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里达的底线 |
释义 | 德里达本人的写作史、阐释德里达的历史,以及历史语境本身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使我们有必要重新阐释德里达,以及解构的历史。《德里达的底线》在整个后结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背景上来阐释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考察解构主义在当今知识领域产生的必要性。作者就德里达的代表性文本展开具体分析,追踪其解构思路展开的路线,揭示他解构的意义和困扰所在;同时,对解构主义进行一次“寻底”探讨和重新“修复”。 版权信息书 名: 德里达的底线 作 者:陈晓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301146194 开本: 16 定价: 58.00 元 作者简介陈晓明,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解构的踪迹》、《剩余的想象》、《表意的焦虑》、《无望的叛逆》、《不死的纯文学》等十多部。 目录自序 导言:后现代的开启与解构的未来面向 一后现代的开启者 二德里达的后现代意义 三德里达的思想阶段转变,历史性与肯定性问题 四解构与后现代的信念问题 第一章解构的底线:“解结构”的历史性问题 一战后的法国思想界:萨特的时代 二结构主义的时代 三结构主义的统治与对抗的开始 四对福柯的“我思”的批判 五解结构的无底游戏 第二章解现象:主体意向与历史性问题 一现象学的根基 二“生成与结构”的历时性解构转换 三先验逻各斯的历史性质疑 四意向性还原的非历史性 五声音、书写和补充 第三章解一文字与存在:清淤与清除起源根基 一文字与言语的对抗 二写下的存在和被写的存在 三普通语言学中的语音中心主义与逻各斯的合谋. 四对卢梭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文字观念的解构 五关于卢梭的替补的批判 第四章解构的关键词:延异的无限运动 一延异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二延异的其他思想渊源 三符号的延异与索绪尔语言学 四延异的基本含义 五延异的历史性问题 六关于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 第五章解构的策略:文学对抗哲学 一解构的修辞学或柏拉图的药 二颠倒与嫁接:文学对哲学的改写 三起源的缺乏:不在之在 四延异的历史性:补充与替换 五文学对抗哲学的另一种态度 第六章解文学性:奇怪的建制与劫持 一文学性与“奇怪的建制” 二文学类型、法律与女人 三在法律面前、署名的语境 四被劫持的文学性 第七章解构的伦理面向:他者、宽恕与责任 一关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 二解构暴力与形而上学 三人的终结与人的伦理学 四宽恕的无条件性与不可能性 五关于动物、死刑与死亡的馈赠 第八章法律、暴力、正义与绝境 一关于正义的权利,从法律到正义 二本雅明:暴力、革命与救赎 三绝境:解构的向死而生 第九章友爱政治学与他者的人道 一“也许”与他者的伦理学 二友爱与幻影朋友之回归 三友爱的现实情境:绝对敌意与人道 四民主正义与他者的人道 第十章马克思的异质性精神与弥赛亚性 一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历史语境 二幽灵化:为什么是幽灵? 三驱魔道,历史无法终结 四以解构的名义继承,以及幽灵学的悖论 五面向未来的弥赛亚的肯定性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