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漯河市清真北寺 |
释义 | 清真寺简介漯河市清真北寺由周口地区的回族穆斯林捐钱建于民国12年(1923),地址在菜市场街(今大新街)路东,中华路路南,地处火车站商业市场繁华地段。(现中华商场东端与区委院西端交接处)。据建国初期统计资料,该坊有300多户,600多口人。 清真寺历史及布局历史上,周口地区航运便利,同江浙一带商业交往频繁,经贸活动起步早。周口回族素有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滚当”(在当铺内廉价买回大捆旧衣服,经拆洗翻新后高价卖出)和做服装生意的传统。京汉铁路通车后,繁华的火车站市场,到武汉“滚当”便捷,铁路运输方便等吸引周口地区回族穆斯林移居火车站市场周围,逐渐形成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聚居带。 清真北寺坊原属清真南寺。随着回族迁居人口迅速增长,经营发达,具备新建清真寺雄厚的经济实力。火车站繁华闹市,理应修建一座象样的清真寺,接待八方穆斯林来客。 1923年以周口回族穆斯林为主,捐钱买商务会长杨静宇(汉族)的地皮建寺。初建大殿9间比较简陋,1925年重新修建大殿,扩展到18间,由土坯墙改为砖墙。大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大殿砖木结构,重梁明柱,硬山式古典建筑。墙厚一尺半,四根木质明柱架梁,高约二丈,直径二尺。滚龙瓦叠脊,上竖月牙标志。大殿前有十八扇雕花棱格子门,一排展开,门高二米多,上嵌棱子格,下雕花卉(牡丹、石榴、荷花)。门媚高悬三块横匾,中书“无二上”,由周口前清秀才李运科书,书体苍劲磅礴;北书“参赞化育,”南书“最初天称”,由袁志远请郾城县县长李根白书。大殿前月台,宽六米,前沿垒有花墙,中立圆顶门,两旁砖砌门柱上雕刻马恒久阿旬题的楹联:“聚群英复兴宗教,礼义廉挽救国风。”门媚雕刻横幅“和平宗教”。1945年将月台改建为卷棚,使两者浑然一体。聚礼时可站15班,供400人礼拜。寺院分北、南、东三个单独院落,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当时是“王权镇”(火车站市场繁荣后与源汇寨分立另设新镇)最大的清真寺,并成为全区回族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 建国前,清真北寺不仅寺院规模大,而且在郾城县和豫中地区也小有名气。抗日战争期间,郾城县“回民抗日救国协会”办事机构就设在清真北寺。全国著名大阿匐王静斋(1941年)曾经住寺 讲过经。河南著名四大阿訇中有尚希贤、李振基在寺座过位。 1925年重修大殿时,由于宅地不足,多方托人请来了周口商界著名回族人士周十一向漯河商务会长杨静宇求助。杨会长深明大义慷慨应充,捐出宅地,并表示盖寺需要多少地就用多少,使新建大殿18间顺利竣工,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情义。众乡老为赞颂此举,特为杨会长树立名誉碑流芳。此回汉互助的珍贵文物,在文革期间亦不知去向。现坊上回族老人尚能记忆开头的名句:常闻富而好礼者难;富而乐善好施,疏财仗义者尤难…… 建国后,清真北寺被占用,1958年宗教改革时被拆毁。 在清真北寺任教的阿訇相继有李书平、马恒久、尚希贤、穆清廉、孙恩甫、买俊山、李振基、周子玉等。其中马恒久阿訇深受爱戴,连座六任历时十八年之久。马阿訇祖籍南京,十五代阿訇世家。他自幼勤奋好学,经书两通,为人耿直,治教严谨。据不少回族老人讲,清真北寺坊回族居住分散,片大面广,为了便于管理,马阿訇按片编组,主麻聚礼按组点名,办事由分片社首召集,教务管理有条不紊。他还热心为大家办事,1922年刚上位就不辞劳苦,积极筹款,为拓宽大殿宅地呕心沥血,同商务会杨会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主持建成源汇区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大殿。为减轻教坊回族负担,马阿訇将南院东院建房出租,增加清真寺收入。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初以漯河为中心,联合郾、漯回族人民成立“抗日救国会”,马阿訇任副主任,主持日常会务,协调联络各分会抗日宣传活动。从马阿訇为大殿阅台门所题写的楹联“聚群英复兴宗教,礼义廉挽救国风”上可以看出马阿訇爱国爱教的崇高思想境界。李振基(河南四大阿訇之一),兄弟排行为四,所以教亲们都称李四阿訇,安徽阜阳东关人,经书两通,被回族穆斯林尊敬地称为“和平老人”,1950年至1958年座位期间,曾参加许昌地委组织的慰问团,赴太康县挨户向回族穆斯林宣传“共同纲领”和政府民族政策,受到政府的嘉奖和回族穆斯林的爱戴。 1925年在华平街(和平街)电影院西南角另置宅地建北寺女学一座。临街盖3间西屋楼房,楼上为礼拜殿,楼后有2间水房,占地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寺院十分简朴。据调查,女寺请洪师娘座位二十五年之久。建国后相继有杜师娘、石师娘座位。二位女阿匐在商业繁华闹区带领回族穆斯林妇女虔诚履行各项功课,使回族穆斯林妇女更加朴素端庄,贤良明净,深受世人敬重。女寺1958年被关闭,后被拆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