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湄公栲 |
释义 | 所属卷:Castanopsis Spach 所属科:Fagaceae 中文名:湄公栲 文献来源:Castanopsis mekongensis A. Camus(1939); 徐、任(1975)*; C. fohaiensis Hu(1940); C. wangii Hu(1940); C. lantsangensis Hu(1949). 描述字段: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70厘米。小枝粗壮,幼时被黄褐色绒毛,老时光滑。叶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背面被淡黄色或灰黄色绒毛,侧脉11-14对;叶柄长0.5—1.5厘米,被绒毛。果序长4-10(-15)厘米。总苞近球形,连刺直径4—5厘米,被绒毛;苞片针刺形,长约1厘米,基部结合成刺轴,密生。总苞内1个坚果,宽卵形,径约1.8厘米,被黄褐色绒毛,果脐大,约为坚果面积的1/2。花期3—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分布及生境:产西双版纳及澜沧等地;常生于海拔600—1800米山地,沟谷密林中,但在干燥山坡疏林中也有。老挝亦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