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岷山景观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项目
释义

项目背景

岷山山脉位于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是国宝 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山系,因此是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物种生存繁衍至关重要的区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岷山的15个县和1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位于甘肃文县境内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面积21万公顷)和位于四川北部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县-平武县。

虽然岷山山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多,但却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等原因,被隔离成三个种群,即岷山A、B、C种群。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其中位于岷山南部的B种群仅有大熊猫数量35只,位于岷山山系北部的C种群仅有大熊猫数量26只。

2002年7月,在四川平武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简称平武ICDP(Integrate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的基础上,WWF启动了岷山景观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项目。这是超越行政地域界限、以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保护为目标的保护项目,其核心是增加大熊猫的数量和扩大大熊猫受保护的栖息地面积并促进岷山大熊猫保护的网络化。

项目目标

在平武ICDP取得的经验基础上,WWF将与合作伙伴协力推动岷山大熊猫保护地和保护行动网络的建立,开展统一生态监测和巡护工作,协调各保护区的反偷猎行动,联合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保护区之间的交流和协调,探索更加有效的、经济适用的保护工作人员能力建设途径,加快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岷山大熊猫受保护栖息地面积的扩大和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长。

项目活动:

针对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问题,即栖息地减少和破碎化、栖息地内非法偷猎和采集行为和区域经济发展等,WWF开展了三项核心工作:

一、 通过促进新建保护区和走廊带使更多的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保护

二、 建立岷山北部大熊猫保护行动和信息网络,即保护区联合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反偷猎活动的行动,同时建立县级野生动物保护站信息交流网络

三、 推动社区保护项目的经验在区域内的推广和利用

项目进展

至2005年,项目的主要进展有:

新建和扩大保护区: WWF与各级地方政府合作,在岷山地区扩建保护区1105.73平方公里,包括四川省雪宝顶保护区、宝顶沟保护区和小河沟保护区;新建了四川省包座保护区、龙滴水保护区,甘肃省的阿夏保护区、多儿保护区和插岗梁保护区,面积达4943.91平方公里。总保护区面积由2000年的8269.3平方公里扩大至14318.94平方公里。这些保护区的扩大和新建不仅使岷山的大熊猫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并且提高了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联通性。

建立监测巡护网络:WWF与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巡护试点项目,通过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信息交流平台和经过培训的相对稳定的监测队伍,至2004年在岷山项目区建立了联合监测巡护网络体系,以实现大熊猫及栖息地的跨行政区域片区保护。在此基础上,岷山中部、北部、南部三个片区保护网络建立,定期联合开展保护宣传、反偷猎巡护和林政执法等保护管理活动,网络内保护区人员的学习交流得到有利的推动,打破了行政区划分割保护区的模式,提高了区域保护工作的成效。

推动走廊带恢复与建设:岷山地区的大熊猫保护区长期以来因人为原因被分隔开来,造成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为改变这种栖息地破碎化状况,WWF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黄土梁走廊带与土地岭走廊带的恢复与建设,以使岷山地区的保护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野生大熊猫种可以在各保护区内自由迁移和繁殖,顺利实现基因交流,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目前,黄土梁地区已成功建立了共同管理机制,每年在人为活动的高峰时期各保护区联合开展巡护和执法工作。

推动和发展生态旅游: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对中国自然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作为岷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试点,WWF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产品标准的生态旅游区。并将继续推广真正的生态旅游在岷山地区的发展。

社区节能/替代能源:为了改变社区一些传统的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生存方式,减小他们对森林资源的消耗,WWF在岷山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了能源项目,为社区寻找节能和可替代能源的方式,如为农户建沼气池、节能炉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49:01