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猕猴桃膏药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猕猴桃膏药病

病原类别: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属隔担耳属(Seftobasidium alividium)的一种弱寄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

危害对象:除寄生于猕猴桃外,也寄生于板栗、柑橘、梨以及泡桐、杜仲、黄柏等植物。

侵染循环

以菌丝体在患病枝干越冬,翌年春夏之交,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形成子实体。

发病条件

本病多出现于土壤速效硼含量偏低的猕猴桃植株及含硼较低(10毫克/千克以下)的两年生以上的老枝上。本病的发生是以土壤和树体缺硼的生理病原为第一病原,弱寄生菌侵染是膏药病的第二病原,是生理病原与真菌病原共同作用的结果。

危害部位

主要发生在猕猴桃大树的两年生以上枝干分杈处。

危害症状

白色膏药病多与枝干粗皮、裂口、藤肿等症状相伴生,如膏药一样贴在枝干上。病原菌的子实体表面较光滑,初期呈白色,扩展后仍为白色或灰色,子实体衰老时往拄发生龟裂,容易剥离,受害严重的造成树体早衰,枝条干枯。

防治方法

土壤施硼(萌芽至抽稍期根际土壤每平方米1克硼砂)和树冠喷硼,以0.2%硼砂液治粗皮、裂皮、藤肿和流胶等现象,减少弱寄生菌侵染的场所。用小刀刮除菌膜,涂抹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涂三灵膏(凡士林50克,多菌灵2.5克,赤霉素队0.05克调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8: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