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迤萨马帮 |
释义 | 概述迤萨马帮,是清代以来活跃在云南境内,并通往东南亚的马帮路,这样勤劳、智慧的人们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第一条马帮之路,驮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迤萨古镇。 历史背景迤萨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西南部的红河南岸,红河县境北部的迤萨干梁子上。周围无田,只有少数依靠雨水浇灌的干山地。明代以前主要居民是彝族(卜拉),明朝洪武年间,邻近区域正式分封土司世袭制度。迤萨属临安府(今建水县)管辖,汉族人口逐步迁入,清代属元江直隶州。特别是清乾隆年间,迤萨开采铜矿,土法炼铜约六十余年,汉族人口猛增,已成为迤萨的主要居民。此时,马帮运输业、商业、手工业、建材建筑业应运而生,市场经济活跃。在嘉庆中期,铜矿停办,迤萨社会经济逐步衰退,部份汉族迁往土司地区谋生,人口有所减少。延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临安老板车鸿来迤萨重建铜矿,取名“鸿发铜厂”,从采矿到冶炼,工艺比以往先进,炼出之铜可制作铜锅、铜盆、铜壶等用具,迤萨社会经济好转,居民增加到300余户,近2000人,持续约十余年,铜厂又停办。 发展历程 首闯天涯由于迤萨地区缺田少地,特别是新迁来的汉族无田无地,生活极端困难。迫于生计,迤萨一批有胆识的青壮年解放思想,敢想敢干,他们相互邀约、结伙,赶着骡马离开迤萨到外地谋生。第一批马帮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从迤萨出发,经过红河县的窝伙垤、浪施、阿扒村、鲁珠坝,绿春县的鹿角箐、撒马大水沟、半坡寨、攀枝花、李仙江渡口,江城县的李仙江坡头、大路边,到达猛野井,行程12天。有的参加开采盐矿;有的赶着骡马驮运盐巴到国内边境地区的江城、易武、猛腊以及金平县的者米、茨通坝一带销售,同时购买当地的山货、药材,驮回迤萨、建水卖给内地商人。开创了迤萨马帮出外创业的历史。 至咸丰中期(约1865年),一方面迤萨马帮探明了边境地区人民对日用百货和铁制用品的需求情况,经营日用百货获利较厚;另一方面由于猛野盐井气候炎热,瘴气严重,当地缺医少药,人们致病死亡的较多。因而迤萨马帮放弃盐矿,改为从建水、通海购买日用百货、土布、铁制用品、小成药等驮运到边境地区销售。还有一部分马帮因缺乏资本,转为帮石屏县的老板到易武去驮运茶叶、棉花到石屏县,专营马帮运输业。但运费低,基本只够人、马开支,无钱养家糊口,生活十分贫苦。 延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迤萨马帮中的王科甲、李继先、李体国等人互相邀约,他们赶着骡马,带上弯刀、斧头,逢山开路,遇水过河,冒着生命危险,披荆斩棘,钻丛林、爬陡岸,风雨无阻,夜宿荒野,团结互助,与毒蛇猛兽斗,绕过兵匪走。从迤萨出发,经红河县的瓦渣(今甲寅乡)、哈普,绿春县的上六村、下六村、三猛、略卡、坪河,进入越南的都鲁、傣族寨、勐底、勐蚌,到达莱州,途行13天。他们将驮去的日用百货、小成药、花边丝线等出售后,购买当地生产的棉花,驮回迤萨卖给妇女纺线织布。成为迤萨地区第一批走出国门,跨国经商的马帮。之后,大羊街、浪堤的马帮,也驮运茶叶、百货到莱州销售,购买棉花或土特产品驮回国内销售。 走出国门光绪末年(约1907年)迤萨人孙重、周绍、潘永等相约,参照走莱州的办法,赶着骡马从迤萨出发,经绿春县到江城县的猛野井,进一步深入,经整董、漫汤,到勐腊县的会瓦、象庄田、曼丰、曼晏、勐伴、勐腊、尚得、尚勇、边关、董棕堡,走出国门进入老挝的曼东、黄土、富埃山、甘地、龙开、渡过南乌江,再经爬厅、爬都、得莫鲁,到达郎勃拉帮,途行36天,成为迤萨第一批进入老挝经商的马帮。他们驮运日用百货、土布、鞋帽、丝线、小成药等到朗勃拉帮周围的阿卡、苗、瑶等少数民族地区,以物易物,换回当地的象牙、鹿茸、虎骨、熊胆、麝香等山货药材,运回国内销售,获利颇丰。 清代宣统末年(1911年),在迤萨武举(光绪乙亥年〈1875〉赴省城应试中武举)冉师孔(又名冉学泗)的倡议和率领下,与安帮的邵恒泰等一齐走通了从迤萨经郎勃拉帮,再深入进苏尾、腊博、腊红,到达川圹的商路,途行41天。川圹的生意比郎勃拉帮更好做,获利更加丰厚。从此,迤萨马帮多数转走川圹。其中邵恒泰就在川圹定居,坐地经商,成为迤萨第一代定居异国经商的华侨。 历史意义从清代咸丰初期至宣统末年,近60年间,是迤萨马帮形成和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1912年后,随着萨萨“下坝子”、“走烟帮”的兴起,迤萨马帮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除走通越南、老挝外,又先后走通了缅甸、泰国,定居异国的华侨也逐步增加,在旧时交通发展落后的时期,迤萨马帮为商品流通,为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并带动了经济发展,由他们创建的迤萨古城成为当时的富足之地,也就涤荡出了齐心协力闯边关、披荆斩棘铸辉煌的“马帮精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