日开工,月底完工;渠系工程于52年11月28日开工,凭借着人挖肩挑,人工夯实,于53年3月底就顺利完工。1953年4月底整个工程全部竣工,5月1日试水一次成功。当农民们第一次看到河水从水泵口喷涌而出通过渠道流到自己的田里时,喜不自禁地敲锣打鼓祝贺电灌工程的胜利成功。 电灌工程完成后,1953年适逢大旱,年平均降雨量只有829.9毫米,比正常年份的1021毫米少了20%,非灌区的水稻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原本缺水的灌区水稻却获得了丰收,而且灌溉成本低廉。此外,电力的使用,更解决了农村照明、发展副业所迫切需要的能源。现实的示范胜于任何形式的宣传,非灌区的农民也纷纷要求发展电灌。电力灌溉在丹阳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发展水利,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成了政府和农民的共同愿望。 三、珥陵灌区的影响 珥陵灌区的建成,标志着大面积电力灌溉的开始和一千七百余年水车车水历史的终结,也意味着中国农业已经在寻求着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1953年6月,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落成典礼”纪录片,向全国介绍,1956年拍摄了“计划用水”科教片,1960年又拍摄了“今日之中国”的新闻纪录片。《人民画报》也多次登载了灌区的照片。 1953年5月中央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华东水利部部长冷遹及江苏省水利厅厅长计雨亭等一起视察了灌区,傅作义部长指出:“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流的,建设的很好,希望你们管得更好。” 1954年6月,中央水利部副部长冯仲云来灌区视察,并带回了由丹阳书画家吕去疾所画的珥陵灌区的平面图油画,此画带到北京后,一直挂在周总理办公室,直到1976总理逝世。54年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负责人及江苏省委领导江渭清、管文蔚、陈光等来灌区视察。 1955年5月,中央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和江苏省水利厅领导视察了灌区。 1956年5月,中央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和张含英视察了灌区。是年,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大专院校组织学生来参观学习。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电力灌溉工程,也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采用了渠道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它的示范作用和试验意义还扩大到了计划用水和节水灌溉等方面。1954年珥陵灌区在三站干渠开始进行计划用水试验。1955年被中央水利部定为全国六个水稻灌区计划用水试点之一,1955年8月,中央水利部在丹阳召开了全国性的参观座谈会,将珥陵灌区计划用水的经验和成果向全国示范推广,会议结束后,由中央水利部编印了《珥陵灌区第三干渠计划用水参观座谈会汇报》向全国发行。 珥陵灌区的建成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来灌区参观或考察的国外代表团有苏联、朝鲜、日本、波兰、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加拿大、意大利、印度、越南、等十几个国家。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珥陵灌区的建成对生产关系的推动,则是直接促成了灌区内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水利建设使得刚刚翻身的农民切身地看到了互助合作的必要,也使农民们切实的感受到了科技的巨大力量,感受到了小农经济和现代化生产的不相适应之处。1952年丹阳县在珥陵灌区内的横塘乡出现了第一个互助组,此后丹阳的第一个合作社也由第一个互助组壮大而成。互助合作运动在珥陵灌区内进行的相当顺利。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如今的珥陵早已是工农业产值名列丹阳市前十名富裕乡镇了。原珥陵灌区也早成为了丰饶的鱼米之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