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罗斯特效应 |
释义 | 简介德罗斯特效应(Droste effect)是递归的一种视觉形式,是指一张图片的某个部分与整张图片相同,如此产生无限循环。这些图片是来自网友自制的,非常有意思。这种照片是通过名为 Mathmap的数学软件制作出来。 特点德罗斯特效应就好像是说,你拿着一面镜子,然后再站在一面镜子前面,让两面镜子相对。你看到镜子里面的情景,是相同的,无限循环的。最经典的就是一个人拿着一个相框,相框里他拿着相框……基本就是“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的故事。 德罗斯特效应是一组非常有意思的照片,非常神奇,有的需要你花时间去辨别,如果你在这些图像上盯着太久,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越来越走到框架里面,甚至造成头晕、胸闷、脑子混乱…这种神奇的效果称为“德罗斯特效应”。 体验如果你想自己真正的体验一次,那么,找两面大镜子,使其以“丨 丨”的形式互相平行放置。在光线好的情况下,你站在两面镜子中间,就可以看到许多的“小空间”。 《盗梦空间》有关的德罗斯特效应想必大家都能记起,在电影《盗梦空间》中,造梦者们还特别就“德罗斯特效应”引入进梦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演示解说了一番。迪卡普里奥测试佩姬的题目中要求她制造的“迷宫”,第三幅符合考试要求的循环圆形也与此有关。 在梦境设计师艾伦.佩姬第一次尝试被药物催眠进入梦中梦时,在其“被杀死”唤醒之前,她曾在梦境中制造过“并不十分危险”的空间,即拉动两面大镜子平行相对,可以创造出很多小空间,而随之佩姬击碎的,正是一种视觉幻境(出现在梦的第二层)。 等到后面,莱维斯带佩姬参观讲解,就正式引入了这套效应。这种视觉形式主要应用在梦境设计师设计的迷宫中,利用无限循环、递升效果设计复杂无懈可击的梦境,辅助盗梦行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确保准确无误地植入、入侵、操控思想、解梦、甚至同归于尽。 制作这些图片是来自网友自制的,非常有意思。这种照片是通过名为 Mathmap的数学软件制作出来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