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鉏铻 |
释义 | 词语信息读音:chú yǔ ㄔㄨˊ ㄧㄩˇ 词义:鉏铻(鉏鋙) 亦作“ 鉏吾 ”。(1).互相抵触,格格不入。(2).栉齿状物 例句(1).互相抵触,格格不《六韬·军用》:“盖重车上板,结枲鉏鋙。” 《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 洪兴祖 补注:“﹝鉏鋙﹞不相当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宋玉山元思书》:“方凿圆枘,鉏鋙难从。” 清曹寅《书院述事三十韵》:“经义与治事,枘凿两鉏鋙。”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文选》録《易水》《大风》二歌,而独汰去辩说,亦自相鉏吾矣。” (2).栉齿状物《吕氏春秋·仲夏》“饬钟磬柷敔” 汉 高诱 注:“敔,木虎,脊上有鉏鋙,以杖擽之以止乐。”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连桐椌楬底,频擽鉏鋙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