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沔城准提阁 |
释义 | 简介行走在湖北江汉平原腹地仙桃市沔城回族镇街道上,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里宗教文化荟萃,各式各样宗教风格建筑迥异且扎堆。最具代表性的有佛教普佛寺、道教玄妙观、伊斯兰教清真寺、儒教文圣庙等,显示宗教旺盛的生命力。 沔城即沔阳古城的简称。位于仙桃市西南33千米沔城回族镇。传为古洞庭湖北岸的湖口(即今沔城镇西三里的湖口弦)。自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置沔阳郡(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治所在今沔城(一说西魏大统十七年即551年驻此)起,历为郡、道、府、州、县驻地。1941年(民国30年),国民党一二八师驻防沔城实行焦土抗战,沔城民房及古建筑全部被焚毁。1952年县政府迁址仙桃。1984年12月设沔城镇。1987年5月更名为沔城回族镇。 作为湖北省九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在沔城不到2平方千米的城区,遗留有佛教寺庙、伊斯兰教堂、道教宫观与天主教堂以及孔庙等十余座古寺庙,成为宗教的荟萃之地。据有关资料记载最多时曾达到四十八座,真可谓三教九流汇集之地。 溯源准提阁位于红花堤街北端,前山门临街,后门直抵莲花池。与广长社有上、下律院之称。准提阁是广长律院的下院,专住二堂师傅。它的历史与广长律院相提并论,相连并存,距今已有2000多年。 佛教自周朝传入我国,沔城就有了广长律院和准提阁,到了七国争雄时,广长律院和准提阁都已建得十分雄伟壮观,名扬全国。楚国忠臣屈原曾被贬沔城,就住在红花堤渔家,他常到准提阁进香,祈祷国泰民安。到了唐太宗时,广长律院被命名为全国三大丛林律院之一,同时也明文规定准提阁是广长律院的下院。从此,人们只要提起广长律院,就知道其下院是准提阁。 如有妇女想要出家,必须先要到准提阁找法师用剃头刀在头上剃三刀,然后理发师才能为出家的妇女下发,女子下发后,才能到广长律院受戒为尼。如有尼姑犯了佛门清规,则先由准提阁审察认定,然后交广长律院判决。如果说广长律院好比现在的法院,那么准提阁就象现在的检察院。 唐朝臣相狄仁杰在沔城红莲关问政时,就常与准提阁的法师谈论佛经、国事、民事。准提阁在沔城四十八古庙中一直享有盛誉。海灯法师的幺徒弟龙莲师曾来准提阁住持过,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方丈亲笔来信,要龙莲师傅把准提阁立起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